立即捐款

啟晴水質測試結果有異 民主黨強調仍須跟進

啟晴水質測試結果有異  民主黨強調仍須跟進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黨星期一(7月6日)晚於啟晴邨內舉行「啟德食水安全居民大會」,聯同衛生防護中心、水務署和房屋署官員,就民主黨星期日發佈的水質含鉛報告向該邨居民交代進一步跟進細節。民主黨早前曾委託化驗所,驗出啟晴邨食水含鉛量超標,其後政府部門的檢驗結果卻符合世衛標準。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認為不論超標與否,啟晴水質含鉛量都較同區屋苑高,值得關注。民主黨社區主任蘇綺雯及民協社區主任李庭豐則向有關當局,分別要求到所有有懷疑之單位再驗及檢查邨內喉管。房署表示願意上門到該四個超標的單位再作檢驗,繼續跟進問題。

122222

被指引起恐慌 黃碧雲稱要「將真相現於眼前」

有自稱是滿晴樓互助委員會主席的陳先生及另外數人,於大會開始不久後在場中高聲喊叫,表示其他驗水報告皆無問題,指責民主黨「妖言惑眾,令居民人心惶惶」,聲量一度蓋過台上發言;獨媒記者上前了解及拍攝時亦遭指罵。

陳先生於發問環節作出同樣質疑,黃碧雲回應指檢測結果的確曾出現問題,發現問題就必須正視,認為民主黨是「將真相現於眼前」,又強調「一戶都不應該超標」。對於政府檢測結果無問題,她認為須再作深入調查方能保障居民安全;她又稱即使最新報告未見超標,但啟晴邨含鉛量仍較九龍西其他屋苑為高,政府應找出釋鉛源頭方可令人心安。

定期水質測試未包重金屬 啟晴邨食水含鉛量一度超標

民主黨社區食物監察計劃於本年4月至6月期間,委託一間政府認可化驗所,分三階段進行抽查,在九龍西13座屋邨及大廈中抽取27個水質樣本,進行十三類重金屬測試,發現啟晴邨食水含鉛出現超標情況。黃碧雲指水務署的「大廈優質供水認可計劃」雖有定期測試水質,但除「鐵」之外,無包括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該計劃測試項目包括PH值、色度、埃希氏大腸桿菌和總大腸桿菌等),批評未能保障市民健康。

按照世衛的飲用水水質指引(第四版、2011年),鉛的準則值為10ug/L (微克/升)。其中康晴樓4月底曾驗出每升食水含鉛量28微克,超標1.8倍;賞晴樓於6月初檢驗時更達含鉛量38微克/升,超標2.8倍。

然而6月尾之第三階段抽驗中,康晴樓食水含鉛量大幅下跌至符合標準之7微克/升,其他樓層食水的含鉛量皆有下跌,惟賞晴樓每升水含鉛量仍輕微超標1微克。

122223

房署、水務署檢測結果合世衛標準

房屋署高級屋宇裝備工程師郭淑文表示,房署六月中已於邨中11個位置(包括單位水龍頭、天台水缸、地下水缸、邨內公廁等)各取3款樣本,共33個樣本皆符合世衛標準。水務署高級工程師崔國安表示,水務署亦已在7月3日已於房署曾抽取水辦的11個地點再抽樣化驗,結果仍合安全標準。郭淑文指理解居民憂慮,願上門到於民主黨委託之化驗下超標的四個單位,再作檢驗,又指下一步會考慮擴大抽樣範圍,為啟晴水質再作檢測。

水務署指檢驗時間有異 黃碧雲疑單位抽樣太少

對於民主黨及兩政府部門測試之結果出現差異,兩者皆強調委託了政府認可的化驗所進行。黃碧雲批評兩部門的抽取的樣本中,單位水龍頭的樣本只有12個(民主黨稱其測試中有20個)。郭淑文相信其化驗結果之專業性,又指不排除樣本運送途中受污染。崔國安則認為兩者的化驗程序與方式皆沒有太大不同之處,最大的差別是兩者檢驗時間不同(出現超標情況的檢測進行於4月尾及6月初,政府部門之檢測則進行於6月中及7月初),卻未能就兩時期檢測出現誤差作解釋。

122224

民協要求檢查喉管 房署稱會繼續跟進

李庭豐亦稱,早前協助住戶安裝水龍頭節流器時,發現水龍頭內裡有大量藍、黑色之粒狀物體,質疑喉管或水龍頭材質有問題。屋邨喉管皆是銅製,然而有懷疑以含鉛物料焊接。他六月曾去信房委會查詢,然房委會回覆謂檢查過不覺有異樣,無正面回應出現粒狀異物的情況。會上官員亦未有判斷,李促請政府檢查屋邨喉管、水龍頭及所有接駁物料。

蘇綺雯又在場派發上門驗水表格,請有懷疑的居民填寫,指民主黨將促有關當局到所有有懷疑之單位再作檢驗。黃碧雲又要求政府派「無鉛水車」向居民提供安全無鉛食水。

崔國安認為目前檢測結果皆乎合安全標準,現階段無須另外向居民供水。至於逐戶驗水及驗喉管之要求,他指會與相關人士交涉後再作決定,又指水務署定會與房署繼續跟進是次問題。

9.32.26

衞生防護中心:無須太憂慮

衞生防護中心(環境衛生及毒物安全監察)醫生馮安兒於會上認為,居民現階段無須太憂慮,即使食水含鉛量間中超標,暫亦未會構成嚴重影響。馮醫生回應獨媒查詢時指,居民無法以肉眼觀看或其他簡易方法去測試水中含鉛量;而含鉛物質如不進入體內,只單純接觸皮膚表面,並非不可能造成影響,但可能性極微。

世衛的飲用水水質指引中指,飲用含鉛食水會損害腦部及神經系統發展。另亦有研究說明短期攝取大量鉛可造成腹痛、嘔吐和貧血,長期攝取小量鉛則可影響兒童的認知、智力發展,而嬰兒、幼童和胎兒相對較易受鉛毒影響。

記者:梁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