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的士迷途】的士界認不清的「敵人」

【的士迷途】的士界認不清的「敵人」

背景簡介

惟1994年起,政府再沒有發放新的士牌照。有穩定收入,不受打壓樓價影響下,炒風大盛,一個的士牌照要五百萬以上。大多數的士牌照都落入不駕駛的士有錢人士手上,成為像地產收取租金的生財工具,而需要牌照維持生計的的士司機,則需要付出車租。更何悲是,牌照價格的上升,以及不少人是「一人坐擁過百的士牌照」,令車租不斷上升,的士司機苦不堪言。

的士「敵人」是不是客貨車及Uber「非法搶客」?

答案是不。真正的敵人是政府。敵人從來不是Uber、客貨車、小巴,而是政府。若果的士業界連問題的根源都找不清,的士將很難進行改革。可惜的是,十個月前部份的士業界的人仕還幫助他們的「敵人」,清理馬路,忘記政府完全記不起他們的困境已達十幾年。以下將分三點略評政府責任。

政策目的失誤:限制牌照目的是?

政府憑甚麼去決定的士牌照的數量?起初目的是為了減輕交通擠塞和空氣問題。政府多年來沒有發出新牌照,車輛數目有沒有減少到?更何況,的士供應跟不上港人需求,間接地令替代品之一的私家車數目增多,直到2013年,全港已有475752輪私家車,明顯的士政策當初目的已經完全偏離。道路空氣問題就不要說了。限制發牌後,道路空氣污染問題仍然嚴重,真正解決道路空氣污染應該是「停車熄匙」,而不是局部減少部份車輪數量。由此可見,政府推出政策時的目的奇怪,推行後又偏離目的。出現現今問題的主要兇手還是政府,多年來亦沒有積極及精準地解決問題。

制度詭異:發牌問題

故勿論,政府用牽強理由限制牌照數目。在制度上,的士牌的發放是十分有問題。為甚麼限制牌照數目,而不規定一人只能擁有一個牌照?政府限制牌照數目,又容許一人擁有多個牌照,就是提供了炒賣的空間,令的士淪為有錢人炒賣的投資工具,成為不是複雜的交通工具。其後,「8折的」、「影子的」等的士問題都可以說是,一人擁有多個牌照的設定而產生出來的。

政府解決手段:治標不治本

政府運輸署一直以來的解決方法均是從的士收費入手,甚麼「短加長減」、調整的士咪錶收費等等。從收費上入手根本無助解決的士司機收入低的困境。有人說「短加長減」可以增加需求量,但的士需求量從來不低,現在更有「水貨客」、「自由行」幫助。而且,的士業界往往要求加價,但實際上增加的收入是被車租增長所抵銷,增加車費只是增加了牌主的收益。但是,政府往往不主動地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一直縱容牌主。

所以,根本問題是牌照方面。解決方法有很多,例如:的士司機一人一牌、回購的士牌照再加大數量發放、擁有牌照設時間限制等等。奈何政府不敢挑戰坐擁極多牌照的利益者,就像樓市一樣,只能出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永遠不敢動這一群的既得利益者。

圖片來源:Now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