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溫州動車四周年——拾荒記

溫州動車四周年——拾荒記

胸章斷了一角,可以想像當時的撞擊力應該好猛好猛。名牌上叫潘一恒的司機,在電光火石一刻,有何感想?是中國追求高速而超速的高鐵邏輯嗎?我不知道。

昨晚收到吳柱的這張照片,赫然想起,明日(23日) 是溫州動車意外四周年的日子。雖說這是全球第二大動車災劫,跑中國線的傳媒資深行家跟我說,事遠了,「無乜老百姓仲記得,記得的,都係被禁聲嘅傳媒或維權人士。」

吳柱大概應歸入這類記得的人。

我並非因為動車意外周年才找他,而是碰巧在寫垃圾桶的相關文章 -- 拾荒者的故事,而想起他。吳柱是溫州人,也是「個體戶」式的環保志願者,四年前為保衛可可西里保護區,成功「砌低」大企業,打出名堂。

同年,發生動車意外。警戒線解除後,很多拾荒者、或者原本不是幹撿破爛的,都跑到現場「淘金」,有些人甚至找來工兵探地雷般的金屬探測器,在地上等著「嘀嘀嘀」的聲響,然後往裡挖。列車的廢鋼廢鐵、車輪車門電路板,還有死者遺物,全是錢。

吳柱也過來撿破爛,而且以稍高出市價的成本,回收遺物。當中有電腦殘骸、相機sim卡、各式行李包、損毀的手機、永遠停在某個時刻的手錶。收集到的遺物,少說裝得滿半個卡車。對吳而言,這本屬於某些人,應該物歸原主,而非變賣;只是沒人領回,或再也無法領回,包括潘一恒的司機胸章。

而這許多的遺物,多得可以開個小小展館。

不過他說,「723事件在這邊還是具有一定敏感性,因此在一周年去現場再掛一副條幅之後,就不再跟進了。」至於那些遺物,還一直擱置在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