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讀書展(三):賣剩的書的下場

讀書展(三):賣剩的書的下場

曾經老掉牙地批評,書展是散貨場──參展商把滯銷書以低價售出,讀者選書如挑生果,合適就要,不合適就亂放亂塞。所以,在這個名為「書展」的文化活動中,沒有人尊重書本,喜歡讀書的人根本不應該去書展。當這一句話漸漸成為公眾的定論,再仔細觀察,發現不尊重書的未必是讀者,而是很多參展的單位。

最基本的問題,在書展裡賣剩的書會有怎樣的下場?如果沒有那一篇報導,恐怕沒有人知道那幾日曾被搶購的雜誌、書籍,以至書櫃、膠袋最終會落得如此下場。這類大型展覽製造大量垃圾不是秘聞,令人詫異的是垃圾堆當中,竟然有早幾日依然被人宣傳的書籍,以至簇新的書櫃。那一刻,我們才發現,對於參展商來說,這些都是垃圾;然後,想起了那散貨場的批評,原來那七天是很多書籍去堆填區(甚至不是廢紙回收廠)前最後曝光的機會。

雖說有不少這樣輕視書籍的參展商,但大多的參展單位,尤是出版社,還是會把書籍封箱,帶回倉庫,在經發行商分發至不同的書店。然而,這是否代表問題就解決?曾在書展亮相的書,不少被人摸過,跌過,於是有的皺了,有的黑了(尤是淺色封面的書),有的甚至爛了──這些書不會再有人願意買,淪為次貨。又,即或被重新封好帶離會場,但因著書展最後一日的忙碌,既要繼續盡最後的努力推銷書籍,另一方面慢慢整理賣不完的書。工作人員被要求在短時間內,把所有書本包好──不同於剛到場時依書分類,而是亂放一通,一有空間就放下去。結果,不少本來完好無缺的書本,在最後執拾的期間,撞得變為次貨,特別不少有書衣的書,都因著忙亂中亂放而爛了。

賣剩的書留下很多問題,這不是讀者的責任,而是參展單位必須處理的事──如何處理滯銷書,如何減少執拾期間產生的次貨。這通通都是一本學問,但肯定的是,一定有一個比即場棄掉書本更好的方法,簡單的如送給不同機構,又或二手書店。說到這裡,不能不提三聯曾推出的I’MPERFECT 活動,將下架的書包上一張印有編輯點題的次品白紙,賦予它一次新的生命,再一次吸引讀書購買。事實是,如果連參展商都覺得書本沒有價值,棄掉也不可惜,那麼,還憑什麼相信讀者會花錢買你的書?

相關文章:

讀書展(一):價錢的戰爭

讀書展(二):書展不是讀書人的地方

原載於《程思傳的偽文誌》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