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和香港走下去——港足球迷不是癡線佬

和香港走下去——港足球迷不是癡線佬

做體育版的記者大概都有一個足球夢,希望能見證本地足球會好,甚至能打入世界盃決賽週。但天氣不似預期,總是顯得有點有心無力,因為香港足球吸引眼球及點擊的數量定必不及歐洲的頂級聯賽。更有本地球迷自嘲,睇香港足球的多數有問題,並以港足「癡線佬」自居。

2014年世界盃外圍賽,那時的比賽制度和今屆有異,並沒有分組賽。香港在第二輪賽事中抽中的沙地亞拉伯,兩回合計以8:0不敵這支近年稍為褪色的西亞勁旅。香港的主場賽事安排在小西灣運動場上演,入場的人數不足1500人。一直有說,香港足球即使在2000年時打後的冰河時期中撐過來,也是有賴這一班球場阿伯和港足「痴線佬」。

香港足球對上一次上港聞A1該是6年前的東亞運金牌,很多人說足球不應該和政治扯上關係。但如果同組對手不是中國,都真的沒可能上報紙和雜誌的頭條。港隊球員接受傳媒做的訪問,相信更應該是至少五年間的總和。

在獨媒寫過不少球員的訪問,如轉型為健美運動員,矢志更上一層樓的東亞運金牌守門員吳逸凱、今年未能落班,有可能要退役的後衛趙俊傑來港七年球員系列法圖斯安基斯等,至去年雨傘運動時上街撐學生的陳肇鈞。當中的故事都可說是有血有涙,為的只是希望能用足球證明自己的努力,走得更遠。

曾來港效力多支球隊的蘇格蘭外援球員李布倫都在其自傳中表示,香港的職業足球聯賽應該是世上最業餘的職業聯賽。此言沒錯,香港足球近年所謂的小陽春,筆者都有幸見證。1212的東亞運金牌,南華闖入2009年亞協盃四強,大球場終於不是外隊來訪時也滿座。而奪得被譽為含金量最重的一塊東亞運足球金牌後,當局和足總推出鳳凰計劃,希望香港足球能再次展翅高飛。數年過去,計劃好壞參半。官方認為計劃達標,民間則認為近乎失敗,如有更多的八十後和九十後分別在今年退役及未能落班而轉行。

足球從來都是團結城市、地區和國家的「工具」,雖然說又把責任推回給政府,無助改變事情和推動進步。但官方的確能從一些小事做起,改革球圈。鞠盈智在接受Now新聞台的訪問時已提到,常常遭康文署的球場職員驅趕:「早15分鐘便趕球員走,這樣真的沒辦法練習。」而球迷在今次的作客購票上,對足總在安排門票上都怨言。這些「小事」都影響了球員的努力和球迷的支持。

香港在今晚作客深圳後,下週二旋即回到主場對另一西亞勁旅卡塔爾。無獨有偶,香港和上一次作客廣州天河體育場對中國一樣,都是11月17日,將會在主場迎戰中國。不論今晚和往後的比賽結果如何,希望香港人能和屬於香港人的球隊和球員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