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不再需要藝術的世界

不再需要藝術的世界

上年差不多這個時候(確切日期是9月27日)在政府總部前,大批警察圍困著公民廣場內的學生;與此同時,相隔著憑空升上的鐵圍欄,數以千計的市民包圍著數百在場的警察。除了支援學生,更監察著警方的行動。很多市民在昨夜已嚐到警方的胡椒噴霧,是不安與擔憂令他們仍拖著疲倦與失眠的身體留守現場。

我遇見熟悉的臉孔,他昨夜就站在示威人群的最前線,胡椒噴霧不捨地追著他的雙眼。他告訴我,當時他只能一隻手掩著眼睛,另一隻手緊握著鐵馬。他忍受著刺目的疼痛,卻沒有後退的念頭。黑暗中不斷地有人扯開他掩眼的手,為了把胡椒噴霧射入他的眼睛。當他感到警棍打在他的頭上時,他終於退下前線的人潮。在後面,有陌生的人用清水幫他清洗雙目。當他感到臉與眼睛舒服一點後,他又再衝上前線的鐵馬,為別的人爭取退下去清洗雙目的時間。

他告訴我他昨夜一直在這裡,天光時才回家洗了個澡立即又趕回來。他擔心學生會再次受到警方的暴力。他住在元朗,那時他連站起來也顯得很吃力。於是我們趁難得的安靜坐在路邊,抽一口煙,話不多。他是個出色的舞者,表演藝術家,也是個才華洋溢的音樂人。

藝術家給人的印象,更多的總是保持著一段距離的旁觀者。他卻是熱血的參與者,期待以藝術積極的介入實現社會改造的實踐者。那一刻我突然想起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藝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一個不再需要藝術的世界。

──是他與John Armstrong合著的那本《藝術的慰藉》中說的吧。但是,什麼樣的世界才不再需要藝術呢?他認為,那就是當藝術完成其七大功能的未來:

一)矯正記憶的缺陷──藝術能夠把經驗的果實變得令人難忘,而且還能不斷以新面貌重現。
二)散播希望──藝術讓我們隨時都能看得到令人愉悅開心的事物。
三)呈現有尊嚴的哀愁──藝術提醒我們,哀愁在美好人生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們比較不會對自己遭遇的困難感到恐慌。
四)協助我們取得平衡──藝術以異常清晰的象徵體現我們良好特性的本質,引導我們發揮自己最優秀的潛力。
五)引導我們認識自我──藝術能夠幫助我們辨識出對我們具有核心重要性,卻又難以形諸言詞的事物。我們可以拿起藝術作品,以困惑但認真的態度說:「這就是我。」
六)擴展我們的經驗──藝術是他人的經驗透過極度精緻的方式累積而成的結果。我們在藝術中可以找到其他文化的鮮明範例,因此親近藝術作品能夠拓展我們對自己以及世界的概念。
七)喚醒麻木的心靈──藝術能夠剝開我們的外殼,把我們從習以為常的泥沼中拉出來,不再對自己身周的一切視而不見。

也許,那個「不再需要藝術的世界」永遠也不會到來。它有點像美麗新世界;也有點像驅逐藝術的理想國。

當我行在人群之中,看著一張張包著保鮮紙的臉孔,在烈日下滴答著汗水。人們不知道等待著他們的除了胡椒噴霧,還有明天的催淚彈──那一刻在此地,我彷彿跨入了那個「不再需要藝術的世界」。因為藝術就存在他們的「面罩」上,在他們滴下並閃爍著的汗珠裡──我握起相機,捕捉那瞬間。

更多相片前往作者網站
原刊於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