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Jumbo】紙媒寒冬 網媒初春

【Jumbo】紙媒寒冬 網媒初春

原載於《Jumbo》48.2 P.30-33
ISSUU網上版

七八月份本屬一年中暑氣最盛的月份,可紙媒這一行卻進入了前所未見的寒冬。先有創刊五十六年的《新報》停刊、再有具七十六年歷史的《成報》暫停實體出版、連專門迎合大眾口味的《壹週刊》、《忽然一周》及《東周刊》亦相繼裁員或停刊,掀起一股紙媒萎縮潮。再加上網上媒體開始盛行,為媒體帶出了一個嶄新局面。紙媒終究何去何從?本會誠邀了資深傳媒人《信報》前總編輯陳景祥先生分享見解,細說他眼中的傳媒生態。

紙媒沒落因由一:讀者閱讀習慣改變

紙媒正處於大變動時代,紙媒徐徐沒落,是甚麼原因導致此番景象?生活方式改變是其一致命原因。陳景祥指出,五、六十年代晚報十分盛行,是因交通及資訊傳播不便,民眾下班回家的乘車時間長,一毫幾分的晚報因而成為大眾的消遣選擇。再者,報紙在晚上截稿,晚報正好能補足深夜和上午的新聞消息。可是隨著電視新聞日益發達,晚報的功能已全面被電視中午及晚間的新聞報道取締,而互聯網甚至能提供比傳統報業更快更新的消息,大部分人亦慣用手機而甚少閱報,使報業漸漸沒落。此外,在現代人追求方便的生活方式底下,報紙對香港人來說,是極為不方便的產品。報紙體積大且會使雙手沾上油墨;相反,手機輕巧便捷,又不會弄髒雙手,正好解決了閱報的不便。

紙媒沒落因由二:廣告商廣告減少

一份報紙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廣告,恰巧廣告的數量是取決於報紙的銷售量。陳景祥形容:「報業是『自己打敗自己』,當一份報紙的質素越好,便越能吸引讀者,廣告商投資亦越多,報章厚度隨之增加。可是,當報章厚度增加,更多讀者會因方便性降低而減少閱報,廣告商遂減少登廣告,報紙因而損失大量收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一再而三的發生,令香港報業走下坡之勢日漸加快。 」

除了報紙銷售量下跌會減低廣告商登廣告的意欲,報紙的政治立場也是廣告商考慮的因素之一。《AM730》及《蘋果日報》曾疑因編採方針被中資銀行抽起廣告,坊間都認為有政治因素在內。不論事件是否含有政治考慮,毫無疑問,廣告商的確掌握著一間報社的命運。報社要吸引廣告商登廣告來維持開支,便不能使其「動怒」,一言一行也要格外小心謹慎。

紙媒的前景 ——紙媒已是夕陽工業?

陳景祥坦言報業是夕陽工業,但他認為紙媒仍有生存的空間,前提是紙媒需認清自己的定位。傳媒市場向來競爭激烈,汰弱留強,稍作分神,讀者便會流失。當免費報紙及網媒出現,傳統報業更需提高質素,提升競爭力,以挽留讀者。因為報紙已經不能以快取勝,因此他認為報紙應向獨家報道、調查報道、系列報道等方向發展,以深入且高質素的報道取勝。他又認為紙媒不應只顧及如何維生,更應看重如何經營品牌和報格。報紙現時具有的權威、品牌和公信力,是網媒暫未能取代的。

陳:紙媒不應停留「小而全」的營運模式

陳景祥認為紙媒應告別「小而全」的營運模式,轉而只集中於個別範疇。「小而全」指的是傳統報業會清楚劃分新聞部、編輯部等部門,而新聞部又會細分社會、政治、娛樂、副刊等版面,人手和資源分散,難有特別擅長的專項。他以過往經歷為例,指《信報》只集中於財經新聞,而不會報道娛樂新聞。同樣道理,其他報紙寫財經新聞時不需過分深入地分析,詳細的財經分析可交由《信報》做。報社集中於專門的範疇發展,繼而深入報道,可建立自己的報格。從而令該報的角色定位更加鮮明,更能吸引追捧。 陳景祥又指,日後報章或會演變成非主流媒體,成為輔助性質的期刊。

紙媒定位模糊 —— 人人都是記者?

紙媒最珍貴的資源,其實是一眾專業記者。可是,在「全民拍攝」的風氣底下,任何市民發佈的一幀照片或影片,也有機會造就成一單新聞,使專業記者的功能減弱。市民接收新聞的來源也不再單靠前線記者,而是在我們身邊的「你我他」。陳景祥指現在記者的身分已經轉變,由目擊者、記錄者變為半評論人。記者經常會採訪報道,當記者已擅於報道個別範疇的新聞報道,自然會成為權威,逐漸有讀者關注其發布的消息。他指出,記者由以往隱姓埋名地報道,發展成在報道中署名,繼而成為資訊收集中心,再發展成一位意見領袖。陳指現時專業記者需要發掘出自己的特長、構建自己的網絡,從而建立自己的公信力,這樣才能有別於一般記者。他又指,記者是傳媒機構的重要資產,傳媒機構應尊重記者個人的編採自主,不應過分制約,令記者在採訪報道時感到被尊重,使人才在新聞界能走下去。

對於新一代記者,陳景祥認為記者質素不會比以往差。他指他們仍然充滿拼搏精神,而且堅守記者操守,對於上司的不公對待或自我審查,會勇於辭職並告諸於世,是勇氣可嘉。另外,他指新一代記者擅長運用社交媒體,又擅於在網上搜尋資料,在使用科技方面比上一代記者更勝一籌。有指新記者經常入行不久便辭職,導致傳媒界菁黃不接,陳景祥則指記者向來都有菁黃不接一說。有人離開,亦有人加入,甚至有人另起爐灶,自立門戶。

網媒百花齊放 供讀者多項選擇

相對傳統報業,網媒在訊息傳遞上有著極其明顯的優勢。香港人講求效率,甚麼事情都要求「快」。網媒正正符合了香港人的心理。「快」是網媒的優勢,只要按下鍵盤,新聞便能即時傳送到讀者的智能手機。而且,讀者可以自行儲存喜歡的內容或版面,方便隨時重溫報道。最重要的是,網媒擁有紙媒欠缺的互動性。讀者可以即時回應文章內容,不但能與撰文者交流,更可以與其他讀者交流。網媒提供了更強的互動性,取代了紙媒單向的資料發佈。

網媒一定好?—— 陳:網媒正處於混沌時期

自雨傘革命後,市民更看重新聞的即時性,網媒在雨革時盡取優勢,報紙更為相形見拙。可是,網媒暫時最大的弊處是公信力不足。陳景祥認為,雖然網媒現在百花齊放,但暫未有任何一間具高度公信力。他指開設網媒的成本低、門檻低,因此很多人都擠身市場,一試營運媒體。在云云的網媒當中,卻未有一間如傳統報紙般有公信力。有些網媒為了突圍而出,往往過份討好讀者,嘩眾取寵,以收宣傳之效。網絡不時充斥著點擊率高但新聞價值低的報道,以軟性新聞去吸引讀者,造成惡性循環。而且,網上部分文章均由網民編寫,網媒負責人較難查證消息來源,文章質素也是良莠不齊。陳指網媒正處於混沌時期,需要經歷時間洗禮才能確立定位,讀者亦需花時間觀察,才可辨清報道的質素。

網媒需集中發展專項

對於大量網媒湧現,陳景祥認為將會出現一場淘汰賽,十分考驗網媒的經營模式。他認為網媒亦不可採用傳統報業「小而全」的營運模式,而需集中發展專項。對於網媒往後發展,陳景祥認為應該先定點於強項,隨後再擴大發展。他以《The Huffington Post》為例,指它集中於刊登博客文章,久而久之便成為了美國著名的新聞博客網站。 陳補充,新興媒體的出現,能抗衡傳統媒體的過分制約,亦能提高各報業的競爭力,使讀者能閱讀更高質素的報道。

紙媒作政治工具 仍有一定影響力

雖然現時紙媒的前景不太明朗,但在現階段,紙媒仍具有一定影響力。在香港政治矛盾白熱化的年頭,各派政治力量都想利用傳媒去增加自己的影響力,紙媒對這些人來說,是「進行思想工作」、「深耕細作」的最佳工具。各傳統官方喉舌如《文匯報》和《大公報》和仍深受「和平正義之士」所喜愛,可見這些報章在傳揚其政治立場上頗為出色。又例如《蘋果日報》,在雨革時的報道取態仍獲得不少市民支持。當《蘋》受到政治打壓時,有市民甚至到《蘋》的總部請願,為它抱打不平。這某程度上反映了在香港政治氣氛激烈化的情況下,市民普遍都歡迎有明顯政治立場的報章。

紙媒應如何掙扎求生 陳:轉型是唯一出路

不少報章已漸漸轉型,開設報章網站,以迎合讀者的閱讀習慣。以往的報章網站仍要付費才能閱讀,大部分已由收費變為免費,這豈非自殺之舉?陳景祥指這是競爭使然,乃大勢所趨。在這個免費資訊也看不完的世代,若不把報道免費供予大眾閱讀,甚少有人願意付費獲取資訊。雖則如此,收費報章網站仍有成功的例子。他以《金融時報》為例,當中部分篇章需要付費才能閱讀,但它憑著其品牌和品質,使讀者甘願付費訂閱。

認清紙媒角色:啟發讀者深層思考

困局當前, 傳統報業也在苦苦思索應對之策。與網媒比較,報紙在即時性、互動性等方面雖然處於劣勢,但報社專業的編採團體、報格及公信力,卻是大部分網媒無法超越的。在現有的傳媒生態下,新聞內容第一手的編寫、資料搜集及發佈,甚至去到深入式的專題研究和社評,仍然主要控制在報紙等傳統媒體手中。因此,紙媒如果能夠發揮其長處,以「內容」取勝,即使面對網媒的競爭,仍然可以有所作為。

上段提及,網媒中的優勢在於其傳播訊息的速度,但對新聞內容卻留於表面,基本上是「即食」。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讀者沒有足夠時間過濾資訊,亦沒有從網媒中得到太多營養,而且其可信性亦有待商榷。若報紙利用其專業的編採團體去經營其原創或獨家新聞,相信絕對能夠帶給讀者全面深入的報道內容,啟發讀者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層思考。在現今的閱讀風氣下,帶給讀者新的閱讀視野才是紙媒生存的唯一方法。

依筆者所見,紙媒不會消失,但其影響力將逐步減弱。唯有積極轉型,才能穩住陣腳。寒冬過後,是春暖花開之時;混沌過後,有澄明景象冒生。

浸大編委 Facebook Page:www.facebook.com/busu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