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填平水塘之外 保育大嶼山無貨交

填平水塘之外 保育大嶼山無貨交

如「填平石壁水塘」般創意到離地萬呎的建議,周不時都出現在大嶼山發展委員會的會議文件中﹕芝麻灣建旅遊地標式的大型龕場、南大嶼的水口建「野生動物園」、北大嶼山建沿岸公路連接東涌及大澳,甚至更遠的二澳及分流、大嶼山要有六至八間二至五星級酒店……

大家笑到一地「花生」,那班委員偏偏解讀成為「醜小鴨變白天鵝」,繼續求籤式地講出無窮無盡的願望,不問發展有多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出台的「大嶼山整體空間規劃及保育概念」,到底可以有多嚴謹?

重溫南北連接路環評:工程限制重重

先看「東大嶼都會」道路系統,其中建議經梅窩連接至大嶼山北岸的一段,儼如當年「大嶼山南北連接路」爭議的翻版。這條從大蠔至梅窩的連接路環評報告,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及二零零零年十一月兩度被環保署否決,當年環保署羅列一堆生態資料,包括走線起點,錄得超過四十六種以上淡水魚的大蠔河、錄得八十三種雀鳥鹿地塘的濕地、錄得不少雀鳥及兩棲類的蓮花山林地、發現到受保護的盧文氏樹蛙及香港瘰螈的龍尾坑,工程將會影響當地生態環境。

二零零一年初,環諮會及立法會曾討論替代方案,其中雙管隧道方案因高昂的建設及維修費用、隧道口區域及相關接駁道路所面對的環境及收地問題而放棄,而另一條連接梅窩及小蠔灣的新路面路線,經研究又發現小蠔北岸一段道路的坡度十分陡峭,如採用另一段迂迴路線,會嚴重影響該處及北大嶼山公路的景觀。

過往的研究,已預視著大嶼山南北連接路的限制不少,但大嶼山發展委員會的一班智嚢,似乎覺得在多重客觀的限制下,全世界要陪他們迎難而上。

明日的海岸公園:索罟群島

另一個例子,是建議在索罟群島興建水療及消閒渡假村,配合大嶼山放鬆及養生的主題。這個杳無人煙的島嶼,零六年起中電建議在島上興建液化天然氣站,遭不少環保團體反對,當地水域是中華白海豚及江豚共同出沒的地方,也是本港魚類產卵和育苗的重要地點,而去年九月,大嶼山西南及索罟群島劃作海岸公園的計劃,已經重啟。

客觀的生態資料、研究已放在眼前,甚至海岸公園籌備工作已進行中,智嚢們又一次依然堅持再研究,政府依然開綠燈放馬,無視索罟群島的保育工作重要性。公眾一有聲音質疑,智嚢們又會話大家「主觀」、「為反而反」,他們到底不會反省,到底放鬆、養生的發展項目,為何要非做不可。

東涌、貝澳、水口:被遺忘的生態熱點

有些保育陰暗面,在達官貴人的會面、報業集團搞的論壇,是絕對不會觸及的。

貝澳濕地,建築廢料倒完一車又一車,水牛僅餘的棲息地快要消失,突顯南大嶼「分區計劃大綱圖」先天無權阻止鄉郊破壞行為;東涌河作為香港僅存的天然河流,兩旁河岸沙塵滾滾,破壞處處,幾個月前出爐的「東涌谷發展審批地區草圖」令規劃署終有法可執,但跟撥更多額外資源管理河道,又是另一回事﹔環境局局長早前高調去執垃圾的水口,是馬蹄蟹繁殖地,說好了的「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2013年卻在財政預算案中承認計劃難產。「保育」在現時公佈「四大規劃方向」,變成與消閒、文化及綠色旅遊並排,可惜訪間某些保育想法,如收回沿東涌河旁的地段,做到防洪保育兩者兼備,為貝澳濕地、水口灣等引入濕地管理策略,今天連並排的蹤影都見不到。

有位委員近日講起大嶼山規劃,相信政府未來會做好公眾諮詢。你看這班委員智囊,連大嶼山規劃問題的前世今生都無好好惡補,一邊去講南大嶼山以保育為主,一邊又有人骨子裏幻想「填平石壁水塘」,我們憑甚麼相信這班人研究出爐的規劃諮詢文件,令社會有理性的共識構建出來?保育大嶼山,依然無貨交,講得太虛。

文:吳希文(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