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Jumbo】三面型跑 跑出新自我

【Jumbo】三面型跑 跑出新自我

原載於《Jumbo》48.3 P.64-69
ISSUU網上版:http://issuu.com/_hkbusueb/docs/jumbo48.3

近年,不少人都迷上了跑步這項運動。跑步不用任何器材、特別場館,只要有一雙腳就可以進行。其實,跑步也有不同的種類,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馬拉松的世界、感受parkour跑酷的魅力、解讀慢跑人士的內心吧。

值得一試的挑戰--馬拉松

「人一世物一世,不如試吓一啲可能一世人只會試一次嘅挑戰。」
你有沒有想過挑戰一些從沒有做過的事?不少人往往就是在走出comfort zone後,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收獲。范瑞萍Joe Joe就是本著這「人一世物一世」的想法,讓她踏出這改變人生的一步。馬拉松,令她成為香港女子馬拉松代表及奪得三屆渣打馬拉松本土組別冠軍。

改變人生的第一次

回想起第一次接觸馬拉松的經歷,Joe Joe笑言在開始接觸馬拉松前,從未想過自己可以跑得這麼遠,甚至覺得自己最多只可以跑400米至800米。不過,在大學畢業後幾年,有朋友數次邀請她行山及跑步,包括撒哈拉沙漠慈善長跑賽。備戰賽事期間,她開始接觸了馬拉松,也在2001年參加了人生第一次的馬拉松比賽並持續至今。問及她馬拉松有何吸引之處令她繼續參加,她反問道如果一件事為你帶來很多滿足感,為何不繼續做下去呢?再者,她更要感染身邊的人一起參與。而她最難忘的馬拉松經驗就是2006年的首爾中央馬拉松,她自己第一次創下了三小時以下的成績,僅用了2小時57分鐘完成。其實能在三小時內完成馬拉松,是很多業餘馬拉松選手夢寐以求的事,Joe Joe解釋是因為馬拉松要跑快一分鐘或一秒是很難的事,這是對身體狀態及對極限的挑戰,她憶述當時很興奮。馬拉松為她帶來很多滿足感,也為她帶來很多轉變,令她變得更積極、也變得更樂觀,她學會了接受天時地利人和,因為跑馬拉松除了要看自己的身體狀態,還要看天氣及其他外在環境,因此她覺得最重要是先做好自己及問心無愧,盡了力便可以。馬拉松已成為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大概是她踏出第一步接觸馬拉松時也始料不及。

馬拉松熱潮

綜觀香港,近年馬拉松愈來愈盛行,渣打馬拉松由最初1997年只得1000名跑手,至現在總參賽名額增至74,000個,又有不少長跑比賽出現,如Nike Run及 Color Run。Joe Joe認為馬拉松盛行的原因在於田徑總會及不同機構在近年的推廣,加上參與過的人發現這是個有趣而健康的活動,自然分享給身邊的人,影響他們也參與。當中女性參加的比例更是大增,Joe Joe就認為是因為近年的運動服裝時尚型格,休閒運動服成了時裝趨勢,再者不少運動品牌都鼓勵女性跑步,女性也會自覺運動後會健康美麗。另外,亦有愈來愈多市民支持馬拉松,在終點那段路會有不少市民一早等待支持跑手,很多商鋪也會接受員工於馬拉松比賽當天請假比賽以示支持。Joe Joe認為這是個好現象,香港馬拉松逐漸成為與眾同樂的活動,她遂舉出外國馬拉松更是活像一個嘉年華,市民會在旁邊野餐、玩樂器及替選手打氣。她對香港馬拉松發展前景十分樂觀,相信會愈辦愈出色。

我們的第一次

看到這裏,你會否也心癢癢想踏出你的第一步去參與一下這場香港盛事?Joe Joe就為了第一次參與馬拉松及10K賽事的選手作出一些建議。參加馬拉松的新手要在賽前四至六個月好好計劃訓練日程,並根據個人目標完成時間及身體情況計算合理跑步時速。而且,選手應注意三件重要的事,分別為練習、進行充足的伸展動作和攝取營養。選手一星期至少要跑一次25公里,並每星期練習至少三、四次。而在練習及比賽前,選手要謹記拉筋,因為運動後筋腱會縮短及變硬,造成疼痛。由於馬拉松消耗量大,因此運動後最好要吃營養補充品。而平時較少運動又第一次參加10K的新手,Joe Joe就提議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一開始可以試跑三十分鐘,而且即使累也要嘗試完成,以步行代替跑步,這才能更清楚自已的情況。當能跑到三十分鐘後,可再加五分鐘,如是者加到五十分鐘,循序漸進地練習。

到正式跑馬拉松時,Joe Joe提醒選手要清楚自己平時練習跑步的速度,不要在起跑時見身邊的人跑得快便跟著,要保持均速,不然一開始就跑累了便很難支撐到終點。選手在跑時也可隨身帶備能量包,以隨時補充體力。裝束方面,她提議可穿鬆身排汗衣,及穿厚襪與厚底鞋以吸震。而練跑地點,她提議選手可以跑寶雲道一帶、吐露港、青山公路及由中環跑到山頂。最重要是,練跑時可相約朋友一起跑,大家便能互相鼓勵,樂趣也會多一點。

Parkour任我行 跨出自我

除了馬拉松、長跑等為人熟悉的跑步運動,大家還會聯想到什麼呢?大家可曾幻想過自己能像武林高手般身懷輕功絕技,在鬧市中飛簷走壁,在幾層樓高的天台跳到對面天台?街頭極限運動Parkour「跑酷」 就能讓你一嘗在城市疾走的滋味。

生活中的運動 互相切磋的Parkour

Parkour就是以日常生活為運動場所,以日常設施作為障礙物,用迅速的方法越過。香港飛躍道協會成員Tim一開始是從網絡上認識Parkour的,由於自己喜歡跑跑跳跳,又想做團體運動,於是便開始玩Parkour的生涯。他在2008年加入了協會,參與了他們提供的公眾訓練。協會一直都有在社區中心舉辦工作坊,並在2014年正式開班授徒。Tim和另一成員在2014年年頭參加了新加坡的Parkour教練課程,令他們對教學方面增加了認識和心得,更有信心任教。不過,他認為Parkour就好像武術一樣,練習到一定程度時,大家就不會只是單純的師徒關係,而是互相交流、分享。他們現在每星期都會提供公眾訓練,將自己的經驗貢獻給大家。

Parkour的誘人之處在於它對挑戰自我、突破極限的要求。Parkour令生活環境都變成了遊樂場,所有地方都可以玩Parkour。Tim表示香港不少地方都適合玩Parkour,例如:九龍公園、坪石遊樂場和一些屋村都是很好的場地。

鍛練身體 挑戰自我

Parkour很講求身體的柔軟度、力量、耐力、敏感度和空間感。跳躍、着地都是Parkour的基本入門動作。這些都是需要訓練的,因為這些動作能降低地面所承受的衝擊力,大大減輕膝蓋從高處跳下所受的負荷。

教班時,Tim都是用安全訓練方法的。每一次都會有一些挑戰給學員,令他們精神上感到有壓力,覺得有難度。另外,恐懼元素也是Parkour的特色。因為Parkour希望玩家能面對恐懼,進而跨越它、克服它。Tim表示:「因為Parkour要你不停挑戰自己,搜尋自己的訓練方法和風格。因此,它能令你精神更強韌,不要隨波逐流,活出自我。」

Parkour中的哲學 電影中的Parkour

Parkour的精神是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將障礙變成機會。另外,玩Parkour最寶貴的就是認識到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互相提點、讚賞。提起Parkour,不得不說的必定是始創人David Belle。他憑着靈活身手成為炙手可熱的動作影星,如今地位超然,受萬人景仰。另一位Parkour佼佼者Daniel Ilabaca在Parkour的精神層面上有很深的理解。2010年,他在Parkour短片《Choose Not to Fall》中分享了很多他對Parkour與生活的理解和看法。其中最著名的一句”If you afraid to fall, you fall because you afraid, everything is choice”,正正表達了不管在Parkour或生活中都要戰勝心中恐懼這種重要精神。

Tim認為Parkour在香港算有人認識,但算不上流行。之前曾有新聞報道,有Parkour男跳入輕鐵玩轉屯門,Tim認為因為這些新聞才增加了公眾對Parkour的認識。Tim道:「要給多些時間讓人們知道Parkour不是玩命,在社會上不同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你並不能批判別人,大眾應該接受Parkour。」對於Parkour的前景,Tim希望有更多的組織出現。不同地方都有幾個朋友聚在一起練習,變成一種風氣。都市人平日生活壓力大,練Parkour是一種有效的減壓方法,對身心都有益。

不少國家都很支持Parkour的發展。例如新加坡、英國。當地有學校將Parkour列入體育堂的課程中,讓當地人從小便接觸到Parkour,培養良好的風氣。其實,Parkour在香港也不難接觸,很多電視、電影都有Parkour元素。例如電影《飛躍盗》就是一套以Parkour為主題的電影,電影《十月圍城》當中的一場追逐戲就是運用了Parkour拍成的。很多電影都會用Parkour元素去塑造電影的動作畫面,特技人都會去學習Parkour,方便拍攝動作鏡頭。

人生如Parkour

人生就像Parkour一樣,充滿着障礙。但只要我們不畏懼,勇於克服,任何難關都能跨過。Parkour背後的精神就是它的魅力之處,讓人愛不釋手。但願各位都能有Parkour的精神,視困難為機會,視恐懼如無物。


一個跑步者的自白

在想今期稿題的時候,手撐著頭,從宿舍望向窗外,映入眼簾的大片青蔥下,還一眼看到了赤膊灑汗跑在行人道上的古銅色男人,前一分鐘沿著同樣一條路跑過的還是扎著馬尾的高挑少女。越來越發覺,跑步已然變成了一種最常見的生活狀態,不論你走在哪裡。

今年夏天呆在家裡的時候,傍晚經常和爸爸媽媽散步走到家附近不大的公園,去到的每一天都能看到自發組織而形成的暴走團體,浩浩蕩蕩地繞著這個公園一圈又一圈,兩人成行,每個人都用盡渾身力氣一樣在大擺臂大跨步,鬆懈一絲一毫就會掉隊。緊跟著隨行外放音樂的節奏和領隊者統一喊出的口號使得步調十分一致。隊伍雖然很長,但還沒等得及我反應過來這大部隊就從面前走過了,場面實在很壯觀。實際上,這樣的疾走團體已經普及到了內地的任何一個公園和廣場。類似的跑步團體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上,每當接近黃昏,天光漸暗,由數百人自發組成的跑步團體,成為了這個以奢侈品品牌和富裕遊客著稱的香榭麗舍大道上最別致亮麗的一道風景線:他們浩浩蕩蕩地穿過這個城市,一起跑過夕陽下的羅浮宮和艾菲爾鐵塔、還有月光下的塞納河。對越來越多的人來說,這種形式是在將一種孤獨的傳統運動變成一種更令人舒適放鬆的社交活動。

回到香港,每天六點鐘的清晨,學校宿舍旁邊的九龍仔公園裡,慢跑徑上有各色各樣的人在繞著慢跑徑一圈接著一圈。有身形健美、步履輕盈、一看就知道是老於此道的跑者,看著讓人心生愉悅;也有呼哧喘氣、體態龐大、挪起來很辛苦的胖胖大叔,跑一會兒就停下來手扶著燈柱拉伸,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就忍不住在心底裏為他大聲地喊一句「加油」。沿著慢跑徑跑步的時候,常有其他跑者或相向、或從身旁擦肩而過。大家遇到,往往互相拿眼睛看看,交換一個微笑就過去了,大概跑步的人心裡都有這種無言的默契,當然偶爾的一句「早晨」好像就是對彼此一天最美好的祝福。有意思的是,不只一次看到過兩個人相互挨在一起,共同牽著一根短繩跑步,從腳步到呼哧呼哧的喘氣聲都整齊劃一,讓人不自禁把兩個人看作一個整體。這讓我想起了自己上一次認真的跑步,是在幾年前的初三,為了應付體育加試,每晚放學後都有一大群人繞著操場一圈又一圈,而自己卻總是連跑帶走,經常是上氣不接下氣,那種喉嚨冒煙、小腿灌鉛的難受滋味到現在想來仍是一個惡夢。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咬牙切齒的經歷才更加讓陪伴在自己身邊給自己打氣鼓勵的高瘦姑娘顯得格外珍貴,以至於每每回想起那段經歷,眼前總會不自禁浮現出操場上那兩個在大燈下被拉長的影子:一個靈巧輕盈,一個笨拙沉重,但合在一起卻是一幅不能更和諧的畫面。這種相互陪伴的方式無疑讓彼此對跑步增添了一份篤定和認真。

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跑步是一項孤獨的運動,它是一個和自己對話、與自己相處的過程。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就是最好的代表,他寫了幾十年關於別人的文字,第一次只寫自己就是通過這本書。對他來說,跑步已然變成了一種反顧自身然後將自己娓娓道來的最佳狀態,這個狀態也成為一個不斷發現和開拓自己的過程。對我來說,一個人跑步,發現自己越來越能享受這種狀態。最初的時候還需要通過聽歌、看視頻來轉移注意力支撐著自己,後來發現那種汗一直暢快地流淌直到浸透整個衣衫的狀態,很容易讓自己宣泄出隱藏在身體內部的任何一個細微的情緒。很多時候一些發生在平日的瑣碎點滴就自然地出現在腦海裡,經常是想著想著就切換到了另外一個頻道,但最後不管有沒有想到一個所謂的答案,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開始有跑步的念頭是在來港讀書還不到三個月的時候,看著腳下的秤「蹭蹭」漲了十五斤,死死掙扎在一面「表了五百個要開始節食運動的決心」,一面卻又「點著雙份下午茶活在當下的自暴自棄」的狀態裏。一整個冬天,想想那段日子真的很頹,跳進了只有吃才能讓自己開心吃完就馬上開始不開心,忍住不吃的每一秒都在抓狂的怪圈裏,而且把所有這些幾乎病態的症狀統統推給哪怕只有一小點卻被我無限放大的壓力上……後來突然有一天心裡清楚地知道該結束現在的狀態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繼而便有了從先「邁開腿」的決定。從那以後的每個晚上都有兩個不瘦不小的身影在繞著聯校操場從一跑到十。現在想來還是很感謝在我沮喪時給我打氣、犯病時罵醒我的你們幾個,在那段日子裡沒有放棄我,而是陪著我一起度過。

起初的每一次跑步,能夠堅持下來都是一次挑戰。毫不誇張地說,自己是靠著無數次從一數到一百、無數次的埋怨自己和無數次的拼命咬牙才終於堅持到了抬起沉重的最後一步跨過終點線停下來的那一刻。再後來,我也嘗試過跑步機,在上面的每一秒都感覺是度日如年,每次以為已經熬過了十分鐘,實際上發現才兩分鐘而已。這樣一面掙扎一面堅持的狀態一直持續了很久,支撐著我繼續跑下去的唯一動力就是能讓自己更加心安理得地吃下一口芝士蛋糕。那時候我還無法理解為什麼有的人會如此全身心地享受著跑步所帶來的一切,也理解不了有些人從起初抱著「讓身體健康些」的心思到後來「我要盡量保持身體健康,才能繼續跑步」的轉變。直到有一天傍晚,當我跑完了歌單裡面收藏的所有曲目,停下了腳步,有一陣風吹過,面對著眼前夕陽就彷彿面對著「我們知道了你的辛苦,我們來迎接你了」的寬慰,那一刻我好像才明白對於很多人來說,跑步已經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這麼簡單了。

之前看到一篇跑者的文章,對他而言,在跑步時他享受的是那種「無人駕駛,自動航行」從身體到內心都放任自己的最自然狀態。他每天沿著塞納河跑步,跑步的里程也隨著心情而上下波動,有時也會多繞上一個彎,穿過森林,去貝西公園,經過據說是薩特和波伏娃當初約會的長椅,看看鴿子、樹、河水、河邊的情侶、船、橋和隨著冬天的到來暗得越來越早的巴黎天空。如果恰巧遇到法國小伙子在塗鴉,他也會呆呆地看上一會兒,然後越來越發覺跑步這件事已經逐漸讓他上癮。當初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處於一個嘗試跑步的狀態,只是單純像看到了其他美好的事情一樣讓自己心生嚮往,而且認定了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達到他所處的境界。然而堅持到現在,儘管並沒有達到最初開始跑步的目的,但我越來越發覺自己可以和文章裡他描述的那種心境產生一點共鳴,也逐漸愛上了每天堅持過後所帶來的那種通明澄澈的狀態。開始的時候是覺得自己完成了一件艱巨的任務,所帶來的那份虛榮心讓我快樂無比。但現在我更願意相信是「生活的一切都可能欺騙你,但你跑的步和讀的書總不會虧負你」這句話在支撐著我,而且也越來越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把跑步這件事真真正正堅持成一種習慣,讓它融入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跑步者身上時時刻刻所散發出的正能量是跑步最大的正向效應,不論你最初開始跑步的動機是甚麼,當它逐漸成為一種習慣時,你會驚喜地發現身邊會出現愈來愈多與你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分享這些心情和彼此激勵就理所當然變成了一件讓自己繼續下去的動力。這是一種能量,可以源源不斷傳遞的能量,最終你也會因此收穫積累更多的正能量,讓你更強大。

浸大編委 Facebook Page:www.facebook.com/busu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