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有控球、無反搶的「半桶水」成果

有控球、無反搶的「半桶水」成果

這幾場連敗,經常見到對方快速反擊令曼聯後防千瘡百孔,但我覺得歸根究底還是因為前場反搶非常失敗。

前場反搶,即進攻一方在控球時失球後,如何可以立即壓迫,封殺傳球路線,把對方的反擊扼殺於萌芽之中,是為「反反擊」(counter-counter-attack)。前場反搶做得好,即使後防球員防守外行,也不用怕會失球,因為對方未把球送往前場就已經被迫搶到失球。「反反擊」的典範,就有高普的多蒙特,和巴塞的「六秒反搶」(因此哥迪奧拿當年夠膽用中場打後衛,因為有六秒反搶,後防線要面對進攻的機會根本寥寥無幾)。失敗的例子,就有前幾年的阿仙奴、文仙尼的曼城、AVB晚期的熱刺、安歷基教的羅馬等。這些失敗例子,就是有控球而無反搶,結果控球傳失後,己方球員大部分都在對方半場,但又壓迫不力,導致對手可以快速把球傳往前場,直接進攻人手薄弱的後防線。雲高爾的曼聯,這幾場就是被這類型的反擊狂打。

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與其怪後防線亂用球員(白蘭特打中堅、或像今場般楊格打閘),不如怪前場球員壓迫不力。馬達、迪比、馬迪爾等,都不是善於預測位置、壓迫對手傳球路線的球員(當年馬達被摩佬棄用,就是因為壓迫不及奧斯卡)。由此方知為何雲高爾如此器重朗尼,除了因為有他就能鎮住更衣室外,亦是因為他的死纏爛打,確為其他前場球員所無。即使缺乏位置感,有他在前場壓迫才算有點起色。季初眾將體力充沛,前場壓迫勉強尚可。到季中,眾將傷的傷、累的累,前場壓迫的強度大跌,後防問題才直接暴露出來。

雪上加霜的是,雲高爾被傳媒和名宿們的「沉悶」(Boring)批評迫得要愈來愈進攻。留意從狼堡一役開始的四場,曼聯表面上是雙防中,實際上卻是單防中,另一名防中費蘭尼位置上前得像攻中一樣。只有單防中,還要是有三場是退化中的卡域克,這不是和沒有沒分別嗎?所以這幾場曼聯一被反擊,防中位都好像沒人,後防線直接受壓,最後還是要靠迪基亞一個救全家。

前場壓迫不力,再加上求勝心切而迫著用單防中,才出現現在後防醜態百出、連輸四場的窘局。控球(possession)和反搶(pressing),尤如全能足球的一陰一陽。只得其一,都未臻完整。要改革曼聯至兩者兼備,尚有漫漫長路,只是雲高爾似乎已經沒有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