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沒有經典時代 當毛記被成為歷史事件

沒有經典時代 當毛記被成為歷史事件

毛記分奬典禮,除了贊助的廣告, 被網上瘋狂讚賞,代表敢言,香港人。不論場外場內,事情如此順利,千計市民為節目無懼風雨,坐在公共空間欣賞節目,昔日被形容功利和不問世事的香港人,竟然看到集體意識,毛記真是經典嗎?

警察讓路齊睇100毛

沙田直播的小插曲,令我念念不忘。本土組織的出現,或多或少引來官方的戒備,十多名軍裝警員出現現場。網上傳來重奪公共空間的呼籲,氣氛有點緊張。交涉後,警方聽到直播100毛分奬禮,反行其道,大開方便之門,只登記主辦人的資料,化身駐場保安,活動順利進行。直播100毛,竟然等同中港大戰,化解管治者和民間的張力。

直播中,傳來MC仁高呼「我地係香港人」的以為自己身在台灣大選,台灣身份運動源自鄉土文學,香港會是戲仿嗎?身份與階級,小人物上大台的共鳴,從來都是鼓動人心。

一樣的創意方式,十年如一的經典

從歡樂今宵的掃街茂,基層的覺醒,登大雅之堂,網中人香港人的自信,到周星馳,象徵草根的努力與好運戰勝強權。今次是咖啡哩變得獎人,更勵志,更真實,何國榮,鄭融,家姐妍,半紅不黑到全黑,走上分獎台。故事類同,不屬巧合。改歌、口水歌,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鄧寄塵已經開始,盛行電視入屋的歡樂今宵時代,盧海鵬、黃霑也是表表者。何新之有呢?當年盧海鵬「攤成一塊」,戲仿達明一派,同代的經典。

今天,台上台下還是唱着徐小鳳1979年的「喜氣洋洋」,最經典也2004年的「香港地」,雖然歌詞可變,但還用着熟悉的曲調。不斷戲仿,無憂的訕笑,但毛記沒有創造甚麼的價值,只是帶領潮流。

二十年後,我們還有經典嗎?

娛樂圈涉死,樂壇變為小眾派將,舊人主導,電視大台當道,電影明星的面孔維持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沒有集體的媒體,更沒有共同的娛樂,下一代人會有集體記憶嗎?難得還是Beyond?

沒有大台,社會平庸,或者平等化,樣貎毛記男主持Dickson變成真男神,群眾對偶像的改觀,也是無奈。

平凡的參與

惡攪文化,人人都可製作內容,加一句插科打諢,改圖share分享。一句政治笑話,烘堂大笑,可以多深入的研討呢?娛樂變成理念,理念會是甚麼呢?理念變成大眾文化,最易傳聞,也最容易入口,可能連警察也忍不住笑了。理念背後,民主參與、政治生態,政策落實等等議題,更難入屋。

區議會選舉過後,能做到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