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白手興家、擔起頭家:衙前圍李生的士多活力

白手興家、擔起頭家:衙前圍李生的士多活力白手興家、擔起頭家:衙前圍李生的士多活力

壹:

「由火燭到而家,都未正式執番啲嘢。今朝返黎執番啲嘢,見到好多嘢就嗱手唔成世!」

衙前圍村遷拆在即,去年八月一場可疑的火災,導致服務街坊近四十年的「活力商店」,在一夜之間毀於一旦。經營這間零食小店的老闆李生,目睹自己的心血變成一遍頹垣敗瓦,幾近心灰意冷。李生直言從沒遭受如此大的精神壓力。數月來,李生一直嘗試維修商店,可惜又因電線接駁問題而受阻;同時,李生又因回舖清理和執拾貨物等身體勞動,導致他的舊患復發,並因作息轉變和天氣轉變而生出病來。

雖然如此,李生懷著堅毅不屈的精神,終究讓他克服種種難關,加上街坊朋友的支持,李生最終落實「活力士多」在一月十六日重新開張,並承諾經營到「最後一天」。

和李生相約訪談。穿過巴士總站,步行一段斜路,到達相約見面的屋邨公園,年屆七十的李生出現眼前,向我們揮手,相比數月前的他又老了幾歲,但總算回復精神。

「到凌晨重開手機,收到無數電話和信息,才知道火燭。」
「啲啤酒零食喺高溫之下,就變咗質架喇……」
「呢次損失係估計唔到,棺材本都蝕埋……」

火警當晚星期一,剛好是李生的休息日,習慣關上手機充電,因而沒有立刻得知店舖火警的消息。火警之前,李生剛剛重新入貨,持續數小時的火警導致二樓貨倉盡毀,損失慘重;而舖面售賣的零食飲料則被灰燼黏著。

貳:

「夜晚黑就喺人地地方冷行舖帆布床瞓,媽媽收入微薄,沒資格讀書,又未夠年齡工作,就流離浪蕩。」

李生在訪談時憶述店舖在1975年買下,並於1979年開始營業。李生透露原初並非售賣零食,而是他出身時的本行——汽車維修。

中共解放後,李生從潮州家鄉申請來港,與二戰時已移居香港的家人團聚。李生生於戰亂時代、十多歲來港又經歷貧窮,在教會和福利機構的救濟下成長。1959年出身第一份工是汽車維修學徒,三年後成師,並協助師傅打理業務。及後六七暴動轉職駕車運貨,兩年後又回歸汽車維修,這次是與業主簽約五年,在九龍城寨東正道創業。及後於1975年買下衙前圍村現舖。

「之前嗰個人係賣菜既!呢度出面以前係免費露天停車場,上面就係七層徙置區,後尾政府就收返做2D巴士總站,七層大廈就改建停車場。」

「好多朋友見到我都擰晒頭咁話:嘥咗你喎師傅!但正所謂:鵬程永固就長朋難顧,咁你點都要搵條生路。啲仔仲細,我唔食啲仔都要食,馬死落地行,冇計!橫掂都有自己地方,打開門做生意,搵得幾多得幾多,咁咪算數囉!」

李生一陣長嘆!——因為停車場,汽車維修成行成市,及後1982年改建成巴士總站,李生與一眾行家頓失客源。幸於維修汽車工作中,認識很多零食批發商,送貨亦有付款數期;配合主要客源來自學生和東頭邨街坊,最終在現舖得以轉行售賣零食,維持一家幾口的生計。

叁:

「以前係要捱世界,但捱得開心。有間士多,準時開舖收舖做生意,冇咁多煩惱壓力。而家咁樣就叫散晒,今日唔知聽日事。」

經營士多相比維修汽車收入微薄,但勝在生活簡單。說到商舖拆遷,原來李生已經歷兩次:分別於60年代在沙浦道木屋區和70年代在秀茂坪鐵皮屋,兩次都在寮仔部轄下,以舖換舖完成搬遷。而這次李生和一眾衙前圍村住戶商戶,最終敵不過市建局及地產商的重建逼遷。

「佢地根本就當呢度十戶八戶唔係人。咁你而家連我既生活都唔管,又話要拉要鎖,我地呢啲冇文化冇背景,咁即係任人魚肉,喺乞衣兜裡面過日子,少少人權都冇,好似聽天由命咁。係唔係咁呀呢個社會?」

市建局透過地政總署,根據《土地(雜項條文)條例》,向衙前圍村發出清拆令最後通告,以2016年1月25日為清拆期限,並聲言定罪監禁或高達一百萬元的罰款。然而,市建局一直威逼利誘、逃避談判,尚有許多生計問題,李生還未得到解決,包括:復業年期、重建期間的過渡安排、並兩者的商舖位置、面積與租金等。(另文參:「衙前圍村清拆期限前 我們的最後訴求聲明」)

「商舖繼承權呢啲野都冇諗喇!佢地只要搞好我地呢一代就夠喇!我地只求生活,做到生意,肯捱肯做,自力更生。」

後記:
李生經歷生死禍福,卻依舊風趣好客,多次到舖頭探望訪談,都總有汽水零食奉送。筆者記得一段搞笑對白——我們一行三人和李生到一間屋邨茶餐廳訪談,到埋單找數時,沒有點餐的李生欲拿出錢來請客,卻給我們拒絕了,李生回敬一句:「咁都有既你地!」

活力士多於一月十六日重新開張,屆時將有迷你音樂會助慶。
祝活力士多開張大吉,堅持到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