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緬甸農民也要「被高興」──中資企業的社會責任

緬甸農民也要「被高興」──中資企業的社會責任

被稱為「雙龍」項目的中緬石油及天然氣管道由由西南至東北貫穿整個緬甸,進入中國的雲南省,為中國西部的能源供應提供捷徑。中國人眼中的瑞獸來到緬甸,當地民眾只感到他們是不懷好意,甚至是掠奪者的象徵。然而,中緬管道的主要投資者中國石油(下稱中石油)對民眾的反對聲音感到莫名其妙。他們認為公司已投入大量資源造福百姓、創造就業機會,不明白為何少數民眾在他們的建設項目「拖後腿」。他們的解釋離不開是外來民間團體的教唆。為了解中緬油氣管對民緬民眾的影響,我及翻譯朋友前往中緬石油管道的起點若開邦馬德島(Maday Island, Arakan State)。

12631250_10154563882346982_1793880428_o

數個被棄置在岸邊的中國貨櫃成為馬德島民用碼頭的地標。走過佈滿玻璃碎、膠樽及啤酒瓶的垃圾攤,步行數分鐘即到達中國石油子公司──東南亞管道有限公司的園區。園區附近四野無人,我及友人向一名在園區內把守的警察問路。他友善地指引我及友人到目的地──主要村(Ywa Ma)。烈日當空,我們步行往村莊,半路碰到一名正用大鐵鎚碎石的工人。雖然他是中石油的外判工,但身上卻穿上抗議中石油的T-Shirt。由於他正在工作,我們未能訪問他,只知道他曾參與2013年4月反對油管工程的示威。走了一小時左右,我們終於到達主要村。

據《環球時報》報導,中緬油管項目深受馬德島村民支持。村民往往親切地稱呼中國人為「大哥」,甚至「只要你一提起中國,他們馬上會興高采烈說個不停。」 然而,當我們問起村民,他們的生活如何受到工程的影響,我們感受到不到村民的熱情。相反,大多村民都咬牙切齒地痛斥中石油的不是。

12631307_10154563883591982_2853215305052618289_n

「油管工程摧毀了我們的一切!」村民瑞高(化名)說。瑞高在2013年也曾參與抗議油管工程項目。從前他是一名漁民,與不少漁民一樣,工程開始以來,由於珊瑚礁被破壞,在馬德島附近的漁獲大減。漁民的活動竹範圍也及限制。為了糊口,不少漁民及農民「轉型」為中石油的工人。中國企業到緬甸及外國投資,每每強調工程能創造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然而,當中石油進駐馬德島,獲聘用的本地村民及島外的緬甸人至佔少數。村民只能成為外判工人,從事苦力工作。對於工人待遇,《環球時報》指工人的2011年的日薪為緬幣3000元(約為23港元),生活大大改善。目前仍為中石油工作的基層工人,日薪仍只是緬幣4000元(約為31港元)。再者,數名曾為中石油外判工的村民指他們沒有合同、沒有製服、沒有防護工具。對於中石油大肆宣揚工程如何令村民受惠,他們慨嘆微薄的工資根本無法生活。以往他們靠捕漁耕作為生,自給自足。如今稻農竟然要花錢買米。因此不少青年已外出打工。

2011年,緬甸總統登盛因社會各界反對而擱置興建為中國供電的密松水電站。中國電力投資公司的「滑鐵盧」,令中石油及其他中資企業花了不少資源在「企業社會責任」項目上。可是,中國企業援建學校、修橋築路等「善舉」卻未能嬴取民心。馬德島社區領袖通基(Tun Kyi)指中石油曾捐助漁網給村民,但漁網卻不適合在當地使用。過去數年,民間團體就中緬油氣管道產生的環境及社會影響,向中石油提出抗議。中石油沒有把握對話的機會,反質疑民間團體的資金來源及合法性。面對村民的示威,中石油卻認為是「別有用心」的組織煽動所致。富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在緬甸民眾眼中,只是東施效顰。

12644691_10154563880196982_5151842902890812824_n

在緬甸,無論是政府官員以至普通市民都曉得,中國企業在緬甸的工程是政治問題。各種因素,村民及民間團體並非根本地反對中國工程。很多村民只是單純地希望得到「公義」。可惜中國企業對民眾的訴求充耳不聞,一再反指村民被利用。村民家園被毀還要「被高興」。身在香港的我們,對中資企業的心態,應該不會感到陌生。

12596314_10154563807396982_2090041299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