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旺角騷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旺角騷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每一次群體騷亂或暴亂事件背後,都可能有它深層次的社會原因。年初一旺角的「魚蛋革命」,由警販衝突為誘因,實則是諸多社會問題不斷積聚,所激發出的對抗運動。香港現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折期,年初二維港煙花雖繼續發放,但此燦爛的煙花只能為漫長的黑夜帶來短暫的艷麗光彩,這「短暫性」正如警方的鎮壓,他們只能令旺角街頭暫時地恢復平靜,然很多人因對政府或社會的更加失望,人心或變得更加之動蕩。

「雨傘運動」後,「和理非非」的那一套似乎已經不能湊效,相反,較激進的反水貨客行動則取得了一定成果,這促使「本土派」更堅定地相信或採取所謂的暴力路線,才能抗衡到現在態度強硬的鷹派政府。而年初一晚的旺角騷亂事件,被大部分人譴責(包括溫和泛民與部分「黃絲」),是因為缺失像前年9.28那晚或「雨傘運動」進行時的「感召力」,那些經歷過「六七暴動」的老一輩,固然不希望社會再次變亂,而生於和平年代的新一輩「港豬」,亦接受不到自己一直認定要守住的底線、秩序,被一下地打破、破壞掉。很多人明知或寧願選擇繼續做溫水裡頭的青蛙,也不願意勇敢地跳出,並反放一把火,將這容器燒爛。

況且,這次騷亂的觸發點,遠未去到一個,能引發「全民不滿」的層次,即食環署取締無牌小販,其實也是依法辦事,所謂不執法是人情,執法是道理,雙方都各自有自己的問題存在;加上,於「本民前」佔據馬路的時候,維護小販行動,亦已經取得基本的勝利,因此,旺角「魚蛋革命」的爆發,不但時機不成熟,還有點師出無名,那些豐衣足食的港豬、那些年初二晚又去看煙花的港豬,除非其生存條件受到了威脅,否則也不會參與,甚至只是表態支持如此的暴力抗爭手法。

人心雖動蕩的香港,經濟基礎仍是扎實的,像一棟根基還算穩固的房屋,縱然墻身發霉或出現裂紋,也沒有即時倒塌的危險。在這樣的形勢下,要令暴力抗爭獲得輿論的支持,必須是政府的施政(特別是關係到民生的政策)有很大的失誤,或如前年9.28那晚,出現了非常不得人心的鎮壓場面,才能使到此抗爭方式更見成效。不過話說回來,要創造類似之條件的一個方式,仍是有可能需要暴力的抗爭,年初一晚若警渣真的忍不住開了過百槍來進行鎮壓的話,那輿論又會是另一邊倒的「景象」。所以,要對方處於不利的境地,可以是引導他們犯錯,而暴力的抗爭,就是令對方容易失控的一個比較有效之手段。

自以為是的梁振英政府,如果有一點管治的智慧,都不會輕易破壞過年時小販擺賣的傳統,即使有居民投訴擺賣的噪音和衛生問題,食環署也可以於取締行動後向公眾交代居民的投訴,來消解市民的不滿。不斷做著有違大家意願之事情的梁振英,在旺角騷亂後,只會譴責暴力、譴責「暴徒」,究竟他和其政府班子有沒有檢討過這暴亂出現的深層次原因,有沒有檢討過所謂的激進或政治勢力得以壯大的原因?抑或是梁振英本來就想製造敵我矛盾,來為「廿三條」的立法鋪墊,或是為他的連任翻身,創造條件?總之不管如何,梁政府的倒行逆施,只會激發議員,進行更長時間的「拉布」,影響民生政策的制定,拖累整個香港。

而跟以往港英政府處理騷亂/暴亂事件的重要不同之處,特區政府除了需檢討相關的政策,還面對了來自網絡世界的「挑戰」。可是和年輕人脫節的梁振英,連自己的面書也只能給「自己人」留言,又怎樣利用網絡,穩固自己的統治?網上世界和現實世界是兩個平行的時空,特區政府即使能夠控制到傳統媒體的輿論,也控制不到網上的言論,而不善於網絡交流的梁政府,只會令社會產生更多的分化和割裂,大家最後只能各執己見,誰亦說服不了誰,矛盾永遠不能化解。

我很反感某些人所堅持的「暴力就是不對」,正如面書瘋傳的馬丁路德金名句:「騷亂不會無端地發生,我們可以譴責騷亂,但必須同樣譴責造成騷亂的社會因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次的騷亂就如一個警號,為執政者提供了自我檢討的機會,假如政府能從中獲得一點兒覺悟,改善一下自己的施政方向,這騷亂事件其實也非完全是壞事。或者當大家看到這裡,又會有人說我美化暴行,但相較超然於三權的梁振英,以及固執不改的梁政府,我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站在反抗者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