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丹麥女孩》《卡露的情人》被掙扎的一群

《丹麥女孩》《卡露的情人》被掙扎的一群《丹麥女孩》《卡露的情人》被掙扎的一群

從前有一個少年,不少人因他的外表而懷疑他的性取向。有一天有人終於忍不住問少年:「你有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性取向嗎?」
少年條件反射式唱出一句「從來沒有,從來都沒有」之後,提問者便釋然地「哦~~」,另加一句「我還以為……哈哈!冇野喇!」。

中間的落差是提問者take it for granted,認為少年是「直」的;卻聽不明白少年的意思是「沒有懷疑過」。(而少年當然知道這落差,不過你咁問,佢咪咁答。)

[ 哪來這麼多自我懷疑 ]

或許popular culture刻劃的問題,社會上不少人總覺得性小眾人士總會經歷一個「覺醒」階段,而且這個階段必然是艱苦的﹑荊棘滿途的;不過換個角度來看,直者大眾又有沒有需要去「確認」自己的性別定位和喜歡的性別?不論是什麼性別認同/性取向人士,遇上第一個﹑第二個,比盡你第三個,都心裡有個譜,自己是什麼,喜歡的是什麼。所謂的「掙扎」﹑「懷疑」,是counter-intuitive的——動物,包括人類,是非常容易因為觀察到外界的反饋而採取行動以生存下去。在直人為主的社會上,性小眾者獲得的反饋自然是與自己所想所感不同,大眾所看見的掙扎,大部分都是因此而生,強迫性小眾者自我質疑,簡直就是被鄭人買履。事實上,不少(頭盔:不是「所有」,毆鬥之前看清楚先,唔該。)性小眾人士正如上述少年一樣,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是男是女是其他/愛男愛女愛人類,反而是在社會的好奇或恐懼了解有多寡之分,知道自己掉出框框之外。(頭盔:當然有人會對於自我性別認同或取向有過模糊的探索及自我否定階段,不過並非每個人的必經階段;而異性戀者或沒有性別認同問題的人士也不一定沒有這樣的掙扎,只是nobody fucking cares...你怎麼知道你身邊的「直」朋友沒有懷疑過?)而艱難的,也不是確認的過程,而是接受的過程;因為確認是肯定事實,接受卻是情感跨欄(自己接受也好,他人接受也好)。

《卡》《丹》二片分別講述五十年代美國女同性戀人Carol與Therese及二十年代歐洲藝術家Wegener夫婦Einar(a.k.a. Lili)及Gerda如何經歷變性的故事。故事有返咁上下年代背景,主角們要承受的壓力固執然比較大,社會更加封閉單一不包容;不過兩片異曲同工之妙處在於沒有誇大社會帶給性小眾的壓力,反而更多刻劃如何與愛人/前度「走下去」或分道揚鑣的問題—— Therese自責自己讓愛人失去女兒﹑Lily堅持自己最愛Gerda﹑Gerda也深愛Lily,儘管她不再是他。比起「他/她是誰」,「愛她/他」才是最關鍵的要素。

[ 情人眼裡出?? ]

兩片均講述面對難關,應為一體的二人如何走過。《卡》《丹》擔正的選角凱特女王與上屆影帝ER二人演技出色乃意料中事,兩位均為實力派演員,是圈內少有被公認不是白拿獎座的真.演技派。凱特女王一貫霸氣演出依然,是次加上母親的戲份讓她繼《情迷藍茉莉》後更有人性味道,不再只是精靈女王;不過演員最怕演任何角色都像在「做自己」或固定某一形象,戲中龍紋身少女MARA的加入完全演活二人之間內心世界的距離,她演繹的Therese於車廂痛哭一幕引起觀眾深思到底二人關係去到哪裡:Carol到底是保護者?還是自己的戀人?觀眾不難看出Therese和Carol在對方面前一直盡力保持自己美好的一面,傷心擔憂等表情大都是獨自一人的時候才出現;相反,《丹》中Einar/Lily及Gerda儘管明知對方會擔心自己,生氣就生氣,羞愧就羞愧,(最深刻一幕必定是LILi被BEN WISHAW飾演的同性戀詩人HENRIK嚇到後二人依然坦誠相對)彼此間少有收收埋埋。當然,你可以說《丹》片中二人已有深厚感情基礎,《卡》中二人則還在鋼線上游走。但無論是收起來還是放出去,都是因為在乎對方:收起來是為了對方不受傷害,默默承擔;釋放出則是一種溝通。當中有多少的思量,外人無法估計。大家不妨看看身邊的人的臉,到底是怎樣的表情。有時候你看到的,或是對方認為讓你看到也不是不可的;有時候則是希望你看到的;有時候你應該看到的,他們卻不讓你看到;甚至連呼吸,愛/不愛/扮愛/扮不愛,都有不同的表情和呼吸。或許分別後,對方終於把閉的快窒息的一口氣下意識的呼出,你卻聽不到;連他自己聽到,也嚇了一跳。God only knows.看與不看,就是每個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