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小西:如何「發展觀眾」?

【文化論政】小西:如何「發展觀眾」?

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本地藝術界所主要關注的問題,除了創作,便是如何「拓展觀眾」(Audience Building)。顧名思義,拓展觀眾是一個由無到有的過程。導演或藝術家閉門苦心創作出精煉的藝術作品,始終要來到跟觀眾接觸的一刻,其意義才真正得以完成。沒有觀眾的藝術作品還是藝術作品,但在整個藝術創作的循環中,卻始終有所欠缺。因此,如何將觀眾(尤其從來沒有或鮮有機會接觸藝術的觀眾)帶進劇場或展覽廳,便成為了不少藝術機構或團體的重要工作之一。

過去香港藝術界在拓展觀眾方面的實践,可謂形形式式。無論是劇團通過戲劇廵廻演出,將戲劇直接「到匯」,讓年青學子有機會接觸戲劇,香港公營博物館在每周特定日子降低門票價錢,或者專設學童與長者特價門票,吸引大量觀眾進場,甚至好像近年西九管理局那樣,在戶外舉辦大型的演出與展覽(例如「自由野」、「M+進行: 充氣!」等),務求達到「與眾同藝」(Public Engagemen)的目的,不一而足。

由拓展觀眾到發展觀眾

然而,隨着近年文化節目觀眾數目之稳步增長,跟吸引觀眾進場同樣重要的是,好,現在觀眾來了,我們到底又有沒有什麼法寶將她們留住?跟愛情相似,如何將心愛的人追到手,固然重要,因為那是觀眾與藝術之間關係的開端,但如何讓觀眾與藝術之間的愛情之火保溫,甚至令觀眾願意跟藝術長相廝守,也同樣重要。所以,除了拓展觀眾,我們同時也需要「發展觀眾」(Audience Development)。

對於初次接觸藝術的觀眾來說,她們或許因為藝術品所提供的奇觀經驗(試想想早幾年海港城所舉辦的「大黃鴨」戶外巨型展覽所引起的轟動效應),或許因為同儕話題而吸引進場(試想想近年的文青現象)。在令人目眩的五彩繽紛的藝術世界中,她們大部分都只是湊湊熱鬧,不會久留。然而,廣大的藝術世界會激起少部分觀眾的好奇心,繼續探索藝術的堂奧。對於她們來說,藝術不再是霎眼嬌、同儕話題、一次過的消費,而是一種嗜好,甚至是一門知識。她們走進劇場或展覽舘,不單止為了追求一次又一次的快感經驗,她們希望得到更多,她們渴望取得通往藝術的鎖鑰,她們希望明白藝術令人狂喜、迷惑、日思夜想、若有所思的祕密,而這正正是藝術機構與團體所需要着力的地方。透過「發展觀眾」,他們不單可以留住觀眾,他們還可以教育觀眾,讓他們的觀眾成為有備而來的「專業觀眾」。

事實上,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的藝術機構或團體,近年都開始注意到「發展觀眾」的重要性。以現在擁有最多資源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為例,除了博物館免費日、演出學生場等已有的「拓展觀眾」活動外,也有主辦或跟其他機構(例如Artmap等)合辦演前導賞、出版導賞手冊、演後談、研討會、工作坊等「發展觀眾」活動。當然,不少這些「發展觀眾」活動,其主要目的仍然是吸引觀眾購票進場,只是活動的藝術營養多一點,觀眾在文化消費中的滿足感也多一點。

藝評也可以「發展觀眾」

遠的不說,因緣際會,筆者近年也有機會以劇評工作坊導師身份,參與這類「發展觀眾」活動,例如香港話劇團與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近年合作舉辦的「新戲匠」劇評工作坊。

或許,大家會有一個疑問:主辦劇評工作坊的目的不是訓練新一代的專業劇評人嗎?劇評人的責任不是點評演出,甚至教育觀眾嗎?這又跟「發展觀眾」何干?但正如筆者曾另文指出,雖然本地劇評界從不乏新人,但「能留下來長期從事劇評寫作畢竟是少數。況且,不少從事劇評寫作的年輕人,可能只因為對劇場感興趣、想多了解劇場這一門藝術,才投身劇評寫作。其實這也不錯,是很好的『觀眾發展』活動。」最終能持之以恒地寫作,成為專業劇評人的,畢竟是少數,但透過劇評工作坊,培育出多一些專業觀眾,使藝術成為她們的終生嗜好,又何樂而不為?「發展觀眾」的重要性,也就可見一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據筆者觀察,參與這一類劇評工作坊的,大多數是大學生與初出社會工作的青年。她們雖然收入不多,但世俗的負擔較少,她們大多還未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時間較多,對新事物還保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於剛剛出來社會工作的青年來說,她們其中一部分在大學時期不一定修讀跟文化藝術相關的科目,她們甚至為了未來事業上的發展,把在大學中整整三四年的時間,都花在專業訓練與發展上。倒是初出芧蘆,負擔較少,反而造就一個短暫的「蜜月期」,讓她們有機會惡補回大學時期所無暇發展的文化藝術素養。她們在工餘大量觀看演出與展覽,「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對於劇場這一門藝術,她們渴望知得更多,也就自然成為了形形式式「發展觀眾」活動的常客。由此可見,主辦「發展觀眾」活動,實在是應當下大勢之所趨。

作者為文化評論人

文章原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6年3月7日

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