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留名說雷動

留名說雷動

香港法學學者戴耀廷提出雷動計劃,呼籲香港非建制力量統一協調,以便在9月立法會選舉中搶佔一半議席。
  
個人預言:雷動計劃不可能成功,但如切實推行有深層意義。

使雷動計劃不可能成功的最關鍵因素,不是理想化的科學計算,不是自由選民的配票困難,甚至不是某些力量拒絕參與協調。
  
不協調、不合作不是最壞的情況。在各方客觀上存在一些共同的利益、而各方遵守大致相同的行為規範的情況下,疏離、不協調、不合作仍然是一種合作。
  
最壞的情況是,有一些因素使不同的力量以緊密卻互相傷害的方式糾結在一起,簡單地說,這些同屬泛民的力量互相以對方而非建制力量作為主要的仇敵。
  
筆者認為顯然的是,在所謂泛民的範圍內,有一些力量認定其他泛民的失票和敗選是自己壯大的最主要和必要的前提,因此,其最主要的自我發展策略就是致力破壞其他泛民的工作。在另一面,其他泛民則認定這些力量為一己利益、不擇手段,一旦得勢,會比建制更壞,因此,即使自己不當選,也不要讓這些力量壯大。
  
因此,以同路人為主要仇敵,是雷動計劃不可能成功的最關鍵因素。這最壞的情況的出現,不僅同一些個人的信念和行為有關,其實同不公義社會民眾的虛假意識有莫大的關係,同時,也同時代變遷、世代共存、文化衝突等結構性因素有關。
  
雷動計劃既然不可能成功,切實推行何以又有深層意義?現代社會,不單政府、大企業、建制力量在搞公共關係,傳統泛民和激進泛民的每一力量都在搞。同路人互為仇敵的情況雖然顯見,但多數力量對此只做不說。此外,也有不少人基於善意,認為矛盾和鬥爭多談無益,不如多作有益之事。然而,不論在個人層面,或團體層面,或社會層面,要超越一個壞的現實,必須經過三個階段,一是認識現實、二是承認現實、三是超越現實。隱諱只是讓問題繼續在陰暗中發展擴大,並無助於解決問題。因此,雷動計劃雖然不可能成功,但如切實推行卻可讓民眾更清楚地看到和不得不坦然承認不成功的原因,從而有助於未來的社會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