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十年」影後感:通往的現實,叫我們創造希望

「十年」影後感:通往的現實,叫我們創造希望

第二次看「十年」,其實有好多感觸。對我而言最有共鳴的是「浮瓜」,故事其實相當寫實,無論既得利益者有什麼圖謀,受苦受累、被犧牲的永遠是無權無勢的平民。

許多人說,「浮瓜」已經發生,其實「自焚者」不是也一樣麼?所不同的不過是香港人不傾向以自焚的方式作控訴,而更傾向一躍而下罷了。二十四條年輕的生命,向我們的官員控訴時代的黑暗,我們的官員卻還以每間學校五千元的津貼和在會議中十分鐘的逗留。這種冷漠無情,這種輕忽,又是我們可以承受的嗎?更加莫說幾乎每日一宗的長者自殺,而傳媒連報導都沒有,全民退保遙遙無期。

至於「本地蛋」,也是在發生當中,當新界東北被摧毀,我們的本地農業作物也不復存在,深港同城指日可待,而本土一詞亦漸成禁忌。

「十年」的優點,不在玄想性藝術性,而是在其簡單與真實性,而且現實的真相每每比電影劇本來得更荒謬誇張。看後會讓人自問,如果電影情節有令我們有所震動的話,為何我們對於現實中的荒謬卻是如此漠然?

如果說,能夠令人産生行動意志的作品就是良好的文化作品的話,「十年」算是其中一例。許多朋友看過作品後都會問,現在覺悟,到底是為時未晚,還是一切已經為時已晚?我的答案是,無論晚與不晚,答案始終如一,唯有實踐才能帶領我們打破現實的黑暗。

「十年」中絕大部分的角色如「方言」、「本地蛋」,雖然對現實感到不滿,卻欠缺衝破現實的意志,因而整部影片令人感到壓迫與不安。套用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的文化工業理論觀之,影片不代答,不輕易給觀眾答案,感受到壓抑的觀眾就要自行開拓,從而拾起抗爭意志。這正是悲劇永遠比大團圓更讓人感受深刻的原因。而這正是我覺得當中最有希望的缺口,香港人不會放棄,不會像作品中的人物一樣逆來順受,默不作聲!

「十年」作為影片,無奈沉默,但「十年」所通往的現實,叫我們創造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