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古人的坐姿(「正坐」閒談之四)

古人的坐姿(「正坐」閒談之四)

說了這麼多日本高級料亭和旅館的禮儀和規矩之後,總算可以應題,講一下「正坐」這回事了。對於中國人(甚至許多日本年輕人)來講,傳統日本人這種跪坐的姿勢最是難熬,不曉得他們怎麼能夠習慣,不以為苦,反以為美?

其實,便和好些日本習俗一樣,這種坐姿源於中國,我們在漢代畫像磚裏也能看到不少例證,宴席上頭,一人一張小几,沒有如今習見的大圓桌,更沒有椅子,多數人都是跪坐地上,幾乎就是現在日本飲宴的情況。一直到唐朝為止,這種坐姿都是漢人心目當中最正經最斯文的「正坐」;盤腿而坐,那是胡人的坐法,所以叫做「胡坐」。唐人漢胡混雜,可能沒那麼拘謹,正坐胡坐皆可,而且那時開始引進高腳的椅子,稱作「胡椅」,於是引起一場中國人坐姿與建築空間的革命。宋朝以後,中國人再也離不開椅子,室內的家具和樓層全都換了一副模樣,那種古老的正坐才成了日本的獨家姿態。除非你學茶道、劍道、柔道,和空手道那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日本技藝,否則一個中國人實在沒有適應正坐的理由。現在的高級日本料亭也很體貼,就算不在桌子下方特地設置一個放腳的炕,也不會在乎你的坐姿是否正統,大家盡可放鬆盤腿。但不管你怎麼坐也好,一些正坐的老規矩,照樣適用。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雙腳不能踩在座墊(日文叫做『座布團』)上頭,因為那是坐具,道理就和我們不會把腳踩在椅子上頭一樣。而且入座的時候最好以準備正坐的姿態,先跪在坐墊後方,然後向前緩緩移動整個身子,直到穩穩當當地跪好在墊子之上,這時再調整雙腿,找一個讓自己舒服的坐法。為甚麼要從坐墊後方入座?我聽說那是為了表示謙遜。另外可以一提,這塊看起來四四方方的墊子,其實是有前後之分的。沒有邊緣縫線,稍微鼓脹起來的那一邊,便是坐墊的正前。不過這一點我們管不着,人家自會擺好方位。有些人進了和室,把它當成睡房似的,隨隨便便地倚靠在牆上,下肢呈大字形張開。這也是非常無禮的,不只是因為樣子難看,更是因為高級和室的「土牆」往往十分貴重,表面泥黃的顏色起到了裝飾的作用,猶如牆紙。我們背靠其上,要是頭油髮蠟留下了污迹,那可是洗不掉的;如果一不小心碰下了坑洞,說不定人家還得整面牆徹底重新塗裝,因為任何一點局部的修補上色都會破壞它整體的色調均衡。總之請記住,上好和室的牆面也是這個房間裝潢的一部分,是用來給人欣賞的。表過坐的講究,再下來就是最讓華人迷惑的吃的問題了。之所以說它迷惑,是因為大家都動碗動筷子,但日本人用箸就餐的方式和我們相去甚遠,其中差別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