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請愛惜群育學校! ──與蔡國光校長商榷

請愛惜群育學校! ──與蔡國光校長商榷

文:葉建源(教育界立法會議員)

幾十年來,群育學校的興建素來沒有爭議性。意想不到的是,這次帶頭反對興建群育學校的聲音,竟然來自教育界本身。

本港目前共有七所「群育學校」,專門處理有情緒或行為問題的學童,幫助他們適應主流學校的教育。群育學校減輕不少主流學校的壓力,貢獻極大。當中,超過五十年歷史的東灣莫羅瑞華學校,位處大嶼山石壁,校舍早已追不上時代的需要,故政府計劃把學校遷至屯門另建新校舍,也可填補新界區(大嶼山除外)缺乏群育學校的空白。這項工程已在區議會討論通過,並即將提交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審議,一切都非常順利。不過,委員會最近收到新校舍毗鄰的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蔡國光校長來函,不僅反對該項工程,而且對群育學校有相當負面的描述,為這項工程能否順利通過帶來變數。同時,由於函件經由立法會上網公開,媒體爭相報導,蔡校長一再重複其觀點並加強力度,其負面描述對東灣莫羅瑞華學校以至所有群育學校,都帶來了頗為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有公開討論的必要。

蔡校長函件犯了兩大毛病:首先是引述偏頗,其次是對群育學校的認知與事實相差太遠。

(一)引述偏頗──蔡校長在函件中引述教育局《為有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學生提供服務的概念綱領》,歸納成一個小段落,把群育學校學生描繪成犯罪份子或有嚴重問題(為免加深成見,這裡恕不引述)。然而,這份《概念綱領》長達11頁,列舉百多項行為問題,當中包括缺課、難與老師建立良好關係、逃避參與社交生活等,由相當輕微到較為嚴重的都有;可是蔡校長在引述時,集中在一些較為極端和嚴重的行為問題,令市民對群育學校產生一種極為負面的印象,這明顯是引述偏頗。

我們都知道,非常嚴重的個案自有其他執法機關處理,群育學校是教育機構而非懲教機構,被轉介到群育學校的學生並不屬於極端的一群。我們不應誇大情況,以偏概全,製造刻板印象,把群育學校學生與青年罪案或破壞行為劃上等號,這對群育學校的學生殊不公允,而且一筆抹煞了老師和社工的努力與成果。

(二)與事實不符──蔡校長認為群育學校應該遠離人口密集的地區,又擔心群育學校對周邊社區和學生帶來影響,也就是說,他擔心群育學校拖累周邊的學校和社區。但事實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現時全港七所群育學校之中,六所位於市區,大部分都與民居和其他學校為鄰。例如位處深水埗區的群育學校位於基層鬧市,毗鄰五所中小學校;港島南區的群育學校則被豪宅包圍,附近亦有收費不菲的國際學校和小學。多年來的歷史證明,這些群育學校與當地社區及毗鄰學校都相安無事,我們幾曾聽說過深水埗區和港島南區等等的學校和居民投訴受到當地群育學校的干擾呢?

事實上,群育學校都設有院舍,大部分學生住在院舍之內,得到老師和社工的良好照顧,甚少對周邊的環境造成騷擾,對居民生活甚至樓價,都毫無影響。蔡校長為群育學校貼上負面的標籤,要求群育學校遠離人口密集地區,其實乃是基於錯誤的認知而作出的要求。

事實俱在,群育學校的威脅只是憑空想像出來的,蔡校長何須「自己嚇自己」呢?

不知道蔡校長有沒有親自到過群育學校看看,我相信如果實地看過,一定不會產生如斯偏頗的誤解。筆者今年走訪了三所群育學校,看到老師和社工默默耕耘,為教育學生而盡心盡力;學生也在努力學習,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和社交能力。不久前,我和一群屯門區的校長探訪東灣莫羅瑞華學校,發現該校不少學生甚有才華,有些本性甚佳,學習成績很好,只是家庭慘變,缺乏照顧和安全感;也有些只是有一定的情緒焦慮或社交障礙,在一兩年的教育和輔導之後,便可以重返主流學校學習。這些學生來自主流學校,最終也是重歸主流學校,可見群育學校的存在乃是為主流學校服務,為主流學校裨補缺漏。因此,與同行的屯門區校長談起,大家都深明群育學校的意義和價值;大家都認識到,在育人的事工上,主流學校和群育學校只是在不同的崗位上,互相配合,互相扶持。同是教育界,好應該同心協力。

某些社會人士可能基於無知而形成偏見,作為教育界,我們好應該向他們耐心解釋,消除困惑。這一次,筆者擔心,蔡校長這些偏頗的引述和錯誤的認知,可能引發社區人士不必要的恐慌,人為地製造了群體之間的敵視。希望蔡校長能夠本著教育界育人的宗旨,嘗試好好了解群育學校的實況,去看一看,去談一談。對於有困難、有需要的年輕人,不是多踩一腳,而是給予關心和支持。筆者相信,蔡校長是有經驗的教育工作者,只要易地而處,是不難明白這些簡單的道理的。我也希望屯門區的居民,在多一點了解之後,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恐懼,為社區帶來祥和,讓有需要的年輕人可以在平靜的環境中好好學習。

有困難的學生和家長需要群育學校,主流學校需要群育學校,請愛惜群育學校!

2016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