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破除迷思 減碳之道 大有可為

破除迷思 減碳之道 大有可為

文:黎廣德(低碳亞洲行政總裁)

特區政府過去認為香港因環境局限,倚靠自身減碳很困難,所以曾經提出增加輸入核電,但2011年福島核災後改為輸入天然氣。可是天然氣發電的碳排放強度雖然比用煤電低,卻仍然是石化燃料,最終也要被取締,所以只能是過渡時期的權宜之策。

為了零碳轉型,香港不能迴避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方向。只要發揮創意,減碳之道其實大有可為,以下是兩個關鍵方向:

上網電價 分散發電

政府中央政策組曾經委託香港理工大學進行遙感測距研究,發現若果充份利用全港31萬楝大廈天台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總面積28.6平方公里),扣除約三成無法應用的面積,可以供應全港發電量的6.9%;若加上公共空間安裝太陽能發電(總面積24.2平方公里),可再供應多7.4%;即使只在政府大樓及社區設施天台安裝,也可供應1.3%,比政府目前設定的1%可再生能源目標還要高。電力公司認為這些期望並不現實,因為大廈天台業權太複雜,太陽能系統太貴,回本期太長等等,總之有千百樣困難,最好想也別想。

真相剛好相反:太陽能發電技術突飛猛進,按照2014年國際可再生能源局(IRENA)的報告,安裝成本在5年間下跌近7成,未來3年再下跌4成。香港未有分散式太陽能發電的關鍵不在於太貴或太複雜,而在於電力公司不肯收購民間發電。若果政府參照全球逾50個國家已經採納的法規,要求電力公司按照具吸引力的高價回購民間可再生能源發電,必定可以刺激市場投資,甚麼天台業權問題可由民間自發解決,毋須政府操心。

事實上,中國大陸早已採用「上網電價」鼓勵太陽能、風電等投資,例如廣東省南方電網收購太陽能電價是人民幣0.98元,比煤電0.47元高逾倍,所以預計到2030年,中國全國發電量有兩成會由可再生能源供應。環境局正與兩間電力公司就監管協議就2018年續期條款展開談判,全港設立上網電價和規定可再生能源優先上網是至為重要的一步。

浮動太陽能電站

很多人誤信發展本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難題是欠缺土地:在市區有困難,在郊野公園也有團體反對云云。除了發展離岸風電,水務署管理17個供應食水的水塘,總面積達23.8平方公里,為何不善用來發電?

浮動太陽能電站絕非妙想天開,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個剛於上月在倫敦希斯魯機場附近的「伊利沙伯女皇二世水塘」投產,共有2.3萬塊太陽能板,發電能力6.3兆瓦,投資600萬英鎊。比這大一倍的項目正在日本千葉縣一個水塘上建設,預計2018年投產。

事實上,水上浮動太陽能電站的概念從2007年起已在法國試驗,因此法國公司積累了科研經驗,正向日本和中國輸出技術。若果香港願意早日面對本身的環境局限而發揮創意,本港企業或科研機構其實最有資格領先全球鑽研浮動太陽能發電技術。根據外國經驗,這項技術還可以有減少水塘日照蒸發量,減低海澡生長等額外環境效益,但必須克服颱風衝擊及水位大幅升降等技術問題。

今天急起直追,為時未晚。據悉水務署準備在石壁水塘推行試驗項目,新成立的創科局會否加碼投資,令香港從後趕上?環境局會否說服電力公司配合,令減碳策略向前邁出一步?

彭博新能源部門預測,未來25年興建的電力基建設施中有35%屬太陽能,即牽涉3.7萬億美元投資,如此商機香港豈能錯過?

急轉直下 形勢嚴峻

雖然十分不幸,零碳轉型最大的助力可能來自科學界持續不斷的壞消息。例如一班科學家上月在《大自然》期刊發表有關南極冰原的最新研究,發現在「一切如常」的情景下,本世紀末的海平面上升比原先估算高一倍,因為光計算南極洲的「貢獻」已有1.31米,到了2500年上升更逾15米。

同一時間,被譽為「氣候科學先驅」的James Hansen聯同18位科學家在《大氣化學與物理學》期刊發表報告,由於南冰洋和大西洋海流錯亂與兩極冰原的相互作用,預計海平面會有非線性上升,在未來50至150年內會升高2-5米,比傳統估計高5至10倍,屆時全球沿岸城市將無一倖免。

身兼聯合國氣候特使的荷李活影星李安納度狄卡比奧獲邀在《巴黎協議》簽署儀式上發言,他毫不諱言地疾呼:「經過21年的辯論與會議之後,這是宣佈不再空談的時刻,不再要藉口,不再搞十年研究,不再容許化石燃料企業操弄科學和對未來影響至大的政策……全世界都在看,你們要不被子孫後代讚頌,就被他們唾罵。」

這段說話既適用於全球國家首腦,也適用於香港的政商領袖。

節錄自《地球日激發新動力 零碳香港大勢所趨》,原文刊於《信報》2016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