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聲明:馬屎埔村區家回應東周刊失實報道

聲明:馬屎埔村區家回應東周刊失實報道

由:馬屎埔區家、馬寶寶社區農場全體成員
2016年5月10日

就東周刊的失實報道,我們回應如下,以正視聽。

- 我們一家從來沒有搬上樓。我和爸爸由出世到現在都住在馬屎埔。這裡是我們唯一的家,我們沒想過要搬走,也沒想過要什麼賠償。

- 區流根話︰「我係要不遷不拆,唔係講賠償,最好係唔洗搬,我地繼續住,一蚊都唔洗賠比我,我哋唔係想要賠償!」

- 雖說嫲嫲爺爺已搬了去綠悠軒,但他們每天也回來馬屎埔的家,洗衫、煮飯、拜神、浸腳……嫲嫲時時都話︰「我而家都好唔捨得馬屎埔呢個屋企呀」。其實嫲嫲也從來沒有離開過馬屎埔,每天也在這裡生活。嫲嫲話,其實爺爺也一直在馬屎埔的家裡。(註 : 爺爺於2007年往生)

- 嫲嫲知道比人偷影了,覺得好嬲,覺得自己行得正企得正,唔明點解會有人咁樣跟蹤佢,偷影佢……點解要攪我嫲嫲呢?! 80幾歲一個老人家,你跟蹤佢返屋企,影佢相,有無咁變態 ? 老人家你都攪!

- 現在大家在積極討論我家跟恆基的問題,就是中計了。政府就是想全世界都以為這些在村裡發生的迫遷,只是地主跟租戶的個別糾紛,沒有什麼大不了。

- 然而,現在馬屎埔的收地事件,從來不是我們一家跟恆基之間的事。

- 政府為推進新界東北發展,提出四萬尺原址換地政策,鼓勵地產商收地、迫遷,根本是借刀殺人,逃避收地爭議和責任。(事件發生至今,陳茂波、梁振英一直龜縮,不肯回應。)然後,由梁振英委任的城規會,批准改劃農地起樓。最後,地產商只須同政府閂埋門傾補地價,就可以起樓賺大錢。政府一直跟地產在互相配合,被踩在腳下的,不只土地、農夫和村民,也是全香港市民。

以下按時序列寫事件,希望可以令大家清楚一點來龍去脈︰

- 1950's 爺爺嫲嫲五十年代來到馬屎埔,租地建家種田,生兒育女

- 有一年(我們記不起年份),爺爺儲夠錢,買下了在馬屎埔村(西村)的一片農地。因為爺爺唔識字,帶了兒子區流根出城簽約。田契上,就寫了兩父子的名字。

- 當年,爺爺嫲嫲所住的屋,是位於租來的土地上(即馬寶寶社區農場活動棚現址),所以很想在該塊自己買了的農地上起屋,一直就住在這裡。不過,當年向政府申請起屋時,政府就話因為爺爺想起的屋,跟隔離間屋太近,所以不批准起,最終沒有起到屋,繼續住在本來的房子。

- 1987年,爸爸買下村裡一塊連屋的土地,面積約五千呎,有屋和農田部份,居住及耕種至今。

- 1990's九十年代尾,開始聽到人話政府話要發展呢度,又有人大規模收地,只知是「財宏」「旗星」「綠野田園」這些收地艇仔公司。

- 村裡好多土地,相繼被原居民地主賣出,令不少租地的村民無奈搬走。而部份自己擁有土地的村民,見情況,都很擔心會被滅村。那些艇仔經紀,也許是看準了這一點,總是呃呃氹氹,跟那些小地主講︰「喂,政府畫晒積架喇,呢度一定發展架,收地係遲早嘅事,你而家唔賣比我呀,到時政府收可能仲少錢呀!隔離都賣左啦,你仲唔賣,遲啲得返你一間孤伶伶架喇……」

- 當年,就是在這資訊不透明、故意誤導的情況下,又沒有像現在大家一起來護村守田,只有村民獨自面對。聽到經紀這些話,村民也會覺得很害怕,擔心老來沒有地方居住,甚至有人以為東北發展在當年已經通過了,賣地、搬走是唯一的辦法。

- 那時候,爺爺嫲嫲也有相似的想法。他們勞碌一生,養大六個仔女,到了老年,原以為可以好好地過日子,怎知政府的開發來到了家門前。而屋企所在的土地,是租來的,很擔心「如果真係要走,冇咗屋企點算」。所以,決定賣出之前買落的田(上面沒有房子),再用這筆錢,在村對面的綠悠軒,買了一個單位,老人家才可以安心居住。我們尊重爺爺嫲嫲的選擇,也明白為何當年他們有這個決定。

- 當年買地的錢,是爺爺嫲嫲的;而買樓的錢,也是老人家的。

- 2007年,爺爺去世,嫲嫲一直想我們一家也搬上樓同住,堅持加了爸爸的名字進樓契中。但我們一家沒有想過要搬上樓,就是很愛現在的家。爸爸話,我們已經生了根在這裡了,我們走不了,馬屎埔這裡是家,我們在這裡居住,在這裡耕種。

- 同年,恒基人員開始到村,通知村民不再收租,村民始知艇仔公司背後原來是恒基地產。村民多年來一直要向恒基交租(包括寄支票、見恒基人到村時,「追住」佢交租),但恒基均拒絕。被問到為何丟荒農地都唔肯租比人種,恒基表示是公司安排無須向人交待。

- 2012年,嫲嫲的樓契除去了爸爸的名字。因為我們一家不會搬上樓,家就在馬屎埔,我們會一直住在這裡。

先感謝你願意讀完,此回應聲明暫此完結。其實報道內仍有不少較零星的錯誤描述,但我們希望先集中釐清主要的誤會。如有疑問,歡迎提出,我們會努力解答。也歡迎大家到村裡探訪,實地了解情況,我們就在村裡。感謝你。
也謝謝所有朋友的支持。

photo credit 謝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