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守望相助:為什麼我們要自下而上的城市規劃

守望相助:為什麼我們要自下而上的城市規劃

圖:德輔道的峽谷效應(Street Canyon Effect)

文:趙宏生

「我站在起居室的窗口,向窗外逼擠的小巷望去,無意中看到一個高大的男人正用手拽著一個八九歲小女孩的胳膊。女孩一邊搖頭,一邊試圖掙脫,還發出委屈而壓抑的嗚咽……我馬上警覺起來……一陣間,另一邊的窗欞處探出了鄰居油亮的禿頂。包點師傅從補頭二樓行下來,賣生果的阿婆也從檔鋪中顫顫巍巍走出來。鐵匠師傅拎者鐵錘出來——而男人太專心嚇唬小女孩,根本沒有發現,自己已經被從背後圍住了……」

「雖然讓我們哭笑不得的是——頑皮的小女孩是那個男人的女兒——不過也讓我明白了一個理想城市應該有的狀態,那就是街坊之間的守望相助。」

上面的兩段是簡·雅各布(Jane Jacobs)在其普及城市規劃知識的經典名著《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第二章關於行人道(Sidewalks)與城市安全的論述。「大城市並不僅僅比市鎮大,亦不僅僅比郊野人口更加密集——(最大的區別在於)大城市充滿陌生人!」正是由於這一點,美國的城市犯罪率才會在1950年代城市化(Urbanization)方興未艾之際直線飆升。為此,簡提出了「眼神之下的街道」(the eyes upon the street)即「守望相助」的概念——為了維護街區安寧,店鋪老闆和居民會主動監察非常規現象,並且及時制止,而街道的規劃和設計恰恰應該能夠滿足和促進居民「守望相助」的需要。

反觀香港的街區,自然車水馬龍、熱鬧繁華,但有多少人曾經過問一下街邊的露宿者?這並不完全是因為個人憐憫心的湮滅,跟城市設計也密不可分——試以德輔道中為例:充滿鋼筋混凝土的石屎峽谷,尾氣刺鼻,燥熱四溢,怎麼能夠讓人願意停留哪怕一個字呢?

這樣的情況雖然不完全是我們市民的責任,但是我們作為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否可以做些細微的改變?比如說:參加一次城市規劃的工作坊?參加一次為改變城市而組織的跑步活動?少揸一次車步行返工?甚至我們可以自己設計出改造城市的方法,比如下面的鏈接

幾位城市設計者異想天開,用卡片來進行模擬城市規劃,並且已經引進不少城市設計工作室(Urban Design Studio),而筆者也報名加入他們協助卡片的繁體中文版翻譯工作。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以在自己屋企,設計德輔道、設計香港、設計我們的未來!

引用資料:
《香港可持續發展規劃入門:概念及程序》,伍美琴、陳凱盈,2005。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社區參與研究組、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Jacobs, J. (1962)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