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以文字守住自己的街道

以文字守住自己的街道

香港文學生活館在何鴻毅家族基金「藝術·改寫香港─本地文化藝術資助計劃」支持下,展開了「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社區書寫計劃,分別向十八位本港知名作家、參與文學館跨界文藝社區創作班的學員以及社會大眾徵集關於街道生活感受的文學作品。結集作品的網站www.writinghk.org(下稱「我街道」),以GOOGLE MAP為載體,知名作家與素人巿民共同書寫,象徵著香港人以社區街道記憶,構成一個寫作的共同體。

本土研究社的青年學者陳劍青指出,我們經常發現身邊存在自己都不知道的事物,因此互相共同參照是很重要的,「我街道」的方式接近「參與式地圖」,由多人一起共同建構。他本身居於舊區,近來覺得需要建構關於舊區街區研究的「城巿地景學」:「我住的油麻地街區規劃是長方形的,整整齊齊,而旺角的新區如現在的大角咀,地塊就相對大好多。」他並指出,新界有好多「無名街」,也值得去發掘書寫,「文學以個人角度去看,可有很多微細生活體驗的餘地。」

在元朗出生、長大的作家淮遠寫元朗谷亭街,並為寫作而特地重遊了谷亭街,感嘆於舊日小店攤,已讓位迟兌換店、藥房與流鶯。〈勾肩搭背與擠眉弄眼〉一文中寫:「或者谷亭街的租金漲得太不像話,或者奶粉藥房、兌換店和流鶯越來越多,把想買拖鞋的顧客都搶走了。」暗示了環境變化與人心變異的關係。谷亭街在維基百科的資料記載只與交通有關,但在淮遠筆下卻十分刺激,作家個人的角度,為平板的外在現實增加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殊異色彩。

蓓提是在網上投稿而獲得刊登的素人作者,她寫的是利東街,題為〈一條消失的街道〉。蓓提自小住在利東街,文中寫了她在利東街的成長回憶,和與舊區重建周旋的故事,當時她爺爺病重需要照顧,家庭也被迫遷,父親後來中風並過世,回憶十分痛苦,家人對她十分擔心,以致她發表也要用筆名。她傷心於整個灣仔舊區已消失,變成了不輪不類的比利時兒童銅像,滿街經紀,舊日社區守望相助的人際關係已經消失。「其實我根本不敢走回那區,但我還是要發聲、寫作。現在馬屎埔、西環加多利街公園保衛運動、大嶼山發展也很需要大家關心。」讓被壓抑者發聲,或者是文學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長年耕耘社區藝術、新近油麻地「碧波押」開張的莫昭如,提醍我們要有「十年視野」:「現在你覺得自己所做的不怎麼樣,十年後就會好勁。」他著力於「民眾戲劇」,是因為相信每個人都有藝術潛能,每個人都是創意的金礦,只需讓他們呈現與發揮。「藝術創作的權利也如人權天賦,每個人都有權去參與藝術活動。」此亦恰與「我街道」計劃中以教育、示範鼓勵素人提筆,然後與構成同一平台的理念,如出一貫。

街道是一個共同擁有的公共空間,同時是大量相異事物的交集點。街道的景象變易不居,而在舊區重建的大環境下,必須從每一個人開始行動,肯定每個人的情感與記憶的價值,才能從最根本處改變人心、改變社會的盲目發展,保留我們社會中最細微的美好價值。正如魯迅所說,改變人心者,首推文藝。且來閱讀這些文章,並提筆書寫,「我街道」網站正在徵文中,投稿或聯絡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