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天台耕種會是天台綠化的出路嗎?

天台耕種會是天台綠化的出路嗎?

圖:好地地體驗

城大天台綠化倒塌一星期,事件明顯不是天台綠化本質的問題,而是僭建的問題。而僭建的問責,竟戲劇性地變成校方、承辦商及專業人士互相指責的羅生門。這個花生實在吃不下去,也教人深思天台綠化工程在技術以外的問題。

首先為何要做天台綠化呢?在香港的社會及學術界,其功能往往被狹義地定為兩種:為天台降溫節能以及觀賞價值(尤其是香港的草地多數都只能遠觀)。相關的學術研究非常深入,除了遊人對園境的滿意程度外,還有決定散熱能力的植物選種(變數包括影響波段吸收的顏色、影響覆蓋程度的葉形和葉序,以及影響通風及蒸散作用的植物高度及間距等等),更有對天台負重影響最大的泥層深度、栽培物質及疏水系統等。研究成果豐碩,大力推進天台綠化的發展。但實驗場地外的實際運作問題,就令好事變質了。

是否入則的技術問題留待專業人士解答,而綠化工程的外判及保養卻是常識可以預料的問題。就算前期設計及用料完全沒有偷工減料,完工後的運作及保養就往往變成承辦商的額外成本。為了減省人手,天台綠化的灌溉系統通常都以電子化自動處理,實地檢查次數越少越省錢。但在風吹雨打甚至雷劈之下,電子零件難免損壞。雨過天晴後就令疏水力強的的泥層快速乾涸,若系統未能在兩三日內修理,植物就難免枯萎。在下場暴雨來臨時,枯枝枯葉以及沒有根系抓緊的泥土就很易淤塞去水,令天台負重大增。以上情景,在天台業主志在做形象工程,拿政府資助建成後不再打理天台,以為外判後再無責任時特別容易出現。但如果天台變成每日都有人照顧打理的地方,事態發展就截然不同。

自從零八年大陸爆發大頭奶粉等食物安全危機後,香港人越來越對種植食物有興趣。近年香港有不少有心人在住宅天台、工廈天台及校園天台開設農圃,讓市區人不用走入新界就能享受又種又食的樂趣。學校更以食物種植作為切入點,讓學生(以及家長)了解生物/地理/通識/可持續發展/惜食/廚餘再生等課題。天台食物種植不單將綠化的功能拉闊至食物安全及教育層面,其運作形態更是千金難買的社區共同管理,參與者會訂立時間表,輪流每日上天台灌溉及打理。萬一種植系統發生問題都能很快察覺,因為每棵植物都有人悉心打理。試過戶外耕種的人都有一個很不香港的特徵——打八號風球時會憂慮農作物受傷,多於不用上班的狂歡。從利益關係去看,天台種植的參加者往往是付出人力物力,去享用耕種的空間及機會,打理得好更有新鮮蔬菜作回報,自然比受人錢財,省得就省的天台綠化承辦商更積極保養天台。

單以降溫節能來說,種植食物當然未必有經過多番實驗的草皮有效,但又能在減少食物里程等方面減碳,食物教育更有難以估量的回報。同時運作管理模式決定其功能可否發揮,至少今次天台塌陷所引發的連環清拆,處理其園林廢料的碳排放很可能已超出其節省的能源,得不償失。而天台種植的社區共治模式,要比外判承辦商可靠得多。當然天台社區種植仍有不少問題有待改善(尤其是校園種植中,大學生的紀律問題),但在適當的安全指引下,絕對是人人可做的方向,活用城市天台這個一直被浪費的空間。圖中為港大彭文輝教授的《天台耕作》,相當全面實用地示範天台種植如何實行,大力推介各位細讀!

最後想強調一點,千萬別以為天台耕種能取代新界農夫的在地種植,兩者運作模式及功能不同而能互補,將另文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