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裂痕前後的掙扎——專訪Lambda Literary Award得獎者黃裕邦(下集)

編按:美國LGBT文學獎 Lambda Literary Award 於美國時間6月6日紐約大學揭曉結果,本地詩人黃裕邦(Nicholas Wong)在男同志詩歌組脫穎而出,跟來自美國的Carl Phillips雙雙奪得首獎,為香港酷兒文學寫下光輝一頁。我們有幸在他趕赴頒獎禮前(30/5)邀得他做訪問,分享他當時得悉入圍八強的感受,以及對作品、香港英語文學、教育、小眾關懷等看法。

採訪/Emily Chan、Cherry Hung
撰文/Cherry Hung
編輯/蕭家怡

場地提供/Think Cafe

上一集提到入圍Lammys對Nicholas的意義、詩集Crevasse的創作概念、用英語寫作的感覺以及身體與慾望後,這一集將會有關他對香港文學創作、教育等看法及未來動向。

中英大不同:香港英文書店脫節?

城中有不少中文獨立書店努力撐著,拼出一片富有生氣的閱讀風景。Nicholas認為香港讀者要找冷門的中文書,仍有不少選擇。然而,英文書的讀者應該會比較氣餒,因為英文書店本來已經少,而且選書觸覺落後。

「香港人太少機會可以接觸有質素的英文讀物。例如我上次去中環的Swindon(本地英文書店), Chinese Lit一欄竟然還放著孔子、孫子兵法!」書店除了營生,還影響讀者的視野。Nicholas質疑讀者是否能夠依賴本地那數間英文書店提供的選擇。

我們的英文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英文文壇發展除了與讀者有關,還受本地的語文教育影響。Nicholas認為本地教育只著重準確(Accuracy),忽略語言其中一個重要的功用—表達情感。「香港好欠缺情感教育。」我們曾幾何時會於學校學習用英文寫詩或者賞析英文文學?香港人對學習英文的狂熱與本地英文詩人的數量正正是反比。

詩觀單一圈子缺乏凝聚力

談起香港的英文詩壇,Nicholas始終認為白人或者非土生土長的作者佔大多數,聲音不夠多元。「香港的英文詩觀仍然很狹窄,當然不是全部,但仍有部分作品停留於『去茶樓吃點心』之類的主題。這完全是old Western lens的視點。對於本地人來說,我們不會刻意寫這些,因為這根本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啊!為什麼到了二零一幾年我們還要看這些?其實讀者會進步,會變得聰明。一定有要人make a difference才能令整個文學體裁豐富起來。」

香港的英文詩壇有這個問題,那麼再畫一個圈,香港的同志文學圈子又如何呢?Nicholas舉了新加坡的經歷來說明圈內欠缺凝聚力。

「我之前去過新加坡的一個queer reading聚會,當中有不同族裔的人,而且讀詩的質素很高,很有community的氣氛。他們不一定受過正式的寫作訓練,只因心中有話想說,而覺得自己能夠駕馭那種語言,就走出來。我很驚嘆,但我頗肯定香港不可能形成這種community。」

弔詭的是,新加坡對同志權益的態度比香港嚴苛,但同志文學卻比香港走得前,原因在哪?「香港怎可能做到?創意需要教育、空間去做這些『唔等洗』的事。」但新加坡正正是有這些創作上的空間。

借自己的新聞做實驗

雖然Nicholas對香港同志文學的發展不太樂觀,但這次入圍Lammys亦是一個試水溫的好機會。

「發佈新聞稿除了希望推廣作品外,我還想知道市場對於這類型(同志文學或男同志詩人)的新聞的反應如何。」他感激《字花》、香港文學館和立場新聞的支持,還笑說統計方法就是定期上Facebook監察,數like、comment、share數目!另外,他也感激序言書室首先引入他的入圍詩集,第一輪存貨已經售罄,網絡和現實中的反應都比預期中好。

未來動向

雖然是次入圍,已是一種認可,但Nicholas沒有停下腳步,早已開始了下一個計劃,重心將會由自己推向家庭及社區,這種關懷都源自於2014年的雨傘運動。「現在自覺多了一份社會責任,比以前成熟。」

眾多社會議題中,Nicholas選擇探討外籍家庭傭工。「以前對她們的印象都是吵、擠。但現在欣賞她們勇於在異地生活、學習外語。將心比己,你能夠去菲律賓學Tagalog(他加祿語)嗎?香港有幾十萬這類人(外傭),只要她們同一時間消失,再沒有人為你看顧孩子、老人家,生產力下跌,經濟差不一定需要與大陸一刀切。」說到底,香港人要學會欣賞別人的貢獻,易地而處。不過,Nicholas也坦言處理這個主題甚具挑戰性,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抽水」,加上自己用旁人的角度去觀察,存在authenticity(本真性)的問題,要避免描述過於平面。

除了外傭,身為老師的Nicholas也關注少數族裔學生。他們大多用英語上課,有一定的英文基礎,有潛質成為英文寫作的新力量。

「現在他們的存在仿如透明,可能因為他們大多不是來自名校,但只要給他們適當訓練和機會,就可以為自己發聲。」文學創作從不只是個人或風花說月的事,包羅更多聲音才能為文壇注入生命力。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1jcES0M8FHg

結語

無論是文壇還是整個社會,確實有好多缺口需要我們補上,可幸的是我們當中仍存在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努力耕耘。再次感謝Nicholas應邀接受G點電視專訪。

後記:得知Nicholas 獲獎,整個採訪小隊興奮莫名。一方面為港人在外國文學獎嶄露頭角而與有榮焉,另一方面也期待他的新作能因此更為矚目。 還記得我們問他出席頒獎禮會否緊張,他說得輕鬆:「就好像呀Sa 去金像獎,但同場會有周迅和其他厲害的女星囉。」訪談之下,就發現他有舉重若輕的神奇能力,說起香港怪現象,社會不公,創意流失,都有種嬉笑怒罵的戲謔,不過無論扯到古今中外的例子,最後都回歸到他對香港的情感,還有對家的想像和思考。 走完星光熠熠的紅地毯,擊敗了周迅之於呀Sa 的對手後,願他未來的文學路走得堅實,香港也終有空間承載一個英語詩人的理想,在水泥地上種出花來。

延伸閱讀:
裂痕後的聲音 – 專訪Lambda Literary Award得獎者黃裕邦(上集)
香港詩人首次入圍浪達同志文學獎
http://gdottv.com/main/archives/14326
《迷糊情慾法律》和《色法》讀後感|Louis Lee
http://gdottv.com/main/archives/14201
【新書推介】《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序)
http://gdottv.com/main/archives/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