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甄拔濤:完整的視野、高度執行力──柏林戲劇節給我們什麼啟示?

五月時,我參加了柏林戲劇節(Berliner Festspiele),因為我以英文寫成的劇本《未來簡史》,獲得他們的「劇場相遇」之「劇本市集」(Theatertreffen Stuckemarkt)選為五個劇作之一,因此,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他們的政策及運作。

首先說一下我在那裡的工作。我需要參與三項活動:《未來簡史》的讀劇及座談會;主持一個工作坊;以另一套新劇《後人類狀況》參與投案環節(pitching)。劇場相遇乃一年一度的德語系劇場盛事,每年組成評審團,從過去一年在德國、奧地利、瑞士三個國家的演出中,挑選十部最佳劇作,再從其中挑選一齣為全年最佳。而劇本市集則可以比喻為一個新秀比賽,它公開向全歐洲徵件,可以是劇本,也可以是表演計劃(project),唯參賽者不可以是已成名的劇作家。

大會亦公佈最後十八名入圍名單,從中我看到熟悉的名字,例如 Alistair McDowall 的 《婆摩娜》(Pomona)及 Christopher Brett Bailey 的《我們就是這樣死去的》(This is how we die)。二人均是年輕的劇作者,但已經在英國得到幾次演出機會,甚至在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上演,卻非業已暴得大名。所以,「新秀」的意思,不只限於毫無經驗的新手,也包括在這一行剛冒起的劇場創作人。

這次柏林之行,其中一個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們較完備的培育創作人制度。首先,因為柏林戲劇節享譽全球,連帶劇本市集亦備受矚目。踩上這個舞台,無疑讓獲選者迎來面向德語系以至世界其他地方劇場的機會。再者,戲劇節在安排讀劇的細節上,亦見心思。獲選者是新秀,於是他們邀請了經驗豐富的導演、戲劇指導、演員來演繹劇本。《未來簡史》的戲劇指導,更是一個有名的出版商(publisher)。在德國劇場,出版商等同經理人,他們既攪出版,亦負責向各大劇院推介旗下劇作者的作品及處理所有和版權相關的事宜。大部分的德語劇作者都有自己的出版商,不過,亦有極小部分開始反抗這個制度,不再找任何代理人。但對於非德國的編劇如我來說,委實有點困難。所以,安排一個出版商做《未來簡史》的戲劇指導,足見戲劇節的心思。此外,每個得獎者均獲戲劇節資助旅費、住宿費。

我的情況比較特別。我是以英國的名義參賽,因為參賽資格僅限報上一個歐洲地址,而我仍然和朋友續租倫敦一個單位,加上《未來簡史》的確在英國和比利時完成的,因此參賽資格不成問題。戲劇節只資助我來回柏林、倫敦的機票,而來回香港、柏林的則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劇本市集完結後,戲劇節又聯繫五位入選編劇、創作組合及五位評審,進一步發展入選作品。如果需要開會,戲劇節同樣資助旅費及住宿費。還有,戲劇節會將《未來簡史》翻譯成德文,裨益流通。凡此種種,均可見戲劇節於培育新秀的視野和周詳規劃,既建立一個有實質幫助的平台,亦提供資源上的方便。而且,柏林殷切了解不同文化,亦值得借鏡。香港有不少藝術普及教育的項目,例如各種各樣的工作坊、寫作班等。但一俟課程完畢,卻沒有足夠平台讓他們繼續發展下去。在香港,針對不同事業階段的劇場創作人之支援計劃,寥寥可數。或者我們以後可以在這方面下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柏林戲劇節不只是一個戲劇節。她在市中心擁有一個多功能的藝術中心,包括大劇院、兩個小劇場、一個多功能用途室、辦公室、酒水區及canteen等,佔地有如文化中心加藝術館加半個太空館。因此,他們可以花去三周時間辦劇場相遇(也有部分「十大劇作」在其他地方演出)。

除表演外,他們還舉辦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每天均舉行大大小小的講座、工作坊,並邀請世界各地具一定程度德語水平的參與者。此外,還要另撥一周辦一個以編劇為中心的劇本市集。所以,柏林戲劇節的成功,與它自家擁有一個可以靈活運用的完善場地有莫大關係。更重要的是,它們並非空有場地,而是具有清晰的藝術理念與策劃方向。香港並非沒有空間(荒廢而可用的校舍遍佈全港九新界),亦非沒有表演場地(如康文署轄下場地)。但是能如何好好運用,確實需要再認真思量。說到藝術理念,劇本市集的開幕儀式令人印象深刻。四位評審安坐台上,交代他們以什麼標準,在芸芸三百多份劇作,挑選這五個得獎劇作。最後並留十分鐘,面對公開質詢。整個過程透明度高,一切都攤在太陽底下,評審沒有閃閃縮縮躲在幕後。香港也有形形式式的比賽和評審,卻鮮有如斯透明的運作。通常的情況是,只知道結果,不知道過程、原因。印象中,只有電影評論學會的獎項,有紀錄評審過程。據說今年成立的劇評人獎亦會公開評審過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說:「我們要有激辯的心理準備」(大意如此,當然他做到多少另當別論。)在香港,什麼時候才有這種開放討論的氣象?

他山之石,是否貴重如玉,我不敢說。但至少,他山之石,可以刺激我們想像,鬆開我們腦中的束縛,迎向更多可能。

作者為劇場編劇、導演、大學兼任講師。

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