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上排、鏟蠔、挑灰:船排廠簡史

早期香港的殖民及發展史與海路商貿航運息息相關,船塢和造船業順理成章成為香港最早的現代工業。1841年前後,香港第一個船臺於銅鑼灣東角*出現,能夠容納300噸重的船艇。及至1857年,蘇格蘭人John Lamont於香港仔興建那蒙船塢(Lamont Dockyard),是香港首個旱塢(Dry Dock)。1963年,數家英資洋行把當時香港一些零散的船塢合併為香港黃埔船塢公司,並收購那蒙船塢及合普船塢(Hope Dockyard),為遠東地區提供最早、最龐大的重工業造船設施。高峰時期,香港的船塢聘請過萬員工,是香港最重要的工業之一。二戰之後,香港的造船業慢慢淡出,其中香港仔及黃埔船塢於1970年代填海發展成為大型住宅香港仔中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英資船塢的服務對象以大型商船、郵船、軍用船為主,與一岸之隔的船排場可謂各自為政、互不相干。漁業蓬勃的六七十年代,香港仔、鴨脷洲海濱與漁民生態關係密切。鴨脷洲海岸高低不平的泥灘、石灘既方便船隻維修作業,亦衍生出岸邊棚屋。據百年米鋪興泰儀老闆盧鑑坤憶述,棚屋由住家艇演變而成:「鴨脷洲海岸線彎彎曲曲,靠岸的住家艇隨著垃圾、淤泥沖積,岸面升高,水退後會擱在岸邊。漁民於是用木柱撐起住家艇,將它種在水裡。後來,更富有的漁民將住家艇進一步升高,發展成為棚屋。」

當年棚屋、排廠、機械廠相間的景況,從鴨脷洲西岸(即今天鴨脷洲西邨)一直伸延到東岸(即今天南灣對出排廠)。及至1985年,鴨脷洲北部(即今天風之塔公園鄰近土地)進行填海工程,島上排廠被遷往鴨脷洲海旁道,並以短期租約形式經營。風之塔公園的出現,亦進一步將鴨脷洲東西兩岸的排廠切割。

所謂的「排」其實是一個木製活動裝置。船排通常呈長方形,以「井」字形相間的木條堆疊而成,並以滾輪、纜索固定。潮退時份,船排可以將船隻牢牢固定,工人便可以將船隻「攪」上船廠,方便維修。

以前的船排廠兼顧造船及船隻維修。早年的造船師傅多依賴經驗,造船時胸有成竹,並不依賴設計圖則。設計圖是新式船隻的產物。正如蘇記號老闆鄧國銘解釋:「鴨脷洲的老師傅裝船不用畫則:一條底骨、再落『四大金剛』**,點樣裝下去,一目了然。到了七八十年代,新式漁船開始出現,才多了師傅畫則。」

由於漁業作業場所北移、原材料短缺、建築業蓬勃等原因,香港船排廠缺乏新人入行、傳承出現問題。我們曾經與一位三十多歲的排廠師傅傾談,他估計自己可能以經是鴨脷洲最年輕的師傅。今天的排廠以漁船、遊艇、纖維船隻維修為主。當中布廠灣、深灣一帶的船廠(如:魏全記、新合興)主要經營遊艇維修,鴨脷洲西邨的船廠則仍然負責漁船維修。

當年每逢九、十月的「黃花水」***時份亦是排廠最忙碌的時候。漁船不斷出海,船底消耗,趕赴排廠維修的漁船絡繹不絕。排廠從早上開始上排到半夜,每天最旺可做十五、六隻船。

縱使近年大形船隻紛紛回大陸維修,但船底被海水侵蝕,仍然需要在本地排廠「上排」。維修師傅將船隻「攪上排」,進行鏟蠔粟、挑灰、補灰、髹船底油等工序必不可免。若有需要的話,師傅亦會維修呔樓、螺旋槳等位置。

除了短期租約問題,鴨脷洲一帶船排廠近年亦面對發展壓力。由於海旁道船廠鄰近新鴻基地產項目南灣,故地廠商不止一次入紙城規會,希望將船廠所在的「工業用地」改劃為「休憩用地及船廠」之用。翻查2010年城規會文件,發展商建議將一半用地闢為海濱公園,以改善海旁道的景觀。及至2013年,嘉里物業管理(同系的嘉里地產亦擁有深灣遊艇會)更進一步建議將船廠用地發展為遊艇中心、博物館及商店發展。

海旁道排廠面對的發展壓力,與海怡西甚或大街的地產發展項目一脈相承。縱使漁業式微,但香港仔海面的舢舨、住家艇、纖維船隻仍然需要定時維修。正如老一輩的街坊指出,海濱公園並不是香港仔海岸線的唯一用途。排廠有如棚架,是香港獨有城市景觀的一部份,有其繼續傳承的價值和意義。

*「東角」為昔日銅鑼灣的海角,位處今天東角道附近。

**「四大金剛」為舊式木製漁船船身的結構部份。

***「黃花水」形容黃花魚漁獲特別豐富的月份,通常為每年九、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