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新加坡人安逸生活的背後又有什麼代價?

你感受到香港與新加坡的差異嗎?

半年後我們再訪問新加坡人 Adrian,他覺得經過這段在港居住的時間後,更能理解香港人的行為和想法。例如為什麼香港人更傾向關注與錢相關的事,因為在這個地市沒有錢連生活最基本的住屋問題都解決不了。但他也感到香港有很多新加坡無法找到的東西。

​新加坡沒有香港的言論和新聞自由

Adrian 提及他最近在電視上看到的立法會選舉辯論節目,這些都是他從來沒有在新加坡看到的。

「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選舉辯論。看到各個候選人的互相針峰相對時,我更能感受到香港的言論自由。在新加坡,選舉前從來不會有公開的選舉辯論 ,所以新加坡的領導人很少受到挑戰,你也永遠不會知道他們能否對反對意見作出適當的反應。」

而Adrian 亦指出新加坡的電視媒體基本是由政府控制,即使是一些對政府沒有直接影響的暴力、殺人或者戰爭新聞,也會因為被審查而只能用有限篇幅報導。

「我們很多人已經不再在電視上看新聞,因為我們知道政府一直在這些新聞中營造世界是和平和光明的感覺,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很多關於恐怖主義的新聞都只是略略帶過,甚至沒有報導。這對於那些較少使用互聯網看新聞的長者影響最大。」

大多人放棄干涉政治以換取生活安逸

我們的討論還提到由李慧敏撰寫的《新加坡,原來如此!》中,作者指出大多數新加坡人就算對現狀不滿也不願仗義直言,以免惹禍上身,犧牲安適生活。Adrian 對此十分認同,

「 對於年齡在20 到 50歲之間的人,我覺得當中大多數人都不關心政治。因為在新加坡獨立後這 50 年裏,大家沒有真正感受到政治制度和選舉能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

Adrian 覺得大家不去理會政治除了因為想維持舒適的生活外,亦對發表反對意見感到恐懼。但這樣長久下來,新加坡人可能就不再知道如何利用政治力量來改變現狀,令社會變得更好。

政府主導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提到新加坡奧運歷史首金得主史高寧想搬到美國生活,Adrian 十分支持,因為他覺得運動員在新加坡沒有發展前途。Adrian 身邊的新加坡朋友也認為史高寧應該搬離新加坡。Adrian 指出新加坡政府多年來都集中資源去追求獎牌,並招攬了許多來自海外的教練和運動員,但直至史高寧之前也沒有取得成果。

「史高寧是自己決定要去美國,培訓的費用亦是由他父母支付的,但在這樣缺乏政府支持下,他卻拿到了新加坡奧運歷史首金。你不用受過高等教育也看得出新加坡在培養運動員上存在問題。」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初創企業發展,希望打造新加坡成為亞洲創業中心。然而Adrian 並不覺得新加坡在這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他仍然覺得港人的創意更高,創業動力亦更大。

「當你在香港創業時,你不會指望得到政府的任何資助。但在新加坡很多人創業是因為被政府的支持和其他公司的補助吸引,覺得創業的成本較低。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不會有現在那麼多人想去創業,這正正是十年前新加坡的情況。」

我們在香港媒體上看到很多香港如何不如新加坡的新聞報導,但到底有多少是「你睇我好,我睇你好」呢?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去或留 Move or Stay Facebook 專頁
原文刊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