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放下自己,還政於民:向有意競逐選委會之民主派進言

(本文原刊於2016年9月28日《明報》觀點版)

兩年前的雨傘運動,未能促使人大撤回8‧31決定,普及平等的特首選舉,似乎遙遙無期。當「重啟政改」之聲不再響亮,「民主自決」之論仍在發酵時,選舉委員會選舉將在年底舉行。不論是傳統民主陣營或建制陣營,均已摩拳擦掌,蓄勢待發。

每次選委會選舉,傳統民主陣營對於是否參選,往往在是否「全面否定」和「寸土必爭」之間爭持不下。前者認為參與選委會選舉,變相認同小圈子選舉的制度;即使不參與選舉,港人在上屆唐梁之爭和梁特在位4年的經驗中,對小圈子選舉之惡,應已毫無懸念。後者則認為,既然未有普選,民主派應進佔愈多選委會席位愈好,藉以在特首選舉中揭示小圈子選舉剝奪港人普選權。加上今次特首選舉,梁振英仍然有機會「入閘」參選,民主陣營中人已開始醞釀力爭席位以達成「ABC」(Anyone but CY)的論述,作為參選選委會的依據。

應該ABC 還是應該ACE(Anything causes equality)?

筆者作為上屆特首選舉期間的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對民間和泛民陣營參與選委會選舉和特首選舉過程,印象尤深。反對小圈子選舉,是被剝奪政治平權(political equality)的市民大眾對抗擁有政治特權者的鬥爭;該次特首選舉,民主派初期積極派人參選,後期致力推動市民參與港大民研的民間全民投票,及呼籲選委投白票。結果,民主派參選特首原意不彰;超過22萬市民在民間全民投票中投票,過半要求流選;但在特首選舉中,未見全體泛民選委響應投白票。筆者後來反省,認為民主陣營參與選委會和特首選舉,不單無法促進平權,反而繼續運用特權,困死於小圈選舉的制度邏輯中。

泛民主派陣營歷屆對於選委會和特首選舉的策略,有至少以下5種:

一:參選選委會,並提名陣營內成員參選特首,推出管治政綱,認真開展競選工程,向各選委拜票,「當真普選咁玩」,例如2012年銳意參選但最終落空的馮檢基;

二:參選選委會,但不派人參選特首,旨在以界別選委身分游說建制陣營候選人支持其界別所鼓吹的政策議題。例如上屆有選委明言不欲在特首選舉期間公開承諾投白票,是為了保留討價還價的能力;

三:參選選委會,以減少建制選委席位,儘管無法取得多數席位,也可成為「關鍵少數」,一或「造王」,一或阻止某候選人得到足夠票數當選;

四:參選選委會,並派人參選,目的在利用特首選舉的平台力陳小圈子選舉的不公義,亦即「進入建制,反對建制」;

五:完全不參選選委會和特首選舉,在選舉制度外推動群眾運動反對小圈子選舉,以維持還政於民普選特首的「民氣」。

第一、二種策略,是完全配合特首選舉的制度邏輯。一方面,積極向各界別選委討價還價爭取選票,營造即使不民主,仍然有競爭的假象,和建制陣營參選無異。另一方面,界別選委「擁票自重」,向候選人爭取承諾落實界別倡議政策,既有以界別利益蓋過社會整體利益的危險,亦強化選舉作為分配界別利益機制的法團主義邏輯。故此,這兩取態並無回應取消政治特權,反而是極致運用特權之舉。

第四、五種策略是意圖否定特首選舉制度邏輯的做法。參與不參與,志不在當選,而是為了從根本上否定其選舉制度,但第四種態度從經驗上看,媒體焦點仍然落在比較泛民和建制候選人的質素和競選表現。這些策略,高舉「反特權,還平權」的議程,但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實在存疑。

至於第三種策略,其實很弔詭。一方面,它可以是一種消極的抵抗,因為這種態度僅是為阻止不受民間歡迎但仍勝算未穩的候選人當選。在今次特首選舉處境中,如果梁振英競逐連任,相信這「ABC」思維推動的思想大有市場。但另一方面,它某程度上亦是配合選舉邏輯,因為這只是在小圈選舉內進行策略投票的行為而已。可是,當選委意圖運用制度賦予的權力去阻止或變相促使某人當選時,選委不知不覺間,亦是以個人意志,用普羅市民未能分享的投票權促成選舉結果。換言之,民主派陣營如採取這進路,到底仍是在目前特首選舉制度的框架內「玩配票」,不算體制內抗爭;而且,針對不義制度和推動普選甚至民主自決的議程,必然被如何配票的新聞所蓋過。民主派以此參與特首選舉,即使能以特權「篩走」某某,也會冷落「還我平權」的問題核心。

走出選委制度邏輯 謙卑放下界別特權

如果進入體制的目的是為了反對體制,抗爭的第一步便是要從思維上走出其體制運作邏輯。目前特首選舉制度的兩大魔鬼操作,一是以界別利益為重,二是建立了1200個能夠實質決定特首誰屬的「特權圈」。故此,如要反其道而行,民主派選委既要放棄界別利益,也要完全放棄其自主運用手中一票的權力。一個可能性是,倘若再次舉辦民間全民投票,民主派陣營應在參選選委會前,明示將完全放棄實際權力和所屬界別利益,只會按民間投票結果投票,儼如變相「選舉人」制度。建制陣營參與的機會固然微乎其微,但此舉一來能突顯民主派參選選委者不以界別關懷自重,身體力行否定選委會的功能團體邏輯;二來讓支持真普選甚至自決的市民肯定民主派陣營放棄特權,將權力交還人民,推動政治平權的決心,團結民間運動;三來亦會出師有名,繼續參選選委會,盡力取得席位。上屆泛民選委的失誤,便是未有高舉放棄自身特權的立場,到投票當日,亦非全體按民間全民投票的多數意願投票。

可是,民主派陣營中不同界別人士在今次特首選舉,是否真能團結一致共同進退,抑或是同枱食飯各自修行,卻不是筆者的主觀意願能主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