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讀秦史學甚麼?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研習歷史的要義不在於像自然科學一樣尋求定律,而在於了解事件的背景甚或成因,了解底蘊、意義,史事的意義(而不是史事資料)在於提供了對照、理解今天時事的工具。所謂「鑑古知今」,大抵如此。

2016年《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第一次諮詢稿》即提出了「鑑古知今」的目標,這是現行《中國歷史科課程綱要》(1997)沒有明言的,現行的綱要,只是較間接的說明「具有基本史識及處事能力」,「通過理解史事的因果關係及相互影響,培養對事物的客觀態度及對事理的分析能力。」2016的諮詢稿則明言研習歷史,是為了能「鑑古知今」,「了解現今事物的演變及發展趨勢,明白歷史鑑古知今的意義」。

對缺乏民主認受制度的政權來說,是十分需要從史事來肯定當今政權的存在的,所謂「行之有效」、「一貫如此」,可以塑造某種政治的慣性,有助維持現狀;所謂「飲水思源」、「追本尋根」,可以建構正統,好像其來有自,不須質疑;所謂「大一統」、「國家」的概念,可以設定一種整體管治的前提,正好對應分離的主張。

於此,研讀秦王朝,便有其特別的意義。秦王朝既號稱統一,其政治措施卻是很有爭議,而且違反人文價值的,例如焚書坑儒以箝制言論,諸種建設勞役人民。1997年的《課程綱要》,更列出了相關的德育和公民教育的重點,可是,在2016的版本中,德育和公民教育的教學例子固然已經消失,而因為教節大幅縮減,可以預計,秦朝的統一和政治措施的教學勢難得到充份討論。下表比較前後1997年版和2016課程修訂諮詢稿中秦朝的教學重點。

由上可見,在現行《課程綱要》下,學生既學習秦的統一,但也學習秦的驟亡以及秦末的政治形勢,但《修訂諮詢稿》中,秦的衰亡已不及現行課程般重要。

差異更大的是焚書坑儒的研習,在現行課程中,學生是要學會尊重言論自由的(焚書坑儒作為反面的歷史教材),但在《修訂諮詢稿》裡,則變成為與眾多措施一起學習其對一統王朝的作用和影響,尊重言論自由作為一種公民或人文價值不再成為學習此段歷史的重點,對照今天中國政治中言論自由每被箝制事例,包括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卻被關押,其妻子劉霞完全未經司法程序就被長期軟禁,維權律師廣被扣捕判刑等等,收縮以及刪節秦史的研習,實在難以達到「鑑古知今」的宗旨。在這角度來看,《修訂諮詢稿》是自相矛盾的。

(評2016初中中史課程改革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