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睡前的思考練習——哲學在深夜思潮起伏時

睡前的思考練習——哲學在深夜思潮起伏時

想像一下,今天適逢週末,你約好了跟朋友到郊野公園燒烤,正當火已生好,大盆貢丸牛扒鋪滿枱面,一伙人準備大快朵頤的時候,有人提議不如邊燒邊討論一下哲學問題,大家的反應不外乎會是:

「哲咩學丫,燒啦」
「咁深嘅野唔好食飯講,唔消化」
「哲學?你同我識條鐵咩」
最搭得上題目的可能是這種:
「我燒故我在,麻煩遞支蜜糖過黎丫」

或者,在今天過於複雜的社會裏,我們慣於強調分工的重要性,既然法律問題有律師處理,健康問題有醫生解答,物理天文現象正由科學家天文學家研究,我們的責任好像就只是照顧好自己的工作,然後吃喝玩樂。既然哲學在大學裏可以獨立成科,必然有其錯綜複雜的理論與知識系統,花費時間去認識和討論哲學,不就和研究費馬最後定理的解答般既是自討苦吃,也對生活沒有實質的影響?

香港的教育制度如何磨滅了一整代人的求知慾,又或是資本主義制度怎樣製造接近無限的娛樂供應以佔據我們的所有時間,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但即便我們對所謂的專業知識已失去興趣,哲學與我們的距離事實上並沒有那麼遙遠。哲學曾經代表過整個人類的知識體系,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每一個漸趨成熟的學科逐步脫離並自成一派,而今天還被統稱為哲學的主要研究範圍還剩下四種,形而上學、邏輯、語意學、知識學,聽起上來好像深澀難懂,但單單一個形而上學其實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形而上學所關心的問題是所有事物的本質。小至一顆微塵,大至宇宙是什麼都是其感興趣的課題。但最令人著迷的題目必然是那些可能永遠沒有答案,卻又對我們影響至深的思想探索。到底愛情是什麼?家庭又是什麼?到底嫉妒是什麼?憐憫又是什麼?這些問題固然是哲學家所探討的領域,但同時也影響著你人生的每一個決定。怎樣理解家庭的存在與其本質,區分了你對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態度;而妒忌心的出現,所代表的究竟是世界的不公抑或是被動地接受了別人所訂下的準則?

而所有的問題當中我們最不應與不能迴避的,是人生到底包含著怎樣的意義。宗教多指每一個人誕生於世上都有其既定目的,演化論與科學所說的則是人類只是因一系列的環境因素而出現,而今天的個人主義則導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世界中心的想法。這些不同的意見大概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只有對其深入的提問與推敲,才是理解自己人生到底應何去何從的辦法。當深夜無人,思潮起伏之際,哲學大概是我們都應細心思考的課題。

延伸閲讀:
何不由中國古代哲學開始?——陳衛平、郭美華,中國哲學十二講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