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微塑膠成魔之路

微塑膠成魔之路

文: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

早前香港政府高官遠赴大嶼山水口執垃圾、清潔海洋垃圾,其中執到不少塑膠垃圾。塑膠在當代人類世界擔任非常重要的角色,筆者由自己身上數起,每日平均用超過十件不同的塑膠產品。隱形眼鏡、防風外衣、手錶、BPA free 塑膠水樽、運動波鞋、手提電腦、背囊、早餐麵包的膠袋、辦公室坐椅等等。

的確,塑膠在我們日常生活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不過塑膠都有好多種,其中一種鮮為人知的是「微塑膠」。它體積極細,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簡稱NOAA)定義,長度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統稱做「微塑膠」。它每日都跟你有肌膚之親,根據綠色和平「微塑膠搜查隊」發現面部及身體清潔用品、化妝品、防曬、頭髮造型產品都含有不同份量的微塑膠。微塑膠成本低,卻可以為皮膚帶來光澤。雖然不少天然材料都可以做到類似的功效,但微塑膠不會過期,但天然材料容易變質,或會增加了生產商處理產品的成本,難以大規模生產及運輸。說到底,就是錢作怪。

一次抽樣調查發現,香港4大零售商(萬寧、屈臣氏、卓悅、卡萊美)都有出售微塑膠產品,而五成產品沒有清晰產品標籤,根本無從得知是否含有微塑膠。 全面停售微塑膠並非一蹴而就的事但零售商至少應該提供清晰產品標籤,列明有關產品是否含有微塑膠 ,教育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