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讓少數族裔幼童公平起跑

讓少數族裔幼童公平起跑

攝:Alex Leung

又到了幼稚園面試的時間。家長對選校的重要和緊張眾所皆知,而這對少數族裔家長也不例外。幼稚園是少數族裔學童接觸中文及接受正規教育的第一步,家長都希望子女能與華語幼童一樣,升到主流小學,而不是就讀主要收非華語生的前「指定學校」,主要因為校內缺乏中文語境,不利中文學習。故兒童在幼稚園畢業時的中文程度亦成為家長選校的考慮因素。一但他們的中文基本能力不足,少數族裔家長所擔心的不只是子女升到小學時能否跟上中國語文科的學習進度,也包括其他以中文作為教學語言的數學、常識等科目。

一位子女正就讀K3的巴基斯坦母親Shabana認為,現時不少幼稚園的教學策略錯誤評估非華語學童的學習需要。如有些學校會因少數族裔兒童中文程度欠佳,編排他們與華裔學童到不同的班別分開教授,甚至以英文作為主要溝通的語言,以為這樣就能讓他們有效地學習。但Shabana解釋英文其實並不是少數族裔的母語,在年幼時透過身體語言及使用簡單中文與華裔同學交流,才是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法。

儘管2006年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已重視家校合作,時至今日不少少數族裔家長與幼稚園溝通時仍感困難。教育局在《2017/18學年幼稚園收生安排指引》中,首次强調幼稚園須妥善處理非華語家長和學生的入學申請,特別是他們的文化習俗。少數族裔家長樂見教育局回應他們需要,如要求幼稚園為非華語家長提供英語版本的申請表、為申請人安排傳譯及/或翻譯服務,或接納家長由懂中文的親友陪同會面等面試的安排。少數族裔家長希望這些用本地課程的「中文幼稚園」不再以只用「中文」為由,拒收他們的子女。

以配合下年度(2017-18)推行免費幼稚園教育的目標,教育局修訂了《學前教育課程指引》。當中不少的修訂重點都與少數族裔兒童有著密切的關係,包括說明語文教育的定位、加強照顧幼兒的多樣性及推動共融文化、促進家校合作等。少數族裔家長期待「中文」免費幼稚園能提供中英文版本的通告,或至少提供口頭或簡單書面翻譯,以確保有效及準確的溝通,促進家校合作。家長亦希望教育局能提供英文版的質素評核報告並上載至該局網站,讓不諳中文的家長也能了解幼稚園實踐課程指引及教學時的情況。

香港作為多元文化的社會,除了華裔、亦有著不同族裔的本地居民。少數族裔家長期望免費幼稚園能采納是次指引的修訂建議,「從小讓幼童了解彼此文化及生活習慣,培養接納和尊重別人的價值觀和態度」,讓他們真正認識不同種族的香港人。

少數族裔家長盼望2017-18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政策能為子女帶來公平的教育機會,在幼稚園面試時不會受到歧視。少數族裔家長亦冀望「為錄取八個或以上非華語學童提供額外資助」的新政策,能讓少數族裔學童在學前教育階段更有效地學習,包括令小朋友能掌握基本中文能力,以順利銜接主流小學,讓學生能真正不分種族地「一齊同學、一齊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