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回應急症室門診加價立場書

回應急症室門診加價立場書

攝:Manson Wong

醫院管理局於今日提交醫療收費檢討,有傳言急症室收費將被「開刀」,爭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聯席過去一直關注基層使用醫療之權利及機會,對政府以加價回應昨年門診爆滿的醫療趨勢,我們對此舉表示不能接受及認同,聯席就急症室加價事宜有以下立場:

1. 門診問題積壓已久,急症爆滿有蹟可尋

醫院管理局多年以來忽視門診服不足問題,人口急促上升但配套基層醫療服務無法接軌,亦刻意讓普通科門診私營市場大幅擴大,放任門診服務成為市場商品,過度市場化總會帶來代價,在公營門診名稱不足難以預約的前提下,市民會權衡自已時間與負擔能力,相不亦有不少基層因經濟因素改為使用急症士室,造成非緊急求診個案大量增加,明顯地季節轉變及流感高峰期間,狀況會更趨明顯。

2. 加價變相推私家門診,斬腳指逃避公共責任

現時醫管局建議將急症費用提升至與私家門診相若的水平$220,明顯希望用加價減少醫療使用者前往急症室,聯席認為醫管叵做法冷酷無情,並再一次將香港市民醫療權利當作市場生財工具。急症室爆滿問題之核心乃公營服務不足所造成的多種異化醫療現像,但醫管局一直將門診問題視作本身責任,直接間接表示市民濫用急症服務時,卻關係刻意回避公營責任,最多只回應一句「有需要加強基層醫療」,但事實上只看到基層療的需求正不斷市場化,而醫管局正是不斷配合這狀況發生,現時私營門診服務已佔整體七成,再一直下去相信公營服務遲早會被市場取代,無力負擔的市民健康如何保障?

3. 15年來醫療問題有增無減,十年計劃仍未有門診改善具體目標

距離之前一次急症室加價已十多年,有目共睹醫療需要問題嚴重惡化,專科輪候以年計算、預約門診非常困難、急症室輪候數十小時亦不是新鮮事,媒體不時都報導醫療服務不足,但我們見到社會醫療狀態正在倒退:病人瞓走廊、有病食成藥、急症非急症、專科鬥病情嚴重,聯席認為現在醫療問題已非常嚴重,亦不滿政府任由情況惡化仍視若無睹,過去政府施政報告指十年內會動用二千億元改善醫療,又指會增強病床改善醫院設私,但人手等軟件配套完全沒有點提起,現時醫療服務不足最主要原因仍是「人手不足」,如何留住醫科生及吸引市場醫生到公營系統應是問題解決的關鍵,但今次急症室加價反造成的結果,卻是進一步廣大私營醫療市場,同時更多的醫生會按需求選擇進入私營服務,縱使未來有足夠醫療硬件設施,亦難以滿足人手需求。

4. 長遠擴大公營門診服務,短期應設醫療津助保障基層兒童

聯席建議政府及醫管局長遠應增加人手配套及擴大社區門診服務,甚至增加開放夜診服務,亦有助增加門診名額及減輕急症室負擔,長遠調整公私營普通科門診失衡狀況。聯席強調,急症室加價無助減少使用人流,尤其長假期前後的日子,只會造帶來市民更強的不滿。

在未能完善公營及私營醫療體制前,聯席建議局方或關愛基金可參考長者醫療券的做法,向低收入家庭兒童派發醫療津助。透過向全港所有貼近貧窮線(收入中位數六成或以下)家庭派發每人每年$2,000的「基層兒童醫療券」,讓貧窮家庭兒童不會因經濟因素影響同樣獲得治療疾病的基本權利。亦可在現行「公私營門診協作計劃」中加入基層名額,讓基層市民在經濟可負責水平下獲取醫療門診服務。另外,政府應及早推廣疾病預防的社區教育工作,讓基層市民意識到預防患病的可行性及重要性,從而減低發病機會,無疑更有助減少醫療服務使用及降低未來醫療成本與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