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基線假設欠奉 發展願景淪為假大空

基線假設欠奉 發展願景淪為假大空

圖二:香港實施第一階段減排措施後的路邊空氣質素預測(資料來源:《檢討本港空氣質素指標及制定長遠空氣質素管理策略─可行性研究》)

文:龍子維(影子長策會成員、健康空氣行動社區關係經理)

與友人閒談對《2030+》的印象,就是「先發展、再綠化」:既沒有嘗試提出改革規劃標準,引入生態保護規定及生態友善農業面積,亦不見有太多生態評估的基線資料。最確切與人的生活質素相關的,就是把未來人均休憩用地供應目標,由現時每人不少於2平方米,增加至每人不少於2.5平方米。眼見洪水橋新發展區的概念圖,有一個倘大的市區公園,嘗試結合綠色城市的概念,但未免讓人聯想起天水圍的濕地公園,先破壞郊野然後再補償公園的發展邏輯。

一個較為完善的規劃大綱,最核心的自然是有關諸如人口、房屋、土地、交通、環境、生態等基線假設,與發展大綱之間的關係。例如,要推斷是否需要建設東大嶼與新界北兩個「策略增長區」,除了解有關人口、房屋及土地需求的估算是否合理以外,亦必須要有其他基線的資料,相關的交通流量評估,以及對環境、例如是空氣質素的影響評估,以充份理解有關發展對環境的影響。不過,當細閱有關策略性環評的初步研究文件,單單是看空氣質素評估,都已經粗疏得讓人驚訝。

文件嘗試標示到了2020年,香港路邊空氣污染水平仍然高於香港空氣質素指標的地區,當中包括青衣、葵涌、西九龍及港島西區。似乎到了2020年,香港的路邊空氣質素應該可以得到控制。不過,圖片之下原來有一項用細字寫的註,寫明「此圖標示空氣質素的概括背景,並未包括本地的排放影響,尤其是沿繁忙道路網絡的地區」(見圖一)。

亦即是說,原來有關的空氣污染評估,是不包括馬路汽車排放的廢氣,而正正兩個「策略增長區」所製造的,就是因車輛增加而引致的空氣污染。這樣的環境評估得出的結果,自然是有關發展不會增加空氣污染!

更加值得留意的,是東大嶼都會、包括交椅洲的填海連接,基本上就是位處於2020年香港路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假如那些填海而來的土地是用於興建住宅,居民難免要日日吸廢氣。

真正的空氣質素影響評估應該如何做?其實2006年環保署委托顧問做的《檢討本港空氣質素指標及制定長遠空氣質素管理策略─可行性研究》,不單研究三十六項包括步行、低排放區、綠化屋頂、能源排放比例等措施的成本效益,還有珠三角總體地區的高排放及低排放場景預測,圖二綠黃橙紅的格仔圖片,其實就是代表第一階段減排措施實行後,預測對香港路邊空氣質素的影響。香港未來的空氣污染挑戰,將會集中在香港的西部區域,包括要興建三跑的機場、荃葵青、深水埗、以至是中上環、堅尼地城等會連接東大嶼都會的地區。以手頭上已有的資料,無論如何都難以作出《2030+》不會令香港空氣污染惡化的結論。

15239236_10154610349600449_157803216_n
圖一:香港路邊空氣質素預測(資料來源:《2030+:環境保護及自然保育的可持續發展》)

《2030+》作為一份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其對生態、空氣與水質等影響深遠,繼2013年的《香港空氣清新藍圖》後,環境局已經成立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工作小組,負責檢討現時到2020年香港空氣質素是否能夠達標,並評估在2020年之後,當香港既有的減排措施逐一落實之際,在陸上、海上交通、能源發電等方面,研究有何措施可以進一步改善香港空氣質素。筆者在工作小組的會議中,從未聽聞相關官員會把《2030+》放入議程討論,這是否意味著2020年之後,空氣質素就不再在長遠規劃的視野之內?

城市規劃與街道設計,絕對會影響由車輛排放出來的廢氣,是否會在人口密集的地區積聚,影響居民健康。去年香港因空氣污染而提前死市的人數高達2196人,直接的經濟損失高達274億。《2030+》提倡的「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策略」,除強調鐵路的重要性外,更需要其他推廣步行及單車出行的具體措施,計算有關措施的成本效益,以落實真正可持續的集約型城市形態。

例如,我們便提議在社區設計引入「長者友善社區」的概念,由長者的視覺出發,改變現時以車為本的城市規劃思維,建立以行人為本的社區。在長者人口比例較高的區域、社區或屋邨,更可引入如紐約市般的「長者安全街道計劃」,並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訂立相應措施或社區設計,例如增設交通燈過路秒數時間的顯示、縮減行車道的數目、於社區道路增設行人平台等以減低車速,鼓勵長者多在社區內步行,並便利輪椅使用者。

自訂立「長者安全街道計劃」後,紐約市各焦點區域的行人傷亡率減低39-68%,街道可步行性亦提升5%,配合社區街道「車速30」的概念,便可減少6.5%的汽車行駛里數,從而減少5.6%的氮氧化物和5.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實在值得香港效法。

螢幕快照 2016-11-28 上午11.53.22
圖三:長者友善社區設計─社區道路增設行人平台以減低車速,鼓勵長者多在社區內步行,便利輪椅使用者(資料來源:網上圖片)

另外,在港島北地區設立行人與單車共享的海濱空間,配合中區的行人專區及低排放區,將可改變市區車輛主導的城市設計形態。在今年九月舉辦的「非常()德」活動,把德輔道中轉化成臨時的行人電車專區,不但改善德輔道中的空氣質素,PM2.5平均濃度比干諾道中及皇后大道中低約40%,人流更比沒有活動的星期日大幅上升92.19%,沿街42間商舖亦表示生意額有所增加。香港核心商業區是否可以出現另一個紐約時代廣場,就看《2030+》能否開放討論規劃的基線假設,把健康宜居的集約城市願景具體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