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當共鳴變成回音

當共鳴變成回音

不知從何時起,Facebook上的抽水潮漸漸淡去。取而代之,是一連串的共鳴post。常見的包括「身邊總有一個xxxx的朋友」、「細個一定做過既xx樣野」、「xx%網民表示...」、普通朋友vs真正朋友系列、打工仔辛酸系列、阿媽溫情系列等等。這些共鳴post的共通點,就是要點出一些不會有人反對,但又較少人留意的生活細節。這些post唔須要講出咩大道理,但就能夠令人感覺親切,勾起網民共鳴,並藉此賺like賺曝光。

共鳴post自互聯網出現以來一直存在,但近期的犯濫程度,實在開始令人感到煩厭。人類作為群居動物,渴望在他人身上找到共鳴原是天性。而香港人生活勞碌,放工後只想攤係道碌下Facebook笑下亦屬人之常情。但共鳴post其實是社交網絡回音壁(echo chamber)的另一體現,都是透過網絡聚集一班想法類同的人,互相給予you are not alone的感覺。問題是,為何我們總是如此孤獨,必須上網尋找慰藉?當天下事都已觸手可及,我們上網又是否只能在這些瑣事上尋找慰藉?

互聯網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將一些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接觸到的資訊帶到你眼前。傾下閒計、感情訴苦,身邊人大可勝任。但在網上世界,我們卻應該盡量拓闊自己的視野,而非單單追求認同。偶爾睇下共鳴post輕鬆下當然無問題,但如果你的Facebook只剩下這些輕輕鬆鬆得得意意的資訊,就未免過於單一,浪費了互聯網這等大好科技。

相比起時事、政見上的回音壁,生活上的共鳴post自然無傷大雅,但兩者背後的原理其實一樣。長期浸淫於這些共同思想,只會令人更相信自己能夠代表大多數人。由「好多人都覺得真正朋友係會點點點」到「好多人都支持/反對政府乜乜乜」,距離可能比我們想像中小。

如果你希望達到更高層次的思想,就不能只聚焦於有多少人同意你的想法,而是要主動追尋你不知道的知識,主動接觸你不理解的想法。社會要學懂求同存異,必先由每一個人自身開始。英文中的「共鳴」和「回音」原可用同一個字去表達(echo)。沒有圍牆,何來回音;既有圍牆,知識又焉能增長。從根本上跳出思想的comfort zone,方為追求真理的正道。
 
讚好作者Facebook專頁

(圖片來源:雲山‧霧雨‧夕陽海@痞客邦 PI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