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來都無「真相政治」 何來「後真相政治」?

從來都無「真相政治」 何來「後真相政治」?

攝:Alex Leung

近期興講「後真相政治」(post-factual politics,或曰post-truth politics,但「truth」這個字太沉重,還是用「factual」算了),大概的定義是大家只看立場,易受情緒煽動,先有立場後有意見,拒絕求真。該詞在英國脫歐及美國大選裏用得最多,反映大眾愈來愈民粹。

連曾鈺成都講「後真相政治」,但我不同意,因為「後真相」的意思是我們曾經有真相,但遠去日久;相反,我認為現在公民社會充權,科技拉近發言權力,我們更接近真相。

以前資訊傳遞由政府及大眾媒體主宰,縱使媒體有不同陣營,但所接觸的資訊都是經編輯的、刪改的、綜合的、粉飾的、導向的,這個問題透過「比報」(註)也不能解決。當權力只集中在某幾個媒體大老身上,記者又因為受着特定流派教導而傾向某種立場和手法,政府壟斷專業知識及資訊的流通,實在不見得市民接近「真相」。

我觀察到的現况是公民社會充權,大家愈來愈活躍於公共事務,專業及業餘人士熱心在公餘時間查找真相。君不見「橫州報告」一出就有一批議題關注者去研讀報告、英國解密文件一出有人跑去英國影印文件、全民退保有學者拆解政府的數字、機場三跑專家談空域、土地問題民間團體用Google地圖勾畫棕地地圖並實地考察、南區置富附近政府企圖改劃綠化地有人研究當地生態價值、圍標問題嚴重於是居民揭發和反對,甚至年代較久遠的「高鐵錦上路方案」等等,都是公民社會對抗政府壟斷專業和資訊的行為。

政府隱瞞真相 是「前真相政治」

雖然這些人也許你都可以話已有立場,但實在不可以說他們拒絕求真。無論當中的判斷對錯,政府都要出來面對及回應,不能搪塞過去。如果硬要說現在市民拒絕求真,那政府以前及現在是隱瞞真相或只透露部分真相,不是「真相政治」,而是「前真相政治」(pre-factual politics),堅信以前是「真相政治」其實也是所謂「後真相政治」的一種。

現在有了社交媒體,人與人之間愈來愈小圈子,「like」得愈多的立場愈會出現在自己的熒幕上,令自己較少接收其他資訊和立場。但正正因為有了網上媒體,以上公民社會的發現和研究才能公諸於世,與政府的主導話語抗衡。1980年代的香港人根據劉兆佳的研究是「政治冷感」,無咩所謂、無咩立場,你可以認為那段民智未開的時代較好,但市民只是昧於真相,而不是近於真相。1990年代開始有立法會直選,難道投票給民主派及親共派的又不是立場行先?有人認真看政綱?當時的民智及對真相的追求真的有比現在高嗎?

現在言論空間(除了港獨)是開放的,要不要尋找真相是你的事;對於很多接收者來說,真相往往是「one click away」,以前卻是個只能看報紙未必有真相的年代。以前有人跟「雷曼苦主」說「我幫你」,轉個頭入去投票反對調查,這些人現在都無所遁形;以前政府、政客和傳媒呃你十年八年,現在都「無呢支歌仔唱」。我不會說現在比以前好,但至少沒有比以前差。

真相的代價 從來昂貴

網上充斥很多假資訊,由ICQ、MSN年代那些寄來「咒你死」的連鎖信息開始,到現在杜撰各種假故事的「內容農場」,以及網上討論區的打手,甚至那些自詡專業的記者很多都為了「呃like」向「後真相政治」靠攏。要過渡到「真相政治」,是要大家都更加小心傳遞資訊,常常互相警惕、抱有懷疑,要求政府公開文件檔案數據,開放資訊讓人查閱,及捐款給求真的獨立媒體。現在每個人都是新聞工作者,都應開放自己接受不同陣營的資訊,在互相查察的環境下走向「真相政治」。有人說人人都要查察,成本很高,那是當然的,真相的代價從來昂貴。

註:讀幾份報紙比較報道

原文刊在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