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2016年九大電影(文︰庸生)

2016年九大電影(文︰庸生)

文︰庸生
原文刊於︰https://www.facebook.com/hkfilmcritic/

9.《復仇勇者The Revenant》 –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美國/墨西哥)

這作品固然是已被廣泛認定為電影史上其中一位最重要的攝影師Emmanuel Lubezki的個人表演,這位墨西哥藝術家於整部影片拒絕打燈,利用自然光拍攝大自然的畫面,除了能讓觀眾透過大銀幕欣賞大自然的美,更重要的是加強導演於作品所帶出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的訊息。

8.《悲兮魔獸》 – 趙亮(中國)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導演趙亮拿著攝影機親赴中國礦場進行紀錄。不需依賴文字和言詞,單憑電影語言︰震撼聽覺的音效和震懾眼球的影像,讓觀眾感受到工人每天有如煉獄般的工作環境。藝術家活用攝影機作出對人文的關懷。

7.《嫲煩家族》 – 山田洋次(日本)

山田洋次於這部作品所展示的幽默感,對於各年齡層和社會階級的日本人的內心世界的觀察力,及批判日本人的虛偽的尖銳程度,證明他的文本處理能力的確是寶刀未老。重點的家庭室內戲,亦能看出其場面調度和分鏡的功架,對於85歲高齡的導演來說,實在相當值得佩服。

6.《樹大招風》 – 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香港)

絕對是銀河影像近年的代表作!三位新晉導演各自分別拍攝三大賊王季炳雄、葉繼歡和張子強各自尋覓生存空間的故事。在銀河監制杜琪峯和游乃海,及剪接師David Richardson和梁展綸的配合下,巧妙地與劇情呼應,將三部獨立的短片完美地串連,編織成一部英雄落幕的哀歌,講述的是面對九七回歸在即的英雄們因各種原因由風光走向絕路,同時喻意了九七前呼風喚雨的香港電影人何以今天落得如此潦倒。

5.《時代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 – Danny Boyle(美國/英國)

這絕對是當代荷里活鬼才編劇Aaron Sorkin又一妙作,只描述蘋果教主Steve Jobs人生最重要的三場發佈會便能描寫這具爭議性的天才的個性、價值觀、家庭和事業發展。厲害的還有導演Danny Boyle,這位公認為才華橫溢的英國導演,收起其奪目的鏡頭運動和分鏡,將主導權交給Aaron Sorkin,鏡頭只為配合文本而存在,鏡頭和燈光配合文本的氣氛,成功加強這偉大文本的張力,反見他收放自如,收歛反顯功力深厚,這是《復仇勇者》所不能比擬的。

4.《真‧哥斯拉》 – 庵野秀明(日本)

拍攝《新世紀福音戰士》系列而為人稱道的動畫大師庵野秀明,為日本傳統的重點特攝電影系列「哥斯拉」創作出一部與別不同的作品。庵野使用日本及荷里活老電影的配樂,甚至其代表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音樂;利用密集的分鏡、快速的剪接、各角度的人物特寫;精準、功能性的對白,配合密集的黑色幽默等,創造出其獨有的哥斯拉電影的節奏。庵野亦為哥斯拉一角重新定義,將其去人性化,強調牠純粹象徵一場天然災難,將焦點投放到面對危機的日本政客身上,巧妙地借助哥斯拉講日本政治和日本將來的出路!庵野亦憑此作證明自己的導演觸覺!

3.《七月與安生》 – 曾國祥(中國/香港)

2016年其中一部最真摰動人之作!故事情節並非新穎,重點在於導演曾國祥準確地掌握故事節奏,鏡頭、分鏡和剪接成熟地配合故事氣氛,不溫不火。兩位女主角的對話和感情變化寫得精彩,加上導演完美了解角色的情緒和演員的個性,因而大膽地接受周冬雨某些表面看來並不配合當時角色情緒的「本色演出」,成就了本年度最佳的演出!曾國祥亦證明自己是香港值得期待的新世代導演。

2.《下女誘罪》 – 朴贊旭(南韓)

這當然不是鬼才導演朴贊旭的最佳作品,但絕對是其中一部最值得研究的作品。一絲不苟的美術設計和服飾等是朴導電影的指定動作,多場精準到位的情慾戲亦再次證明朴導是當今世上最能掌握觀眾情緒的導演。這部公整的電影,引發連串被指「消費女性肉體」的爭議,批評除了指朴導以滿足男性性慾的視點拍攝女女情慾戲外,更指電影描寫中「女性得到解放」的劇情屬偽善之所為。事實上,細看電影的細節,這部電影正是描述「男性如何消費女性肉體」,而影片結尾亦暗示整部電影是一幅春宮畫,將「電影與現實扣連」,暗示「女性在虛構的電影情節中得到解放,卻依然在大銀幕上被男性的眼球所剝削。」(詳看此)

鬼才朴贊旭巧妙地以自己的電影作品,暗示自己不良的電影觀及不道德的創作意圖,實在不得不佩服他改篇原著的靈活和對電影語言的善用。

1.《怒》 – 李相日(日本)

李相日導演巧妙地利用電影與觀眾進行一場「電影實驗」!

電影的開首揭示一單兇殺案,殺人犯依然在逃......影片正式開始,「實驗」亦告開始!李導首先向觀眾呈現三個毫無關連的故事,每個故事中主角們均遇上一名來歷不明的角色,而主角們因這些身份不明的人的言語、行為和經歷等而選擇是否信任他們,不信任之時更會將他們與在逃的殺人犯扣連。同樣地,大銀幕前的觀眾亦會對眼前三位身份不明角色有不一的信任程度,亦會各自認定其中一人是兇手。最後「實驗結果」公佈,李導告知電影中的主角和電影外的觀眾,不獲得大家信任的所謂「疑犯」,他們全是無緣無固地被大家與殺人犯扣連。他們之所以不獲大家信任,全因為大家對某些身份的偏見、對自己的過份保護、甚至是對自己的不信任等原因。主角們和觀眾同樣深切地感受到人與人間信任的薄弱,因失去信任而錯失了愛,比起因被信任的人出賣更痛。

眾演員的演技亦相當值得留意,多位演員交出從影生涯之中最佳的演出!

李導可說是完美了解觀眾的思緒和心理,才出的這場「電影實驗」亦相當成功,而且喻意深遠,讓觀眾抽心,那種痛更不會隨電影完結而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