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社區網絡,衞星組織是也!

香港社區網絡,衞星組織是也!

社福界出現了一些「新晉」機構,當中,有一間看來是名不經傳,甚至沒有太多的服務經驗,但來頭卻不能小看。新機構的成立固然是需要時間去累積服務經驗,憑藉服務的經驗去改進,從而贏取服務使用者的口碑;可是,隨著政府近年在公共政策上喜歡「亂搬龍門」,正好為這些「新晉」社福機構提供拓展的機遇。

新家園是行星

新家園協會成立於2010年6月,憑藉多位中港富豪及全國政協的支持,幾年間在全港都有不同的服務點,根據他們的網頁顯示,目前的服務包括電腦捐贈、交流團、助學金、緊急援助基金,甚至連意外醫療保險及超市購物服務都可提供。短短6年間,能夠提供這麼多的服務及在中港合共開設十多個服務點,要取得如此成績,想必需要龐大的財政支持。

如新家園是行星,香港社區網絡便是衞星

但是,我們今次的焦點,並不是新家園,而是香港社區網絡。我們發現,新家園和香港社區網絡,部分董事及顧問委員會成員是相同的。

香港社區網絡(前身是健英社)成立於2010年,並於2012年投入服務。香港社區網絡改了名字,去除了土味,再下一城,以一個只有3個月服務經驗的條件去競投葵青區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的服務合約。結果,它成功擊敗當區服務多年並獲得不少服務使用者讚賞的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無獨有偶,新家園的永遠榮譽會長李家傑先生同時也是香港社區網絡的贊助人。李先生的善心實在值得欣賞,或許他也可以考慮贊助更多有經驗及口碑的社福機構,可能比開辦一個新機構更具成本效益;此外,新家園的顧問委員余秀珠,同時也是香港社區網絡的董事,余女士在剛過去的選委會選舉及去年的社工註冊局委員選舉都積極參與;當然,不少得的是新家園顧問委員會主席,同時也是香港社區網絡董事會會長的梁祖彬教授。

建立衞星組織的四大可能原因

從以上兩間機構幕後的相同人物,我們可推測,香港社區網絡是新家園的衞星組織。說衞星也好,姊妹或子母關係也好,總之就是關係密切。但為何要成立衞星組織呢?

可能一:機構策略性一分為二,集中發展專項服務,例如新家園日後專門為新來港人士提供服務,香港社區網絡就是少數族裔人士。這是一個最正面的可能性假設。

可能二:香港社區網絡服務總監范國輝先生,自2003年起,每次區議會選舉都代表民建聯及工聯會出戰長沙灣麗閣選區,但從未當選;2011年,范便轉投香港社區網絡。有人說,香港社區網絡之所以成立,是為了范可以轉移陣地,指望可以在葵青區贏取議席。這個可能性應該不大,沒太可能為了成全一個人當區議員,而大費周章去成立一個新機構。

可能三:多一個分身,有助短時間奪得更多資源,而令人不覺由單一機構獨攬!事實也是,2013年新家園投得油尖旺和深水埗少數族裔支援服務中心,2014年就由香港社區網絡投得葵青區的服務中心。假若葵青區再由新家園奪得,就太礙眼了!

可能四:畢竟,新家園的名字與內地的關係太強烈,成立另一個衞星機構,有助一洗親中味道,容易建立中立機構的形象,進一步嘗試開辦一些傳統性的社會服務,如家庭服務中心、青少年綜合服務隊等。

總結

香港社區網絡與新家園的關係,看來不用多作說明了;但前者之所以成立,是社福目的居多,政治目的居多,還是策略目的居多?請公眾自行判斷,並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