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唐滌生的粵劇語言 — 以《帝女花》為例

唐滌生的粵劇語言 — 以《帝女花》為例

撮要

本文志在以帝女花為例,並論證唐滌生之粵劇語言文白粵交融,鏗鏘對偶,四六成文,繼承古漢語法、語彙、套語、章法、典故,兼且會通凝煉白話,可作現代通用唐文典範,有助香港本土文學成為華夏文化之大宗。如長平在上表中口古:「長平重焉敢再逆皇上諭旨呢,難得你答允我...... 箇處雖是花無並蒂,但係樹有含樟」。其中焉敢乃文言,「重」、「箇處」、「但係」屬粵文,「難得你答允我」是白話,花無並蒂與樹有含樟四六對仗。另如長平修予清帝之表章以連環短句、層層遞進,傳承古文章法,論說有商有量。總之,唐滌生奠定香港粵語文學基礎,正如莎翁奠定英國語文文學根基。

一 ‧ 引子

唐滌生先生一九一九年生,一九五九年卒,素有「粵劇莎士比亞」[i]之稱,張五常教授認為唐滌生應得諾貝爾文學獎[ii],李歐梵教授認為其粵劇作品《帝女花》可與威爾第歌劇《阿依達》相提並論[iii]。本文志在以《帝女花》為例[iv],並論證唐滌生以精妙文學形式傳承正統古漢語法、單音節詞、語彙、套語、章法、歷朝典故,文白粵交融,上接中華經典,橫通白話文學,有助香港文學成為華夏文化之大宗[v],抵銷「北方胡語」、「共產中文」[vi]之消極影響。

二 ‧ 粵語同通用唐文

自秦始皇遣兵卒五十萬進駐嶺南起,歷代都有漢人從中原移居嶺南,幾千年來關山阻隔,南方邊埵之地反得保存華夏文化,此之所謂禮失求諸野也[vii]。而由於英國治港一百五十年,香港城邦全勢保留了粵語中的古漢語音、語法、語彙、單音節詞、套語等等[viii],有類德國民俗學所謂文化孤島(德文 Kulturinsel)[ix]。

北方口語普通話僅有幾百年歷史,且先後遭蒙古語、滿洲話殖民。而共產中文基於北京土語,兼受俄中譯文體感染,故冗長而累贅,粗野而無文。粵語流傳數千載,遠較普通話接近文話雅辭。

優雅大方的現代唐文,實為淺白文言,兼融精煉白話、精警粵文及適量西洋句法,而「脫去北京或南京白話之土語」[x]。掌握了古文節奏韻律、章法氣度,寫現代唐文就能得心應手,順暢如流。優秀粵劇為百煉粵語,耳濡目染必定有助寫簡潔有力的唐文。

值得學習的古文以至粵劇章法包括四六成句、對偶鏗鏘,短句連環相接,意義層層遞進。韻文的四字、五言與六字,是中文的核心句法,對仗與押韻,則是中文獨有之文意與聲律。掌握了核心句法,文章感應及聲律規則,說法及撰文就有本可依。散文鋪排事實,韻文遞進情理。在散文嵌入韻文,配合聲律,文章就有章法可循。[xi]粵劇的唱詞就係韻文,口古即近散文。

文章修訂方面,務求「語義實在,要言不煩」。其次,「行文宜多用成語套句,做到章句典雅,又不艱澀,類似英文的cultivated and idiomatic(有修養,成文章)但不pedantic(學究氣)。」[xii]

香港廣東話係華夏正宗雅言最後一站,先秦古漢語文生猛化石,學好古文,浸淫粵劇,可對治俚俗不文的「北方蠻語」,惡性歐化的「共產中文」。

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提出以普通話取締廣東話[xiii],二零零八年以來,香港政府以港元二億二千萬,利誘中小學以普通話代替粵語教授中文,委實係文化自滅行動,為存中華道統,為往聖繼絕學,港人必須捍衛粵語,提倡粵劇。

以下分析《帝女花》[xiv]如何傳承粵語中的語法、單音節詞、語彙、套語、章法、歷朝典故,而達至文白粵交融的境界。

三 ‧ 語法

粵語是保存先秦語法最多的華夏語言,譬如比較句的形容詞置于比較虛詞之前。例如,第二場香刼中周世顯以小曲撲仙令對長平公主啾咽唱道:「你相顧斷柔腸,痛別離淚滴衫,慘過玉環,方信別離難。」其中「慘過玉環」乃粵曲,係口語,但同時亦屬古雅中文;所謂「現代漢語」卻要寫成「比玉環還要悲慘」。又例如第五場上表中,世顯對公主口古:「你快尐修下表章,等我代遞上朝,若果能成大事,就重返舊巢,倘若難成大事,我當以頸血濺宮曹。」「重返舊巢」,言文一致,無須改動,渾然天成;北方話「我再次回去老巢去」,要變回古文,迂迴曲折了。再如上表中,長平痛苦滾花下句:「弟郎你…去杭州會福王」,「現代漢語」卻要寫成「你到杭州去和福王會合」。

四 ‧ 單音節詞

由於粵語語音豐富,聲母十九個,韻母五十三個,九聲六調。比起粵語,普通話聲母之數相若(二十二個),但韻母僅得三十九個,聲調僅得四個,是故粵語辨義能力大,口語可用單音節詞,不必複音,文書也隨之簡潔。北方話講的眼睛、杯子、馬兒、石頭、房子,粵語只說眼、杯、馬、石、屋,一如古文[xv]。

例如,第三場乞屍中,周鍾大驚搶血書讀介口古﹕「張千,你快尐入去命幾個心腹家丁將公主其屍骸裹以綾羅,以大石墜沉海底去吧。」其中「命」與「大石」換成北語,就必以「命令」及「一塊大石頭」出之矣。又如庵遇中,世顯唱道:「駡聲觀音昏憒,你有千眼都毋[xvi]靈」;共產中文要寫成「你有千雙眼睛也不管用」了。

五 ‧ 詞彙

《帝女花》繼承廣東口語中的漢唐文言,堅持寫「今日」[xvii]、「頸血」[xviii]、「食銀芽」[xix]、「飲砒霜」[xx]、「等我偷聽一下」[xxi]、「一生聰明」[xxii]、「尚未有賊兵蹤跡」[xxiii],古意溢然,香港學生卻被普通話教中文的老師逼迫,要改寫北方土語──「今天」、「脖子」、「吃飯」、「喝甜湯」、「讓我來偷聽一下」、「一輩子聰明」、「列車還未開出」。又如第六場,上表清帝奸悲ロ古:「孤皇惟有准公主所奏,渠縱使要取天邊月,為皇都替她摘下來」。「縱使」是望文生義的漢字文言,漢末三國已入文,「唐宋的韓愈、杜甫再世,都睼得明;〔哪怕〕卻是狗屁不通的胡語土談,莫講係宋朝的蘇東坡,就是明朝的王陽明也看不懂的」[xxiv]。

六 ‧ 套語

帝女花保留了不少的廣東套語,源自宋元白話。往日,這些是通行口語,俗人聽粵曲多了,亦識得講「實不相瞞」、「不知者不罪」之類,今日由於學子與傳統粵曲脫節,先始覺得係古老雅言[xxv]。例如﹕第二場香刼中,周鍾喊著口古:「公主,老臣實不敢相瞞,闖賊就來殺入乾清殿叻」。又如第三場庵遇中,秦道姑合口白:「我刻薄公主,我要在觀音面前請罪,請恕我不知之罪。」

七 ‧ 章法

《帝女花》傳承古文章法,四六成文、鏗鏘對仗、連環短句、層層遞進。

七‧一‧四六成句、對偶鏗鏘

例如第一樹盟中,世顯絕不相讓介口古:「公主,言語發自心聲,辭令寄於學問。我雖無經天緯地之才,卻有憐香惜玉意,可惜人不以真誠待我,我又何必以誠信相投呢?」其中虛實相間,前後對稱。比如言語對辭令、心聲對學問;雖無對卻有,經天緯地對憐香惜玉;一、三、六句末寫作平聲,而二、四、五句末字作仄聲,音韻和諧,心性平正。

七‧二‧連環短句,層層遞進

試看第六場上表中,長平公主寫畀清帝的表章:

臣不可佔君先,父不能居女後,此乃倫理綱常。即念帝女花,何不念先帝遺骸,尚寄在茶庵,未入皇陵葬。帝女縱堪憐,太子是前朝骨肉,問清帝何以重女薄兒郎。我欲受皇恩,哭君父流浪泉台,憎見舊宮庭,掛上鴛鴦榜。 我欲謝隆情,痛骨肉仍歸臣虜,羞牽鸞鳳帶,怕對合歡床。(催快)新帝慈悲人間罕,劈開金鎖放弟郎。 佢話先安泉台父,後釋在囚人,然後百拜入朝,共舉齊眉案。

華夏論述,喜「層層遞進,因果循環,不是盤踞一大句,而是分佈幾個短句之上,而各句意思遞進,令情理舒張,有商有量」。此乃唐人說話策略,亦是造句方法[xxvi]。上述表章可用符號說明﹕乙代表可憐帝女;甲代表君父弟郎(「崇禎未葬,太子在囚」);丙代表降清圓婚。全篇結構茲如下:

乙缺甲,

乙缺甲,

乙缺甲,

乙缺甲等於負丙,

乙缺甲等於負丙,

乙加甲等於正丙。

這篇表章換作共產中文,加上北方土語、邏輯虛詞、和共產八股,以洋化前飾句代替優雅中文後飾句,結果大抵如下。

尊敬的皇帝先生:

由於社會道德規範指作為臣子,女兒不可能走在作為國王的父親的前頭,所以高度關注崇禎的女兒的尊敬的皇帝先生,您為啥不積極考慮為遺體還置放在茶庵裡面的前朝皇帝舉行遺體告別式,並且把他給埋葬了呢?除了這個以外,我強烈呼籲皇帝先生您在親切關懷和熱心過問公主,也就是我,的同時,不要忽略了作為前朝皇帝的親生兒子的太子。

雖然我極度感激和想得到皇帝您的親切的關懷和照顧,但是因為我那可憐的父親沒有能夠一路好走,並且我的弟弟還被關在監獄裡頭,所以在我的家父被殮葬和我的弟弟被釋放之前,我高度抗拒進駐以前的宮廷,和和我的未婚愛人進行結婚儀式。

可如果上面我所說的兩個訴求能夠被滿足,一步到位的話,那麼我便只能選擇被收編作為新中國的一分子,和我的愛人一塊兒發揮主觀能動性,緊密地團結在國家領導人和中央政府的周圍。

八 ‧ 章句典雅,然不造作

帝女花用典秀麗[xxvii]而不晦澀,華茂而不堆砌,旨在推進劇情多於弦耀學問。

例如第一場樹盟中,長平公主初見周世顯,驚其才貌,唱道﹕「侍臣遞過紫金甌,翠盤香冷霓裳奏,借一杯瓊漿玉液,謝適才語出浮輕。」金甌紫金盤,出自干寶搜神記卷四:「婦以金甌、麝香囊,與婿別,涕泣而分。」後來變成江山完整之意,一般與缺破連用,例如唐朝司空圖、南北史感遇詩:「兵圍梁殿金甌破,火發陳宮玉樹摧。」又如秋瑾的鷓鴣天:「金甌已缺終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曲中的侍臣遞過紫金甌卻是酒杯的意思,此處以金甌暗喻國破家亡。雲裳典出楚辭矢兮射天狼,以雲霧比喻仙女衣裳,後來傳說唐玄宗為楊貴妃作霓裳羽衣曲。此處的霓裳不單指悅耳歌曲,而且暗示社稷會如盛唐般毀于胡人之手。

另一例,周世顯臨上表見清帝前,滾花下句:「藺相如能保連城璧,周駙馬能保帝花香。拼教頸血濺龍庭,衝冠壯志凌霄漢。」龍庭典出文選班固封燕然山銘:「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張銑注: 「龍庭,單于祭天所也」。龍庭暗中諷刺清朝為匈奴蠻夷,藺相如連城璧及頸血典出史記藺相如傳:「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皇。相如固持璧卻立,依柱怒髮衝冠」;衝冠又見岳飛詞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宵漢典出後漢書,仲長統傳:「如是則可以凌霄漢,出宇宙之外矣」。也喻朝廷,如杜牧詩書懷寄中朝往還:「霄漢幾多同學伴,可憐頭角盡卿才」。所以此處用典旨在凸顯與敵方政權談判時,不惜玉石俱焚之勇武氣概。

九 ‧ 文白粵交融

唐滌生的帝女花有機揉合文言、白話同粵語,望文而生義,不單外省人能解,後世人亦能解,誠通用中文之典範也。例如樹盟中周鍾笑介口古:「老臣雖不是猜詩的老杜家,但亦不致曲解詩中意,請公主你快些吟詠,老臣自必洗耳聽鶯喉。」其中「不是猜詩的」及「快些」是白話文,「亦不致」、「洗耳聽鶯喉」係粵語,亦屬文言。又如上表中長平口古:「長平重焉敢再逆皇上諭旨呢?難得你答允我……箇處雖是花無並蒂,但係樹有含楴。」其中「焉敢」、「花無並蒂」、「樹有含楴」乃文言(焉敢讀作「邊敢」,即成粵文);「箇處」、「但係」、「重(讀仲)」係粵文;「雖是」、「難得你」既是白話文,亦是粵文。

十 ‧ 結論

唐滌生帝女花以藝術手法,繼承粵語中的古雅成分,言簡而意賅,望文而生義,包括語法、單音節詞、語彙、套語、章法、典故等方面,達至文白粵交融之境界。語法方面,例如作「慘過玉環」而不作「比玉環還要慘」。單音節方面,由於粵語語素豐富,不使複音即能辨義。例如「你有千眼都毋靈」,望文生義,毋需畫蛇添足而作「哪怕你有千雙眼睛也不管用」。語彙方面,古意溢然,例如堅持寫「今日」、「一生聰明」、「縱使」,而不作北方土語──「今天」、「一輩子」、「哪怕」。套語方面,保留宋元白話,如「實不相瞞」、「不知者不罪」。章法方面,四六成句,對仗工整,虛實相間,聲韻和諧,例如世顯對公主口古:「我雖無經天緯地之才,卻有憐香惜玉意。」再者,論說以連環短句,層層遞進,令情理舒張,有商有量,例如長平公主寫予清帝之表章。用典方面,秀麗而不晦澀,華荗而不堆砌,著著關乎全局,推進劇情。例如世顯臨上殿遞長平表章前滾花下句:「藺相如能保連城壁……拼教頸血濺龍庭……」,其中所有典故均表現與敵同死的勇武決心,英烈千秋的悲壯情懷。文白粵方面,交融而不交雜,例如周鍾對公主口古:「老臣雖不是猜詩的老杜家,但亦不致曲解詩中意……」

換言之,唐滌生作品示範如何揉合文言、白話、粵語,而成雅順簡明的通用中文,以及如何創作有本土特色,接古而通今的香港文學,抵抗粗野無文的北方蠻語,延續命懸一線的華夏文明。唐滌生奠定香港語文文學的基礎,就好似莎士比亞奠定英文基礎,阿歷詩.姬維(Aleksis Kivi)奠定芬蘭文根基。故曰香港真正實現「港人治港」後,唐滌生的帝女花當定為高中中文科課文,香港各間大學的中文系亦應開科研讀唐滌生的作品,正如莎劇為英國中學生所必讀一樣。

書目

李歐梵:《帝女花與阿依達》,《明報月刋》,二零零八年九月,第八十四至八十六頁。

唐滌生:《帝女花》,Bell Yung (trans. , ed. and introd.), The Flower Princess: A Cantonese Opera,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123-220.

張五常:《香港文化的創傷》,《蘋果日報》,《還斂集》專欄,二零零四年一月二十四日。

陳雲:《中文起義》,香港:天窗出版社,二零一零年。

陳雲:《中文解毒》,香港:天窗出版社,二零零八年。

陳雲:《王業不偏安》,《hk.news.yahoo.com》,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三文治》專欄。

陳雲:《急救中文》,香港:花千樹,二零一二年。

陳雲:《執正中文》,香港:天窗出版社,二零零九年。

陳雲:《粵語書寫的兩途(上)》,《hk.news.yahoo.com》,二零一一年六月七日,《三文治》專欄。

楊智深:《唐滌生的文字世界:仙鳳鳴卷》,三聯書店(香港),一九九五年。

賴伯疆、賴宇翔:《蜚聲中外的著名編劇家唐滌生》,珠海:珠海出版社,二零零七年。

曾焯文:《粵辭正典》,香港:文化現場,二零一六年。

[i]賴伯疆、賴宇翔﹕《蜚聲中外的著名編劇家唐滌生》,珠海:珠海出版社,二零零七年,第一頁。

[ii]張五常:《香港文化的創傷》,《蘋果日報》,《還斂集》專欄,二零零四年一月二十四日。

[iii]李歐梵:《帝女花與阿依達》,《明報月刋》,二零零八年九月,第八十四至八十六頁。

[iv]唐滌生雖英年早逝,但一生創作粵劇超過四百出(俗寫齣),其中不乏精釆之作,例如《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再世紅梅記》、《枇杷巷口故人來》、《穿金寶扇》、《九天玄女》等,均膾炙人囗,惟《帝女花》公認為其代表作,如Bell Yung 認《帝女花》比起華格納的歌劇Tristan und Isolde有過之而無不及(Bell Yung, Introduction, Bell Yung [trans. , ed. and introd.] , The Flower Princess: A Cantonese Opera by Tong Dik S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23.)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僅集中討論《帝女花》一劇。

[v]陳雲認為:

粵語書寫不單止是訂正粵字,粵字入文,而是要為粵文成立章法,將粵語語音、詞彙、語法及章法融會於通用中文和白話文學。這才是香港文化取得中華文化正朔之途,粵語書寫不要屈居於「三及第」戲謔語言、次文化民間語言,要成為大雅之天下通語。諸葛亮《後出師表》曰:「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香港要自治自立,香港的學士便要有志氣,懷抱天下,多讀古書、舊白話文學,會通古今,將香港的中文訂為中文的標準語和中文文學之大宗。(陳雲:《王業不偏安》,《hk.news.yahoo.com》,《三文治》專欄,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vi]陳雲:《中文起義》,香港:天窗出版社,二零一零年,第二四ニ至二四三頁。

[vii]曾焯文:《粵辭正典》自序,香港:文化現場,二零一六年,第三、七頁。

[viii]曾焯文:《粵辭正典》自序,香港:文化現場,二零一六年,第四頁。

[ix]陳雲:《中文起義》,香港:天窗出版社,二零一零年,第二四零頁。

[x]陳雲:《中文起義》,香港:天窗出版社,二零一零年年,第二五八頁。

[xi]陳雲:《執正中文》,香港:天窗出版社,二零零九年,第二一四至二一五頁。

[xii]陳雲:《急救中文》,香港:花千樹,二零一二年,第二二五頁。

[xiii]邵善波:《瞻前顧後 -- 大中小學教學語言之爭》,《明報》,二零零五年ニ月ニ十八日,D零九。

[xiv]本文討論《帝女花》,根據Bell Yung英譯本所附原著劇本,(Bell Yung [trans. , ed. and introd.], The Flower Princess: A Cantonese Opera by Tong Dik S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123-220.) 而Bell Yung版本根據任劍輝白雪仙等一九六零年娛樂唱片公司所灌錄唱片,並參考一九五七年仙鳳鳴劇團首演任劍輝親用劇本複製本,及一九九一年鳴芝聲劇團阮兆輝親用劇本複製本。

[xv]陳雲:《中文起義》,香港:天窗出版社,二零一零年,第二四零頁。

[xvi]俗寫唔。

[xvii]如笫三場乞屍,世顯悲咽口古:周世伯,因為十日兵困皇城,我今日至到(音黎)來捃(俗寫揾)你咋。。

[xviii]如笫六場上表,世顯滾花下句:拼教頸血濺龍庭。

[xix]如笫四場庵遇,長平唱﹕我餐餐都食銀芽和白菜。

[xx]如笫七場香夭,長平唱﹕難為駙馬飲砒霜。

[xxi]如笫三場乞屍,瑞蘭白:阿爹同阿哥鬼鬼祟祟細細聲都唔知講ム者(俗寫乜嘢),等我偷聽下至得。

[xxii]如笫五場迎鳳,世顯唱:公主,你一生聰明。

[xxiii]如笫二場香刼,寶倫口古﹕主上,趁西門尚未有賊兵蹤跡,微臣願保駕突圍。

[xxiv]陳雲:《中文起義》,香港:天窗出版社,二零一零年,第二四二頁。

[xxv]陳雲:《粵語書寫的兩途(上)》,《hk.news.yahoo.com》,二零一一年六月七日,《三文治》專欄。

[xxvi]陳雲:《中文起義》,香港:天窗出版社,二零一零年,第一五九至一六零頁。

[xxvii]楊智深指出:

現在許多粵劇研究者都著眼於唐滌生作品的文辭,推許為典雅流麗,深具古典文學修養……亦有反對的聲音,認為南海十三郎、馮志芬等人的文字更為古雅文秀。節錄南海十三郎的名著心聲淚影:呂秋痕,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說甚麼如花美眷,只不過似水流年,晚春天,月如絃。桃昏花暝恨如煙。……秦慕玉:獨無聊。忽聽簫聲吹透,攪春思。撩晚景。觸起我閒愁。步中庭。過別院。晚風拂拂。眉目娟娟。遙望一帶粉牆翠柳。是誰家拈玉管。紅袖倚停留。香霧鎖。碧煙濃。認芳容。黃花比瘦。有珠簾。唯半捲。掛住小小銀鈎……

文字的修養看得出是有深厚的詩詞根底,然而耗費了二百字的唱詞去寫景,景物中亦不能烘托人物的性格、情緒,只能敷衍華麗優美的詞藻,如果就戲劇劇本的章法佈局而論,便屬於閒文庸筆一類,隨便刪動改寫,亦與通篇大局無關。

若果拿唐滌生再世紅梅記中環配魂歸一場裴禹、絳仙出場的唱詞比較,不難發現唐滌生筆觸靈活,人物的處境、心情、思想、動態、情致的勾勒,都要比南海十三郎來得豐厚細膩,唐滌生整段唱詞,典故沒有南海十三郎運用的多,然而亦不失典雅氣息。

馮志芬的作品中,為薛覺仙編寫的楊貴妃算是典雅之作,戲劇文字的氣味比南海十三郎要強,如第七場中楊玉環一段長句滾花:歌也倦。舞也倦。何處人間清暑殿。撩人佳趣小溫泉。荷花水影桃花面。香肌容與晚風前。人共芙蕖爭艷。行也厭。坐也厭。白玉床前魂夢軟。華清宮裡寵思甜。橫波一笑千金眷。淺黛低顰萬種憐。

文字卻是不同凡響,格調高雅,然而從編劇的角度來看,這段文字並未能開下文情節,只有變化了的自報家門。反觀在唐滌生的作品中,每段文字都必定要起承先啟後的作用,無一句與通局無關,試舉帝女花中樹盟的長平唱辭:紅牙低聲奏,冷香侵鳳樓,甘自寂寞看韶華溜。空對月夜瑞腦消金獸,更添一段愁。求鳳宴,莫設鳳台濁裏求,若是無緣怎生將就。就文字格調而言,不及馮志芬典雅,然而運筆收筆均句句扣住長平選婿一事,為後文鋪墊,最能夠貼合戲劇神理。(楊智深:《唐滌生的文字世界:仙鳳鳴卷》,三聯書店(香港),一九九五年,第十七至二十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