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聽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好嗎?

聽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好嗎?

圖片來源:爵爵與貓奴FB

學童自殺事件重來,隔一兩天就看到這樣的新聞。作為一個老師,很難想像我每天在學校接觸到的孩子,突然有一個有一天就這樣了會是何等是的感受。

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有情緒,不管你是成人或學童。

有些自認為自己是強者的人總覺得,自己經歷過XX都能捱下去,怎麼這些孩子才沒幾歲就要生要死。我們不反對你是堅強的,但你不能要求我們和你一樣堅強,而你也無法量度你經歷的痛和他們正面對的傷痛,哪一個程度較嚴重。

請務必放下心中的量尺,用一個真誠的態度去聆聽願意跟你分享感受的人。你的聆聽,或許,能救回一條寶貴的生命。

「沒希望」、「沒前景」是社會的大問題,香港人人努力「listen to my boss」和「打好份工」,為的只是兩餐,只是一層供大半輩子的樓房,又或租一個小小的劏房。社會怨氣大,憤怒充斥四週,即使在路上互相碰撞,也能發生口角爭執。

家長在工作上遇上壓力,情緒無處宣洩,回到家裡很容易在最親近的家人面前發作。我們在越親密的人面前,越容易展現真性情,甚致是自己也沒有留意的心底那種生情。如是者,家人容易發生衝突,即使衝突的對像不涉及孩子,但長期處於一個衝突的環境與情感不安全的情況下,人的情緒很容易出現狀況。

社會仍然偏向追求高學歷,無論哪個階層的家長亦以「入大學」作為子女的基本目標,如果家庭有能力提供出國升學的還相對好一點(當然有經濟能力的家庭的孩子不代表沒有學業壓力),但大多的家庭只能記望本地升學。

學生從小就被分數的數字標籤,學業成就未如理想的學生,只能在負面標籤中不斷打滾,挫敗仿如雪球在他們身上越滾越大⋯⋯社會重學歷,家長重成績,學校重業績,即使不適合讀書的學生仍然得困在學校,在挫敗中打滾,這種走到哪裡都不是人的經驗,大人有認真聆聽過?還是一句就叫他們:「你用心讀書,考上大學⋯⋯」

孩子才十來歲,處理人際關係哪有成年人圓滑?成年人用羞恥壓向孩子說「家醜不可外揚」,以愧咎控制孩子「阿爸辛苦工作,都是為了讓你⋯⋯」別以為只有身體暴力才能傷人,語言暴力的傷害絕不比身體暴力低⋯⋯而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又有否認真思考過孩子們的難處?

「成績」是用來量度這段時間這些學習內容的成效,而不是量度你這個人。成績,只是一部份的你。每個人總有他的長處,也總有他的弱項。我讀書時數學一直不及格,但中文科是前幾名。或許你會說我還是有科目讀得不錯,但我美術、體育都是靠「勤力」取得剛剛及格而已。不是每一個人的才華都適用於讀書之上。

我們都各自有自己的強項弱項,長處短處。聆聽的時候,請暫且放下你心中的量尺,就靜靜的聆聽好了⋯⋯

作者FB
作者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