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庫房水浸難言擴闊稅基 基建侵蝕民生教育

庫房水浸難言擴闊稅基  基建侵蝕民生教育

本屆政府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落在陳茂波手上,會計師出身眼光自然不同。他提議成立稅務政策組,改善香港稅制結構,研究擴闊稅基和增加收入。

曾俊華無為 陳茂波搞事

關於科硏業務稅務扣減,我贊成,因為教育和科技是提高生產力的兩大支柱,稅務扣減比直接用公帑資助科硏發展更合乎市場原則,外國也有稅務扣減這種做法。用基金鼓勵創新的問題是怕有人誤用公帑,於是要成立評審組讓有意者競投,再過五關斬六將,多次審批修改方成。當中牽涉很多成本,包括寫計劃書、修改、拉鋸、寫報告交代成果。但評審的眼光市場未必受落,簡單的稅務扣減最有效率,實行出來,能生存就成功了。市場上已有天使基金,市場機制已可解決,政府預留100億做創科基金,運用不善恐怕變利益輸送,群黨分派。

但對於擴闊稅基和加稅,我有保留。現在大部分稅由有錢人繳交,擴闊稅基不能從窮人和中產身上拿錢,這是累退的做法,香港的貧富不均已很大。如果要擴闊稅基,就要擴闊有錢人的稅基,例如收物業稅,降低持有物業的誘因。庫房水浸萬億[1],稅項不減反加,政治上難以說服人,也看不到有原因政府需要增加收入。會計師經常倡議擴闊稅基是因為他們有業界利益,有多點生意做。香港開展福利已有足夠本錢,必需先開展後加稅;加了稅但沒有褔利保證,就是苛捐雜稅、民不聊生。

與世界接軌重要,但香港的簡單稅制還是美麗。曾俊華的公共財政,沿襲港英政府留下來的不干預、簡單、無為和纖巧;陳茂波上任不過一個月,已見其有為、追求立功和求變的心。稅制極度難改,改了很多時回不了頭,必須謹慎研究。

重基建輕教育,基建開支創新高

教育開支近來引起特首參選人的注意,納入政綱之餘又互相討伐。林鄭月娥批評教育開支佔政府經常開支愈來愈少,其實是真的。教育開支由2000年的22.3%跌到2016年的20.8%,今年更跌至20.2%創新低。其中一個原因是社福佔的比例上升了。社福的開支由2000年13.8%大升到今年的18.8%。公道地說,由於人口老化,社福開支增加是必然的,教育開支佔GDP比例自2011年起亦緩慢上升,不是越來越少。

林太說,會加50億教育開支,問為何非建制選委不回應並支持她。我將50億加在2016年的教育經常性開支計一次,教育佔GDP比例由3.1%升到3.3%,遠低於教協要求及胡國興答應的4.5%。倒轉問,有人知道加到4.5%要多花幾多錢嗎?答案是340億元,以後還要續年按GDP增加。2016年教育開支才750億,加幅近50%。因此,參選人應認真了解自己的承諾,不要下巴輕輕。

不過我同意教育是投資,歐洲也興起「社會投資國家」(social investment state) 的政策研究,未來經濟發展必定靠人才培養增加生產力。香港現在的財力負擔得起,每年盈餘已經幾百億元了,未來收入會否走下坡卻是未知數。無論如何,適度增加教育開支是必要的。

第二個要關注的數字是基建。基建佔公共開支由1997年的9%攀升至2016年的18.5%,比去年估計的16.4%還要高很多,達至回歸以來最高峰(圖一);佔GDP比例由1997年的1.5%急升至2016年的差不多4%,今年的估算恐怕也是低估。很多人以為是梁振英所做的好事,其實自2009年曾蔭權起已是基建開支不斷,大興土木。有些基建固然需要,例如港鐵延線,好的投資有回報所以值得做,但有部分卻從來無證實過有經濟效益。政府監察失效,頻頻出錯,也導致不斷超支。基建本身能創造就業,並對GDP有貢獻,但若不是聘請本地人,對就業影響有限,況且本來失業率已經十分低。應否斬纜得看經濟效益,若經濟效益少,以後維修的經常開支大,得不償失,錢寧願用在社福醫療教育,並投資人才科研。另一方面,現在經濟算好,所以政府起得就起,以後經濟下滑無得起。

圖一 基建佔總公共開支比例

差餉錯方向 地貴市民苦

過往萬眾矚目的派糖,今年反而派少了。愚以為差餉每季退一千幾百實在不必。近幾年樓價上揚,有樓的市民已賺了不少。去年退差餉花掉庫房106億,綜援及各種老年傷殘津貼加加埋埋竟然只得28億,究竟現在誰更需要幫助呢?現在每層樓動輒幾百萬,退一千幾百不如不要退,政府不要當富有業主乞丐,業主不需要你施捨,不要再發生單一業主退差餉一億的糗事。況且現在的樓市措施是增加持有成本,不是減少。

今年賣地收入比估算高出幾百億,地價貴則市民居住成本再度增加。樓價變得貴,有樓人士變得更富有,所謂賣地收入根本就是向窮市民開刀的「隱性稅」,是大家壓縮居住成本,越住越細,越住越迫,以血與汗所換來的。房屋佔公共開支由1999年的17%跌至2013年最低的4.7%,現在逐步上升,仍只有6.8%(圖二)。賣地得來的收入應用來幫助現在居住環境水深火熱的市民,及無樓捱貴租人士,不是拿去起無謂的基建。

圖二 房屋佔公共開支

註:所有2016, 2017的數字為最新的估計數字

本文已於2017年2月23日《明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