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移民城市的原罪

移民城市的原罪

政府公佈2016年人口數字,一如所料,這片彈丸之地又多了57,000個新香港人。

近年移民問題在全球各地引起爭議,雖然反移民的力量在英美兩國分別取得小勝,但支持融合的陣營依舊聲勢浩大。雙方多年來爭持不下,乃是因為移民問題牽涉到一個人最基本的世界觀和道德價值。兩種理念各有理據,原無絕對的對錯之分,說到底,也不過是每個社會的喜好選擇。然而,在各種辯論中,卻經常聽到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必須予以糾正。

這種說法在香港和美國均極為常見,就是說香港/美國本為移民城市/國家,大家的父輩祖輩都曾經是新移民,如今你安居樂業後就拒人於門外,豈非雙重標準?在辯論的層面上,此論點的目的是要以對方之矛,攻對方之盾,令其難以自圓其說,從而削弱其說服力。然而,這論點看似有理,實際上卻忽略了社會變遷帶來的影響。是否接收移民,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一、移民心態:開荒牛 vs. free rider

稱得上是移民國家,這些地方在未有移民之前通常都是荒蕪之地。那個時候的「移民」大多都是探索家,是押上了身家性命財產去闖天地的人。就算沒那麼多哥倫布,至少每一個人都肯捱肯搏。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做開荒牛養活自己,要麼客死異鄉,沒有人會可憐。

因為抱著背水一拼的心態,那個年代的移民自是以建設者為主,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定是give的多、take的少。然而,當這班開荒牛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社會系統之後,再來的人心態就完全不同了。他們不用冒甚麼險,也不用捱甚麼苦,就可以坐享其成,大多只是予取予求的free rider。雖然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但好逸惡勞乃是人之天性,社會環境愈好,想來攞著數的free rider就愈多,當中實在有一種無可避免的因果關係。

二、社會資源:地多人少 vs. 地少人多

另一方面,接收移民也要講成本效益。就算新移民全是任勞任怨,勤奮工作之人(事實上亦大有人在,而土生土長的也有不少蝗蟲),接受他們也不是毫無成本。移民是否會搶走本地人飯碗、會否推高物價等問題尚有爭辯空間,但至少在香港,我們卻有一項不能再被分薄的社會資源──每一個新移民的到來,不論住公屋還是私樓,其實也會一點一點的推高樓價,令香港的房屋問題更難解決,令本地人的生活空間進一步縮小。

香港的人口,由五十年代的200多萬,暴增至今天的737萬。那些年,我們有的是土地,缺的是勞動力,所以樂於吸納移民;到了今天,情況卻是相反,香港變成一個人滿為患、寸金尺土的石屎森林。一個社會,在不同時期,需要不同資源,原是正常不過。It is nothing personal,但現在的香港,真的不需要,也不能承受再多的人。

三、文化差異:融入社會 vs. 割讓土地

在新移民帶來的眾多問題之中,港人最憂慮的大概是伴隨而來的文化衝擊。在上世紀四十至七十年代幾次難民潮中,來港移民大多願意學習香港社會的生活方式。最低限度,你不會見到願意來港卻不願說廣東話的人。在此情況下,接納移民也可算是壯大本地文化的方法,所引起的反響自然較少。

現在的世界,也許是因為移民人口日多,也許是因為資訊流通,反而令新移民社群更容易劃地為牢,拒絕融入社會。漸漸地,他們聚居的社區也開始出現變化,令本地人感到愈來愈陌生。由各大商場的簡體字告示到天水圍的普通話屋邨,由上水的水貨集散地到屯門公園的大媽廣場,本地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住被蠶食。從文化角度來看,這根本不是接收移民,而是割讓土地給一班價值觀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
 
誠然,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自己也不能算是甚麼開荒牛。相比那些新移民,可能也只是投胎投對了地方。但現實就是,一個社會總要保障自己人的生活質素。移民城市不可能永遠都是移民城市,也沒有責任無止境、無條件地接收移民。如果香港政府再不收回單程證審批權,這個移民城市的原罪,大概就要待到香港陸沉的一天方能洗脫。

讚好作者Facebook專頁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