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特首選舉的怪誕經濟學

特首選舉的怪誕經濟學

文:賀穎傑@前線科技人員

近來坊間某些民意領袖提出一種言論,指假若當年 831 方案能夠袋住先,今日全香港市民就有機會從曾俊華和林鄭月娥兩者之間選擇下任特首。事實上,這個組合在 831 方案不可能出現,因為這種說法完全無視 831 方案本身的缺失。筆者可以斷言,假如當年 831方案獲得通過,今天曾俊華和林鄭月娥都未能在提名委員會階段出閘。

此話何解? 首先要跟大家重溫一下,831 方案有三個重要部分:第一,每名選委可以選擇二至三人;第二,投票以暗票進行;第三,出閘者需得到 601 票以上。 這個制度建基於一個良好願望,就是選委會選擇心目中最偏愛或民望最高的二至三人,讓這些候選人出閘,最終讓全香港選民一齊投票選出特首。可惜的是,這個理想實際上只是一個帶點幼稚的妄想(用英文 wishful thinking 的意思更準確) ,因為這個想法完全忽視了人性及投票時的博弈心態。

知名經濟學者史蒂芬列維特(Steven Levitt)在其暢銷著作《怪誕經濟學》(Freakonomics)便以芝加哥教師在考試做假及日本相撲手在比賽中讓賽等作為例子,指出誘因(incentive)如何能夠影響人類作出貌似非理性的選擇。831 方案正好是一個好例子,它最大的缺憾在於一方面讓選委為自己最心議的候選人揀選對手,但另一方面卻欠缺誘因讓選委給予全體選民最好的選擇,結果是選委為了讓自己最心儀的候選人在全民投票階段勝出,必然會同時提名較弱的候選人,尤其是在投暗票的情況下,選委並不需要為自己的選擇交代。在這個制度之下,選舉毫無疑問會出現民望較高的候選人反而未能出閘,這個表面上出人意表,但實際上理所當然的結果。

讓筆者用例子去解釋:假設有薯片、奶媽、葡萄和體雕大狀四位候選人,而各位候選人的民望則以薯片最高,奶媽次之,葡萄及體雕大狀最低。嘗試代入各位選委心態去做選擇:奶媽的支持者不會希望民望更高的薯片出閘,因為兩人一同出閘的話,奶媽必然會在全民投票階段落敗。而薯片的支持者亦不會提名威脅最大的奶媽。但吊詭的是,兩人的支持者都不介意提名支持度最低的葡萄和體雕大狀。假如薯片及奶媽的堅實支持者俱不足 601 人,結果便會出現葡萄和體雕大狀兩人出閘的情況。而進一步假設葡萄在選民中的反對度遠高於支持度,那知名度相對低的體雕大狀反而成為比較好的選擇(亦即是所謂的 lesser evil)從而勝出這場選舉。

欠缺誘因讓選委選擇最好的數個候選人出閘,是 831 方案的根本性缺憾,對筆者而言,這個是反對 831 方案最重要的原因,因為 831 方案非但沒有在民主進程上向前行一步,反而是貽笑大方的大倒退。下任特首要重啟政改,所提出的選舉制度必定要正視這個缺憾,提供誘因讓提名委員會提名最好而非最差的候選人。無論如何,831 方案下不會得出曾俊華和林鄭月娥這個組合讓全體選民選擇,希望各位民意領袖能夠認清這個事實,避免再發放類似的誤導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