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阿茲海默」的啟示

「阿茲海默」的啟示

阿茲海默活動中心中,長者與小朋友樂也融融。(圖片來源

美國加州聖荷西有一所阿茲海默活動中心(Alzheimer’s Activity Center),其空間設計和氛圍完全不會令人感受到這是一個提供失智症長者服務的日間照顧中心。在戶外草地和中心室內,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唱歌、畫畫、講故事、弄小吃,呈現了一幅幅和樂融融的動人圖畫。[1]

所謂「長者友善社區」

人口老化在香港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議題。受五十年代嬰兒潮影響,加上醫療持續改善,壽命延長,以及香港維持於極低水平的出生率,香港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年代。根據2012年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推算,至2041年每三名香港人就有一人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佔總人口比例達33.3% [2]。

針對這種前所未見的人口老化浪潮,香港政府也不敢怠慢。2016年施政報告,當中一個重點政策,就是建設長者友善社區 [3]。政府會重點投放資源建設長者友善的環境,從道路交通、社區設施、居住環境等多方面加強支援長者日常生活所需,讓更多長者能居家安老,積極樂頤年。

除了在社區配套設施等硬件方面加強支援長者生活外,香港亦有很多安老院、長者中心、醫療保健中心等,為長者提供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的照顧和保障。香港政府亦有就長者福利立法,如長者可享有兩元乘車優惠等。

但你覺得香港是一個「長者友善社區」嗎?不評論以上種種硬件配套及政策,回到人與人之間的日常相處,你覺得香港人對長者一般持有甚麼印象?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擁有豐富的人生智慧和閱歷,可以『傳道、授業、解惑』」、「退而不休,風騷享受人生下半場」?還是「體弱衰老」、「思想封閉守舊」、「社會負累」?人有千百樣,給人的印象也有千百種。不過近年,香港社會出現了所謂「世代之爭」,風起雲湧,勢不兩立,似乎答案已呼之欲出。「關愛座」的世代糾紛已談論多時,「廢青」之名不絕於耳,「廢老」之號也時有聽聞。「世代之爭」發展到高峰,一班疑似高登網民在今年立法會選舉翌日(9月5日)在Facebook創立了一個名為「老友memes」的專頁,以極度啜核抵死的字句和相片,反諷現時的「老友記」愛站在道德高地指責「後生仔」、缺乏政治智慧和貪威識食。專頁成立短短三個月,至2016年11月已獲超過四萬個讚好[4]。除了反映這個專頁的黑色幽默深受歡迎,更深層次的是─它反映了現時年輕一代對長者的普遍印象。

其實,這種世代間的矛盾並不限於香港社會。有指今年英國脫歐及美國總統大選其實都與「世代之爭」有環環相扣的關係[5]。現實是,受不同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影響,不同世代的人持有不同的思想和價值觀實在無可厚非。面對不可抵抗的人口老化浪潮,代溝及世代間的資源分配問題正是國際間共同面對的難題。

「阿茲海默」的啟示

「代際共融」是因應以上問題應運而生的嶄新概念。在美國加州有30年歷史的阿茲海默活動中心,患有認知障礙的長者和小孩會一起讀故事、畫畫和剪紙。原來這種「老幼共托」的模式,是源於一個美麗的意外。阿茲海默活動中心本來是一所提供認知障礙症老人服務的日間照顧中心,而緊鄰的托兒所,本來是因應工作人員的托兒需要而設。想不到,長幼竟自發互動起來,孩子期待聽長者為他們說故事,一起玩遊戲;長者亦期待看到孩子天真燦爛的笑容,為原來灰暗的生活增添一點希望的色彩[1]。

代際學習(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的活動常見於三種形式:一、長者義工進入幼兒及青年中心、學校等場地進行教育的工作;二、小孩到長者中心、護理中心等場地探訪長者;三、長幼一同分享場地,進行日常互動。這個模式正正為長幼提供了互動的平台,讓兩代人有相互了解和相處的機會。多個研究顯示,代際學習活動不論是對長者、年輕一代、家長或社會,都有正面的影響[6] [7]。對長者而言,參與代際學習活動令他們生理上更健康,亦較少機會患上抑鬱症,傾向對現時及將來的生活較樂觀和有滿足感。對兒童及青年來說,一般能提升自信,對老化、社區參與及義工服務都有較正面的看法。對家長來說,長者對其孩子的照顧能相對減輕他們工作和家庭的壓力。對社會來說,代際活動將不同年齡群組的人連結起來,有助消除對彼此的負面及錯誤的刻板印象,形成更和諧共融的社區。同時,亦如「老幼共托」的形式顯示,這種模式亦有助資源共享,令社會資源分配更為妥善恰當。

雖然香港的社福服務及配套設施仍多為個別年齡群組的需要而設,各年齡群組少有交集機會,但近年「代際共融」的概念已逐漸普及。如本中心於2012年成立,是香港首間推動代際共融服務的中心。社署亦有開辦專為祖父母而設的嬰幼兒照顧訓練課程,鼓勵婦女投身勞動市場,並促進三代共融[8]。不少公司及機構亦陸續開辦長者為兒童補習及說故事等代際活動。連地產商和機構亦看中了銀髮及代際互動的市場,推出「有助長幼共融」的樓盤。如房協的「樂融軒」,上層是出售單位,下層是租售老人宿舍,方便一家人互相照應,但又有各自的私人空間[9]。雖然成效有待商酌,但也顯示香港各界已開始重視「代際共融」的重要性,回應人口老化所衍生的種種社會狀況。

「奏鳴曲」與「小夜曲」

人文社會傾向推祟「成年期」,因為成人呈現一種進行中及持續向上的狀態,對經濟及社會發展具生產力。相對的,長者傾向呈現的是一種「存在着」的靜止狀態。這兩種不同的節奏和韻律,就如「奏鳴曲」與「小夜曲」,一個壯麗雄偉,予人正向積極之感;一個優雅睿智,予人舒服悠揚之感。兩曲其實各有特色,只待知音細心欣賞。

文章亦同時刊登於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尚融坊林基業中心2017年一月號《連齡札記》

參考
[1]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9281
[2]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509/25/P201509240871.htm
[3] 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2016/sim/pdf/leaflet_community.pdf
[4] https://www.facebook.com/hkelderlymemes/
[5] 立場新聞
[6] http://www.legacyproject.org/guides/intergenbenefits.html
[7] http://www.seniorlifestyle.com/fun-value-intergenerational-programming/
[8]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731/00176_081.html
[9] http://www.28hse.com/news/C501/22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