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阮穎嫻:300+ 根本不是民主派

阮穎嫻:300+ 根本不是民主派

港大 意想不到的分裂與磨難

阮穎嫻:300+ 根本不是民主派

***

民主派哪能料到,他們面對的是先易後難。原想爭奪選委是負隅頑抗,投票時就不作他想。結果剛剛相反,選舉是喜出望外地成功突圍,投票是四分五裂和互相攻訐。

不少選委身陷兩難--批判自己最力的不是建制派,而是「自己人」。但在選舉之前訪問阮穎嫻,早有先見的她另有想法。

***

問:究竟民主 300+ 怎樣決策,有沒有規範?

阮穎嫻:民主 300+ 從來沒有表決機制。儘管 300+ 的說法是「各自表述」,但不知為何,每次會後仆咪,都有重要決策。

整個民主 300+ 的光譜好闊,少數人根本親建制,但在團隊的名單之內,一併當選。

因為基礎事務都由界別自理。各界別都有民主派的「守門人」決定誰可以加入,民主 300+ 繼而接納「守門人」挑選的團隊。但部分 300+ 成員真的不在乎民主理念,明言只看業界利益,不要談民主來妨礙他投票。

好多界別都難以找到一個代表,能夠代表到團隊所有成員,開始出現拗撬,離隊的爭拗時有發生。就是因為加入 300+ 的標準闊緊不一,拉雜成軍,到頭來什麼政見都有。

初時的會議程序,是每個團隊只能派兩至三名代表與會,代表整支團隊。有代表在會議上要求反拉布;或者引述的話有真有假,我要特地問其他與會者才知不實。

我們投訴代表「不代表我」,民主 300+ 才開放了會議,所有成員都可與會,問題便大大改善。

***

問:300+ 是怎樣決定綑綁投票?

阮穎嫻:最近一次開會,有五十多名選委出席,輪流發言。主持會議的專業議政,就會在會後交代「結論」。

因為有人說過要維持團結,「一旦表決就會撕裂」,所以只有表態,沒有表決機制。我知部份選委好不滿。

老實說,也許我是靠民主 300+ 的招牌而當選;但 300+ 每個選委都是因為 300+ 的票數而得到政治能量,有權就有責,大家應互相尊重。

但初期部份人顯然無此意識,往往只有單向的指示。他們要麼是建制,要麼利益先行,不在乎諮詢、通報、表決等理念,只想投心儀的人。

泛民似乎慣用政黨內部協調,以為可以擺平問題。其他地方或者行得通,但不適用於選委。

我認為所有選委,無分年紀和政黨都份屬平等,而且對候選人的政綱應該一視同仁。

我不介意批判曾俊華的不足後,依然投票給他。但當林鄭和曾俊華都回應不到同一議題,選委不應只狙擊林鄭,而放過其他人。我不明白,也認為不應該。

***

問:你擔不擔心 300+ 灌票予曾俊華,會為曾俊華的路線背書?

阮穎嫻:初時會擔心,但後來不這樣想。300+ 根本有相當多的人不是民主派。正如馬嶽教授說,所有選委都是小圈子產物,特權階級。

300+ 不是民主派,我們只是負罪之身。所以 300+ 的決定與民主派無關,這樣切割最好不過。

如果民主派說捧曾俊華,商界才會害怕,中共才會忌憚。民主派捧的是胡官和長毛。這樣對曾俊華反而更好,否則反而有礙。

***

問:你認為民主 300+ 應否跟從 popvote 綑綁投票?

阮穎嫻:個人贊成綑綁。聽市民意見投票,我覺得沒問題。

***

後記

選舉結束後,好些選委都說心灰意冷,說不會再參選。政治是如此波折,如此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