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一份書評如何撐起一個時代的文化

一份書評如何撐起一個時代的文化

圖:《紐約書評》任職超過50年的主編羅伯席維斯(Robert Silvers)在兩周前過世。

這可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書評刊物:《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過去50年來,他們的內容揉合了思想、文學、藝術、政治、歷史、科學,成為美國知識與文化界最顯眼的一個支柱。而且從1963年創辦至今都是同樣的主編:共同主編之一先在2006年過世,另一位任職超過50年的主編羅伯席維斯(Robert Silvers)在兩周前過世了。他可以說是西方媒體史上一則傳奇,一個最偉大的刊物編輯。

《紐約書評》絕不平淡,而是要讓作家與學者們在這裡激烈討論,發表立場鮮明但是嚴謹論證的文章。在這裡,書評文章不是對於一本書的報導或是評價,而是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思想評論。

這份刊物誕生的歲月當然也不平凡,而是美國社會開始走向暴烈的六零年代中期:「黑權運動」(Black power movement)的崛起,反越戰運動的昂揚,那是一個思想燃燒的年代,因此不論是左翼學者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獨立媒體人I.F. Stone、學運領袖Tom Hayden、左翼歷史學者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都是刊物上的重要作者。

席維斯強調,他們編輯的宗旨是「尋找我們尊敬的作者並且幫他們找出適合討論的書。我崇敬好的作家,有美麗心靈和特殊思想的作家,並總是希望他們能做出特別的事情。」尤其「我們把書評視為一種可以用來處理任何議題的形式,因為任何問題都會有相關的書。書評是一種將批判性觀點用來和最迫切政治議題對話的方式。」

作為編輯,席維斯不僅擅長發掘好的作家,而且會給作家搭配一般難以想像的任務,例如在1984年,他請小說家奈波爾(V. S. Naipaul)去採訪共和黨大會。他本來一再拒絕,說這題目他不熟,但席維斯卻寄給他各種相關剪報,終於說服他用全新的角度去寫這個政治事件。

進入21世紀後,小布希的當選、九一一事件、伊拉克戰爭,讓《紐約書評》再度成為反對政治的基地,嚴厲批評小布希的政策侵蝕,更批評那些支持美國出兵伊拉克的自由派。

不過,雖然《紐約書評》始終具有強烈批判性,且是英語世界最受尊敬的刊物,但也顯出某些疲態,例如作者群總是同一批人且文章觀點可預期性高。這或許因為50年來都是同一主編。但席維斯實在太特別,他的知識品味極為廣泛,且對於這份工作近乎是宗教式的虔誠。有個朋友說,他娶的是書桌。他一周工作7天,作者在聖誕節也會接到他的電話,可能只是為了改一個標點符號。

2010年起,他們開創了網路部落格,提供更即時、更短篇幅的文章。對於數位時代的挑戰,席維斯不悲觀:「一個關於政治、文學、科學和藝術獨立而批判的聲音,在現在比50年前我們創辦這個雜誌更為需要。因為電子的溝通形式在每一個領域日益發展,但是他們對於文化的影響仍然是模糊的,因此需要新形式的批判性檢視。這會是《紐約書評》未來的核心關懷。」

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曾在《紐約書評》五十周年時為這份刊物拍攝一部紀錄片,當時有人質疑要如何拍攝一部關於書評的電影,因為那是一個如此安靜的世界。但席維斯不這麼看,「書評聽起來像是很安靜,但它其實可以很有張力和啟發性。它可以具有強大的力量——或者,我們是如此希望的。」

只可惜,在這個川普攪翻世界的新時代,席維斯向整個世界告別了。希望《紐約書評》繼續不安靜,繼續製造刺激人們思考的巨大轟鳴。

原文刊在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