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遠藤周作的信仰世界看《沉默》

從遠藤周作的信仰世界看《沉默》

《沉默》劇照

從《對我而言神是什麼》看《沉默》

電影《沉默》在港上映以來,引起廣泛討論。由於電影(及原著小說)的題材具有濃厚的宗教(天主教)色彩,如何理解及詮釋作者遠藤周作要表達的信仰含意,也成許多基督徒的關注。

近日在書架上發現數年前買了遠藤周作的另一本著作──《對我而言神是什麼?》(林水福譯,台北:立緒,2013),這書以訪談問答形式,不僅讓我們認識這位日本天主教文學家的信仰世界,更可藉著書中觸及的三個問題,來探討其與《沉默》間的關係:(一)遠藤周作在信仰上,從懷疑到希望的歷程;(二)他對基督宗教在日本應穿「洋服」還是「和服」的看法;(三)基督宗教的救贖與人性掙扎。

遠藤周作在書中,回顧了自己成為天主教徒的經過。他並非生於天主教家庭,卻是因父母離異,母親「大概是想以宗教弭平離婚後的痛苦」,在信奉天主教的姨母引領下受洗。當時他與哥哥「雖然不願意,也還是跟著去了教會」,後來也跟著受洗。「那是小學四年級,大概十一、十二歲」(頁14至15)。

a1

遠藤形容,自己信仰是一種「習慣性」的生活(頁18)。其中有三個信仰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其一,關於神的存在。他說:「我年輕時候,懷疑神的存在,看了各色各樣的書籍」,希望可以論證到這位眼睛看不見的神的存在(頁38)。其二,是在十八、九歲讀預科時,「開始看書之後」,覺得天主教是一種「西洋的宗教」,萌生想將之「丟掉」的念頭(頁19)。其三,在信仰體會上的掙扎,他體會到自己雖有信仰,卻仍會「做壞事」。他引用另一位小說家的話:「任何人都有一個若是讓別人知道了不如死掉算了的秘密……」,面對自己 「做了壞事」(頁27),乃人的本性使然,「靠自己是改變不了什麼的」(頁28)。

懷疑與希望並存的信仰

遠藤一直沒有否認自己對神的懷疑,「我甚至有幾次想拋棄神」。他引用另一位天主教小說家貝爾納諾斯(G. Georges Bernanos)的話,「信仰是百分之九十的懷疑,和百分之十的希望」(頁14)。他形容自己與天主教的關係,「我雖說滾出去吧!對方卻不走」(頁19)。其中主要的原因,乃其天主教信仰是從所愛的母親處承傳,「胡亂拋去母親珍視的東西,總覺得對母親過意不去」,是「不孝」(頁20)。慢慢地,他不再執著於要證明神的存在:

回顧自己的過去,有許多愛我、支持我的人,我感覺他們並不是胡亂存在的,而是有一條眼晴看不見的線將他們連結起來,在一種作用上支持我……我稱它為神的場域。(頁30至31)

這個「神的場域」即「神的作用」(頁31),他認為比「神的存在」更具意義。「那麼,神如何對我產生作用呢?我的情形是透過母親,或者透過我人生中關係非常深的人發生作用的」(頁39)。他又說,甚至「在惡和罪裡頭,也有神的作用」(頁33),包括「無數傷害自己的人或被自己傷害的人」。這一切,會在某個時間在人的心底「動起來」,而在未動前,卻存在於人心中隱藏之處。佛教稱為「阿賴耶識(心中最深處的領域)」,基督教卻是「靈魂之處」,而深層心理學者則稱之為「無意識」(頁40)。作為天主教徒,他深信,「靈魂」是人的最重的地方,也是在「心的深處」,讓神可以掌握人的地方(頁42)。

當遠藤周作感受到神的「作用」,他對前述貝爾納諾斯那番話,便有了新的體會:「信仰是百分之九十的懷疑和百分之十的希望;我還是只有這樣的信仰。因為即使現在也還在動搖。有可疑的事件發生,就會起疑心。不過,還有百分之十的希望可以依靠。究竟為什麼想依靠,自己也不知道。或許是因為惰性使然吧!或許是恐懼!不過,不只是惰性或恐懼而已,我覺得還有X的作用。」(頁51)。這個「X」,對他而言,就是「神」(頁56)。

洋服?和服?基督宗教與日本社會

a2

遠藤周作很早便感受到天主教與日本文化格格不入。他形容母親給他的是「極不合身的洋服」。因此,他很想將洋服「修改成適合我身體穿的和服」(頁20)。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包括:(一)昔日傳教士(不論是天主教或新教)將歐洲人的耶穌意象「硬塞」給日本人;(二)後來日本的神職人員,又一直在「炒從西方學到的西洋基督宗教學者論說的冷飯」;(三)日本教會沒有認真思考日本人的問題,思考如何將基督宗教融入日本人。 (頁129至131)。結果,在日本人心目中,基督宗教是「門戶極其狹窄的宗教」、「裁判的宗教、經常強調罪的宗教,是嚴格的、陰暗的宗教意象的重疊,總覺得非常鬱悶」(頁131)。日本人不容易成為信徒,就是因為基督宗教是「穿起來很不舒服的洋服」(頁137)。

此外,他又提及了一段被天主教「壓迫」的經歷。1950年6月,他以戰後第一批留學生身分赴法國留學,在里昂大學研究法國現代天主教文學。不過,他在1953年2月卻因病而回到日本(頁235至236)。在《對我而言神是什麼?》中,他提及這段經歷:

我在戰後不久以留學生身分到法國,在那裡生了病……會生那樣的病,是因為西洋無所不在的天主教壓迫我,左看右看都是教會或天主教的那種感覺的世界,所以,我的身體才變得不好。強烈感覺只要從那裡逃走身體就會恢復健康,所以那時並未深入思考天主教。(頁21至22)

他沒有具體提及在法國所受的「壓迫」是甚麼,以及所患何病。但兩者間似有所關連,更隱約流露出其在精神方面承受的困擾,以致必須離開法國。後來,當他投入小說創作後,便「逐漸明白天主教並不是只有歐洲的東西。亦即開始慢慢了解不只是洋服,也有和服的要素」(頁24)。

遠藤期望藉著其小說創作,「試著將這洋服改為適合日本人肉體的和服」(頁163)。他深信,「母親的形象」比「嚴父制裁意象」更適合日本人(頁132)。他創作了《聖經中的女性》,指出兩種不同的女性類型:「極為激烈」與「悲傷痛苦」,而聖母瑪利亞正是「這些女人的綜合、淨化」(頁106至122)。而他在《耶穌的生涯》一書中,又以一種有別於西歐父性宗教不同的母性宗教意識來表達耶穌意象,他認為,這是更符合日本式的宗教意識(頁71)。

罪與救贖

在深受佛教影響的日本文化下,遠藤為何沒有改變天主教的信仰?他指出,日本人將信仰「想成是百分之百的相信」(頁25)。在日本人的宗教觀裡,「宗教是以清淨自己為目的。讓自己清淨,脫離迷惘,從痛苦中解放,稱為救贖」(頁168至169)。「清淨」的相反是「汙穢」,「罪」就是「汙穢」,善是清淨,這是日本人對善惡的基本理念(頁165)。

他體會到,日本人的「救贖」觀與基督宗教不同:「我長期為日本人有無基督宗教說的罪的意識所苦」(頁164)。日本人的「善」是「非清淨不可」的神聖,是「不存在汙穢」的境界。這跟基督宗教那種對救贖感到絕望,最後獲得贖罪而解放的救贖觀完全不同(頁166)。佛教「救贖」的結果是「寂滅」。所謂寂滅,是指「去除煩惱及其他一切,在輪迴世界往解脫的世界而去」。這種「空」與「超越」,對遠藤而言,卻失去了基督教那種「生命的躍動」。所謂「生命的躍動」,就在「因基督自己的死亡而獲得的,感覺是為我們而獲取的」,「參與神的創造性生命」的「大大的躍動」(頁180至181)。

遠藤對「生命的躍動」的追求,源於其對罪性的體會。因著「神的光」,讓人清楚察覺到「汙穢」的東西的存在(頁195)。但基督宗教的「原罪說」,不是佛教的「宿命」觀,而是「還有希望」、「可以救贖」的性惡說(頁192至193)。他強調,「可以救贖」不代表基督徒成為「完美無缺的人」(頁197)。基督教的救贖,其實是一種「承認人是容易犯罪」,卻又相信「神有救贖」的意志(頁193)。

因此,「虔誠的天主教徒」不等於「漸漸地不做壞事」。他反問:「即使到最後還是會做壞事的,不是嗎?」(頁50)所以,他對軟弱的「背叛者」有更多包容。他見到《聖經》將背叛都集中在猶大身上。事實上,在某程度上「使徒全都是猶大」。他反問:「全部人都跟猶大一樣的,不是嗎?」(頁61)他們都帶著「背叛者的愧疚心情」來面對耶穌。「耶穌在最後死亡的痛苦中以身教導『愛』。弟子們知道耶穌雖然痛苦掙扎卻依然體現『愛』,因此受到很大的震撼」(頁104至105)。

他特別提及天主教傳統裡信徒向神父的告解,「嚴格來說不是對神父,而是對神」(頁200至201)。「自己做的事獲得神的諒解,而不是神父的諒解」,在告解後,告白者「有一種不可言喻的愉悅與解放感」(頁202)。但遠藤指出,告解其實不是想像中輕鬆,特別在認識的神父面前作罪的告白,往往帶著「屈辱感」,「說的時候覺得非常丟臉的罪」(頁202)。

《沉默》的背後……

上文從三方面整理了《對我而言神是什麼?》一書所見遠藤周作的信仰世界,接下來便探討其與《沉默》的關係。

神在沉默中的「作用」

關於《沉默》的創作,遠藤提及自己一段患病經歷。1960年,他因結核病入住東大傳研醫院,年底轉慶應醫院。1961年病情惡化,肺部更動了三次手術。1962年7月出院,但體力仍未恢復(頁238)。患病的經歷,使他懊悔自己的創作受影響,後來因住院費及手術失敗,「有種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感覺」(頁22至23)。同時,他再次經歷到信仰的危機:

我生病住院時,在那裡看到住院的小孩,我懷疑神。有的小孩生下來就沒手沒腳,說是只有三個月的生命。為什麼讓無罪的小孩子承擔這樣的痛苦呢,我陷入沉思。那時我懷疑神的愛,在《沉默》裡透露出來。(頁52

因懷疑神的愛而衍生的矛盾與張力,在《沉默》中藉著受逼害的天主教徒充分呈現。「為什麼主要賜給我們這麼大的痛苦呢?神父!我們並沒有做什麼壞事呀!」面對日本信徒的質問,遠藤寫道:「我們沉默著。茂吉和一藏也默默地凝視著虛空的一點。我們齊聲為他們唱最後的祈禱。祈廚完畢,三人下山而去。」(《沉默》,頁66。林水福譯,台北:立緒,2002)「祈禱」真的可以填補「沉默」的空虛嗎?兩位神父只能無奈地目放送三人下山,走上「殉道」或「棄教」的道路。

a4

《沉默》

《沉默》裡的「沉默」,往往有著極大張力。例如當茂吉和一藏殉道後,遠藤寫道:「神和海仍然沉默著,繼續沉默著」。洛特里哥神父內心,也出現了「萬一沒有神的話……」的疑問。他說:「我知道最大的罪是對神的絕望,可是,神為何沉默,我不懂」(《沉默》,頁81至82)。

神的沉默會否定信仰嗎?遠藤將自身從懷疑到相信,及在看不見的神中感受到神的作用的經驗,注入了小說之內。無疑,洛特里哥神父最後選擇棄教,但遠藤同時表達出,神父在懷疑中仍然相信。洛特里哥神父在「踏繪」時見到基督的面容,聽到基督的聲音:「踏下去吧!踏下去沒關係,我是為了讓你們踐踏而存在的」(《沉默》,頁213)。棄教後,他再想起基督的面容,再聽到「踏下去吧!你的腳現在很痛吧……我分享你們的痛苦,我是為此而存在的」。神父說:「主啊!我恨你一直都保持沉默。」基督回答說:「我並非沉默著,而是一起受苦。」 最後,洛特里哥說:

我即使背叛了他們(筆者按:指天主教會的神職人員),但絕不會背叛祂。我用跟以往不同的形式愛著那個人。為了了解祂的愛,到今日為止所做的一切都是必要的。在這個國家,我現在仍然是最後的天主教司祭。而,那個並非沉默著。縱使那個人是沉默著,到今天為止,我的人生本身就在訴說著那個人。」(《沉默》,頁229)

遠藤周作在《對我而言神是什麼?》中說:「我曾感受到有某種眼睛看不到的東西的手放在我背後,推著我往這邊去。也就是感受到神的作用。我透過主角在《沉默》的最後將它寫出來。」(頁31)「《沉默》的最後我寫『透過你的人生,我訴說著,所以我並非沉默著』,我想說的是我要證明在X之中神的作用。那一行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頁44)

顯然,遠藤將自己對神的作用的體會,藉著洛特里哥神父表達出來:

我的人生是許多人把我推到這裡的。而在這推著我的背後,有眼睛看不到的力量,讓我來到這裡。如果我不是天主教徒,或許無法到法國。在法國,遇到了一般遇不到的人。再者,如果不是三年的大病或許寫不了思考神的小說《沉默》。這麼一想,不得不承認有眼睛看不到的力量作用著。對我來說那就是聖靈的作用。(頁191)

可見,《沉默》的書寫,正是從遠藤的人生經歷中一步一步推出來的。但同時,他又是藉著書寫《沉默》,進一步體會神的作用:

我明白,透過許多人,才知道是一種眼睛看不到的力量從背後推著我的人生,才會有今天的我,而從背後推著我的是神。」「不要把人生只看作是自己一個人的人生,是從父母親開始集合許多人的總合體之處,自己才站得住的。……這是我寫了《沉默》之後慢慢體悟到的。(頁45)

改穿和服的天主教

遠藤周作創作《沉默》的另一個關懷,是要反思天主教與日本社會文化間的張力。前述遠藤在留法期間的生病經歷,已感受到天主教的壓迫。後來他明白到天主教「不只是歐洲的東西」,在日本可以有「和服的要素」。於是,「開始思考想把它融入自己的作品裡。出院後寫的小說《沉默》就有這樣的東西」(頁24)。

在《沉默》中,洛特里哥先後與通譯筑後守露及費雷拉的對話,正好將這張力呈現出來。

這位曾經奉教的日本通譯質問神父:「自己不想要的東西硬塞給人,就叫作強迫送禮。天主教跟這種強迫送禮的禮品非常相似。我們有我們的宗教,我們不想接受外國的宗教。」(《沉默》,頁106)他又說:「神父們一直瞧不起我們日本人」,「儘管人都來到日本,還嘲笑我們的房子,嘲笑我們的語言,嘲笑我們的食物和習慣。」「縱使我們讀完神學院課程,也絕不允許我們當神父。」(《沉默》,頁106)日本人心目中天主教的歐洲中心形象,在此充分表露。

後來,通譯又以樹木來比喻天主教。「在某地能開花結果的樹木,地方改變了也有枯萎的。叫作天主教的樹,在異國枝葉茂盛,還會開花,可是,在我們日本就枝葉枯萎,花蕾也沒一個。司祭沒考慮過水土不服的問題。」(《沉默》,頁133)到底,天主教不能在日本生根的原因是甚麼?

後來,棄教的費雷拉更以自己二十年在日本傳教工作的「失敗」,來說明天主教並不適合日本。他對洛特里哥這樣表白:「我傳教了二十年!」「了解到的是,在這個國家,你和我們的宗教終究無法生根。」「這個國家是沼澤。不久你也會明白的。這個國家是比想像中更可怕的沼澤地。無論哪一種苗,只要種在那沼澤,根就開始腐爛,葉變黃而枯萎。我們在這沼澤地種植了名為天主教的樹苗。」

a5

《沉默》

費雷拉指出,問題的核心,是日本文化根本容納不了天主教,反過來扭曲了天主教信仰:「這個國家的人,那時候信奉的並不是我們的神,而是他們的神。在好長、好長的時間裡,我們都不知道這事實,誤以為日本人變成了天主教徒」。「而我是在傳教二十年之後才了解日本人,才知道我們所種植的樹苗的根部,在不知不覺中已逐漸腐爛。」「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扭曲了的神不是我們的神」。「他們信仰的不是天主教的神。日本人以前沒有神的概念,今後也不會有。」「日本人並未具們會思考和人類完全隔絕的神的能力。日本人也沒有思考超越人類存在的能力」。「日本人把經過美化、渲染的人稱為神。把跟人同樣存在的東西叫作神;但是,那並不是教會的神。」他的結論是:「因此,我認為傳教已無意義。帶來的苗木,在稱作日本的這沼澤地不知何時根部已腐爛了。」(《沉默》,頁179至183)

對遠藤周作而言,失敗的也許只是穿某種意義上的「洋服」天主教。其實,《沉默》中也提及具「和服」特質的天主教。例如,日本官員要求已經「踏繪」的茂吉等人向「聖母」像吐口水,並罵聖母是「千人騎的妓女」。洛特里哥神父發現,原來「日本貧窮百姓的信徒們最崇拜的是聖母」,有時他們對聖母「比基督還要崇敬」(《沉默》,頁68)。這不正是跟上文遠藤描述的符合日本宗教意識的「和服」天主教嗎?

此外,《沉默》中特別描寫了那位名叫摩妮卡的女信徒,對即將面臨的死亡表達了堅定的意志,原來是源自她對沒有苦難的「天國」的期許(《沉默》,頁99)。還有在海邊殉道的茂吉,最後唱出的「走吧!去吧!到天國的教堂去吧!天國的教堂;遙遠的教堂……」的詩歌(《沉默》,頁71)。這些,都成為洛特里哥神父對費雷拉否定了日本信徒的信仰的堅定回應:「不可能的,那是不可能的。」遠藤寫道:

那樣的事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為虛假的信仰犧牲自己。自己親眼見到的農民、貧窮的殉教者,那些人如果不相信救贖,怎麼可能在下著毛毛雨的海中,像石塊沉下去呢?那些人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是信仰堅定的信徒、教徒!那信仰儘管質樸,但灌輸這信念的不是日本的官吏或佛教,而是教會。(《沉默》,頁185)

即使洛特里哥神父的「棄教」,也只是一種「屈服」。「主啊!只有祢知道我並不是真正棄教」(《沉默》,頁212)。這豈不正是遠藤對指日本基督徒都是「過著雙重生活,適當地妥協」(頁127)的對寫照嗎?

「棄教」後的洛特里哥神父,首次跟奉行見面,遠藤描述,「現在他對眼前的男子已無恥辱感」。因為洛特里哥神父知道,自己要對抗的不是這些逼迫天主教的日本人,而是「自己的信仰」。當奉行跟他說:「神父並未敗在我手上……是輸給了名叫日本的沼澤。」他卻大聲的回答:「不,我所對抗的是──內心的天主教教義」。(《沉默》,頁222至223)他所指的,既是指向「洋服」的天主教,也是指向自以為可以嚴守戒律,充滿「虛榮心」的天主教(頁206)。

在《沉默》中,一方面見到「洋服」天主教的「失敗」,但另方面,遠藤似在反問,「和服」的天主教,真的不能在這片沼澤上生根嗎?

棄教者

遠藤周作在信仰方面關於罪與救贖的思考,也可從《沉默》中關於「棄教」的張力中見到。在《對我而言神是什麼?》裡他坦白了自己在寫《沉默》時對殉道與棄教的理解。

a6

他在構想《沉默》時,曾特地到長崎看了「踏繪」及「地獄谷」。面對昔日的場景,他不禁問自己:「我覺得殉教者很偉大。可是我能否殉教呢?我沒有自信。」他曾考慮日後小說應將重點放在「不踏的人」還是「踏下去的人」?當他見到踏繪時,思考到「是怎樣的人去踏了呢?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踏呢?」並再次問自己,如果是處於那種情況,「會不會踏下去呢?」他說:「我顯然是可能會踏下去的人,所以把相機擺在踏下去的人身上。」(頁208)及至他親臨地獄谷,想到自己同樣被綁在上面時,他知道自己可能會馬上「暈過去!」這讓他更知道,自己寫《沉默》時,相機要擺在哪裡(頁209)。

因此,《沉默》對棄教者的心路歷程,有了深刻的描述。對洛特里哥神父而言,他在牢的木牆摸到刻著拉丁語「LAUDATE EUM」(主啊!讚美你)時,想到這是一位堅強而不棄教的傳教士留下的。但後來棄教的費雷拉跟他說,這是他所刻的:「我棄教是因為,請你注意!後來被關入這裡,耳中聽到那呻吟聲,神卻一點表示都沒有。我拚命地祈禱,但是神沒有任何表示」(《沉默》,頁194、202)。費更再三迫挾洛:「你如果說出棄教,那些人就可以從洞裡回來,從痛苦中獲救」。「司祭必須學習為基督而生,如果基督在這裡的話……基督一定會為他們而棄教的!」「基督會棄教吧!為了愛,即使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沉默》,頁204至205)

費雷拉的棄教,因為他拚命祈禱卻沒見到神的奇蹟。遠藤周作在《對我而言神是什麼?》也表白了對「奇蹟」的理解。他說:「有小孩,小孩患了癌症,父母當然會祈禱『神啊!拜託,請幫助我!』結果還是死掉的話,就會認為哪有什麼奇蹟,既沒有神也沒有佛,不是嗎?不過,真正的宗教是從這裡才開始的。」(頁91)這裡,「真正的宗教是從這裡才開始」是甚麼意思?遠藤要表達的,是「愛」。無疑,耶穌也有施行醫治,甚至令死人復活的奇蹟,但最重要的是,耶穌是因愛心而行奇蹟。「少了愛,就不是耶穌的奇蹟」。因此,「藉著愛的力量去做的事,就是奇蹟」(頁92)。在現實中,「還有比治好疾病更偉大的奇蹟」,「藉著愛的力量為別人而死也是一種奇蹟」(頁89)。愛的力量,就是宗教的開始。而洛特里哥神父在聽到基督的聲音,「踏下去吧!我是為了要讓你們踐踏才出生到這世上,為了分擔你們的痛苦才背負十字架的」。就是這樣,他把腳踏到聖像上。(《沉默》,頁207)是的,沒有驚天動地的奇蹟,確令人懷疑神的存在。但這位看似沉默的神,卻以自己的犧牲,來教導神父對受苦者的愛,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奇蹟?

與洛特里哥神父的棄教不同,吉次郎在《沉默》中,是一位多次作出「棄教」決定的人。遠藤指出,他是有意突出吉次郎這人物作出「踏繪」的決定,「如果問要是讓他站在『踏繪』之前會怎樣?大概就明白為什麼《沉默》會有吉次郎出現」(頁210)。

a7

《沉默》劇照

有趣的是,吉次郎每次棄教後,都會回來找神父告解,希望獲得神的贖罪。「我,我無法那麼堅強!」「我踏下的腳很痛啊!真的很痛啊!我天生就是弱者,上帝卻要我模仿了強者。那是毫無道理的!」「我要告解,求求你,我想做恢復信心的告解」(《沉默》,頁138 至139)「神父,請原諒我!我為了要懺悔跟到這裡來,請原諒我吧!」(《沉默》,頁197)即使在洛特里哥神父「棄教」後,吉次郎仍然去見他,「請聽我說,如果棄教的保羅還有聽告解的能力,就請寬恕我的罪過吧!」(《沉默》,頁227)吉次郎的角色,充分說明:基督是「是愛的神,是寬恕的神」,「神說,無論有什麼樣的過去,最後真正懺悔的人,可以獲救。」(頁232)

遠藤在《沉默》最後,藉著〈天主教住宅官吏日記〉,明確指出,洛特里哥神父及吉次郎仍然持守天主教信仰,天主教也有「死灰復燃跡象」。他在《對我而言神是什麼?》裡說:

《沉默》最後的官吏日記……吉次朗被關進牢裡,主角洛特里哥說我依然相信天主教,遭受拷打被迫寫下棄教的證明書。……我在日記中想讓大家知道的是那個洛特里哥進了牢裡又棄教,之後又恢復了天主教徒身分。吉次郎這個懦弱者出獄之後逃走就算了,卻又回到牢裡晃來晃去。」(頁210)

也許,這正是遠藤周作自己的獨白:「我想我也會棄教,再恢復信仰,又踏下去的反覆不已吧!我想那還是信仰。我並不認為那是了不起的信仰;不過,我的信仰就是那種程度。」(頁210至211)

遠藤一直相信,「人如果那麼堅強就不需要宗教」(頁25),正因為他對人性的軟弱與掙扎有深刻的體會,所以,人才需要宗教。

沉默之碑

a8

1987年11月,遠藤周作參加長崎遠藤周作文學館內「沉默之碑」的揭幕典禮。碑上刻有他題的字:「人類是如此悲哀,主啊!大海卻異常蔚藍」。

我們必須將這段題字,放回《沉默》中極令人痛苦的一幕作對比。那是神父目睹兩位勇敢的信徒殉教,在晚上聽到海嘯聲所激起的衝擊──「黑暗中的波浪聲低沉如大鼓聲;整晚,發出毫無意義的衝擊、退下,退下又撞擊的聲音。海浪無動於衷地沖洗、吞噬茂吉和一藏的屍體,他們死後,同樣的表情會在海中擴大,而神和海仍然沉默著,繼續沉默著。」(《沉默》,頁81)在堅強的殉教背後,卻突顯出神的沉默……

黑暗之中,巨浪一再衝擊著,人類似乎一直沒法擺脫悲哀的命運。對此,信仰者仍不斷地經歷著懷疑,但神仍是如常地沉默著。不過,百分之九十的懷疑,不能否定百分之十的希望,並且「那百分之十說不定比百分之九十還強烈」(頁53)。面對巨浪吞噬信心的大海,遠藤說:「如果把自己的人生想成大海,感覺在海中被某種東西支撐著。我感覺包圍我人生的就是神。」(頁191)神雖然沉默,卻仍在苦難中與受苦者同在。

「人類是如此悲哀,主啊!大海卻異常蔚藍」 ── 遠藤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