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快‧觀影筆記:《29+1》—被翻譯的感動

快‧觀影筆記:《29+1》—被翻譯的感動

一直對舞台劇改編的電影作品抱有戒心,多少是因為看迄《華麗上班族》的電影版本失望而回,今次入場看彭秀慧創作的《29+1》電影版本也需要很大的勇氣。走出戲院,那份感動與當年離開劇場時的不分上下,頓時有放下心頭大石之感。整體而言,《29+1》電影版本成功保留舞台版本的感動,周秀娜、鄭欣宜與蔡瀚億的演出出色,雖然相對於劇場版本的沒有新添令人驚喜的元素,但仍值得看過與未看過《29+1》劇場版本的人入場欣賞。

故事的主角是快將踏入三十歲的女生,她們從未見面—林若君(周秀娜飾)是生活穩定、事業有成的現代女性;黃天樂(鄭欣宜飾)是生活平淡、性格樂天的簡單女生。不少人說三十歲是一條重要的人生界線,兩個女生在這條界線之前面臨重大改變,各自學習,然後透過同一間屋、黃天樂的「自傳式日記」作遙遠的溝通。

os

一、翻譯的感動

作為劇場改編作品,電影保留了少許劇場元素,但大體上都是用電影語言處理。劇本的笑點與感動由劇場翻譯到電影,感動方面的移植十分成功,例如在林若君父親過身的一幕,電影豐富了那份傷感;黃天樂與張漢明(蔡瀚億飾)最後感動的對手戲也演得出色,演出與劇場很不一樣的感動;林若君男朋友(楊尚斌飾)的吵架戲、分手戲、哄女朋友的戲依然感動,張力比劇場更強(楊尚斌已經參演過《29+1》的劇場演出,雖然駕輕就熟,但這次演出還是有驚喜)。不過,劇本的笑點放到電影就變得略為散漫,彭秀慧對「死o靚妹」與三十歲前後女生的觀察沒有在電影充份發揮應有的幽默。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劇場演員可以直接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進行較長時間的對話,可以那些觀察化成密集式的笑話獨腳戲,但電影則需要情節交代,而心聲(Off-screen)、旁白及打破「第四面牆」的手法又不可以用得太頻繁,否則會讓觀眾煩厭(這電影用上了不少這些技巧,沒有煩厭感覺,但大概不能再多用;順帶一提,周秀娜的旁白技巧相當不俗),所以這方面的劇本移植尚有進步空間,也令電影的上半部的節奏稍欠順暢,有一點吃力不討好的感覺。

雖然電影沒有加入大量緊扣主題的新元素,但屋主(林海峰飾)收樓、的士司機(葛文輝飾)對話、林若君經濟老師(梁祖堯飾)談保險、林若君老闆(金燕玲飾)談選擇、唱片店老闆(鄭丹瑞飾)對黃天樂的祝福等等也很有意思,也有喜感,尤其是唱片店老闆與黃天樂的互動很深刻,成為我最喜愛的一幕。倒是林若君與朋友相處的幾幕有點可惜,看到心思但欠火花,各女生的價值觀雖然立體,但林若君的想法好像沒有與那些價值觀有踫撞過,令她們的約會在電影的主軸有點無足輕重之感。劇場版本的這一幕要說的是朋友之間的話題隨時間而改變,由閒聊演化成談中藥養生、結婚生仔、化妝護膚等等的話題,這層意義在電影裡消失了,但新的意義與未能配合電影的主題。

0dw

二、劇場演出的心結?

周秀娜的整體演出很有感染力,尤其電影的近鏡不少,對她的演出要求很高,但效果仍是令人滿意。不過,電影的氣氛變化有點依重周秀娜的表情演出去帶動,而不同類型與階段的傷感都需要演出上有微妙變化,她難免吃力。她的演出很用力,在關鍵的幾幕演得傷感,但最後釋懷的一段卻依然顯得用力。一點瑕疵不損她整體的出色演出,這多得導演對她的信任。鄭欣宜的演出很自然討好,最後他與蔡瀚億的對手戲有火花,悲劇與喜劇混合的化學作品掌握得很好,甚至不遜於彭秀慧的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周秀娜與鄭欣宜的演出有很濃厚的彭秀慧影子(尤其是周秀娜),可見彭的感染力。

一般而言,劇場觀眾較難近距離看到演出者的表情,電影就沒有距離限制,倒是肢體動作受一定限制。電影的近鏡頗多,不知道會否是劇作演出者的一種心結,但效果整體不俗。由劇場到電影也是一種演員表現方式的轉移,這次轉移很成功,導演與演員的努力也功不可沒。

劇場的另一個心結可能是保留劇場元素。在戲院裡看到這些技巧(例如一幕化妝的群舞、最後將黃天樂家的鐵塔牆推倒後見到巴黎鐵塔)頗新鮮,也不突兀。唯一一個較突兀的地方在於林若君在戴上黃天樂的眼鏡後,以黃天樂的身分與張漢明對話。彭秀慧在劇場裡一人分飾兩角,這角色轉換在劇場裡較易意會,但在電影裡就可能會令觀眾感到錯愕。有幾位同場觀眾在那幕以為是笑話而笑了出來,也有少數「吓」了一聲,可見不是所有觀眾也習慣這手法。我覺得這手法在電影裡是有趣的,因為不這樣就看不到林若君得知黃天樂患病的錯愕表情,但或者在這種手法的移植上需要多平衡觀眾的接受程度及方式。

順帶一提,我覺得電影在蒙太奇上用得很好,很能表達林若君的心理變化。劇場裡的那場惡夢的舞蹈放到電影裡很好看,但看迄也很佩服彭秀慧在劇場以肢體動作、舞蹈就能做到這種效果。

三、寫一個時代

沒有想到電影的時間設定會保留於《29+1》的劇本創作二千年代,很多時代的回憶以影像跑進電影裡,不論是士多、茶餐廳還是街坊玩具店都令電影有一種陳舊的溫暖,與黃天樂的形象很配合。以往劇場也有這種描寫,但影像上無法配合,現在電影裡再次響起Beyond的歌聲與模仿黎明的歌聲,加上懷舊的影像,成為電影的一大亮點。

oq

《29+1》說的故事也是每個人面對的問題,大概可以超越時間。不過,故事描寫的時代開始發黃了,我反而很感激電影版本沒有強行翻新內容,而更努力呈現回憶裡的美好。就是因為這一份努力,我覺得就算看到劇場演出的觀眾也可以入場再欣賞,因為電影有新的面向,令《29+1》成為更成熟的作品。

四、29+1

過了我的「29+1」好幾年,再看黃天樂的「自傳式日記」還是很感動。林若君是都市女性,事業她來說是一種上流的希望。都市人的希望是否就是我們想要的希望﹖再根本一點看,我們對「希望」的態度會否因為追求遙遠的「幸福」而將當下的快樂無限期延後﹖的士司機說人大了就要「解決問題」,什麼問題﹖也許我們最需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幸福」問題。

「活在當下」誰也懂說,但怎樣才能活在當下﹖與其追求遙遠的幸福、將當下的快樂延後,不如重整回憶,建立當下更立體的自我。黃天樂的「自傳式日記」做的不是單純的日記,而是重新寫黃天樂的回憶與歷史,例如將以前大大小小的成就重新連結,重新了解當下的自己。這原理就好像一種 Narrative therapy,黃天樂由擁有一個平淡人生的普通女生變成不平凡的女生—她的樂天不單是天生的,也有她的後天努力。

懂得這種Narrative therapy的原理,林若君老闆的「選擇論」就更深刻—別人眼中的她是極成功、只顧工作的女性,但在她自己眼裡的自己,覺得這成功只是一個努力的結果,重要的是選定目標後盡力去做,這就是她自己的故事。黃天樂的「自傳式日記」要做的是不要跟社會的方式說自己的故事,這是很基本的事情,也是最易被忘記的事情。

有了自己的故事,人生就不會再踏空。「如果人命可以重來一次,你會選擇從哪裡重新開始﹖」自己的故事重寫好了,人生踏實了,答案大概會是:不需要重來了,因為我的經歷很寶貴,不想放棄。

重新出發,大概就是這一回事。